杨振宁和李政道在1957年一起登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那是中国人第一次站在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上。备受列强欺压的中国人终于有了吐气扬眉的时候,中国人并不是不聪明,自己的民族并不是低人一等,也是能够取得辉煌科学成就的。

获奖

杨振宁和李政道一起合作发表过很多论文,美国家喻户晓的科学明星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院长奥本海默曾说过,杨振宁和李政道在草坪上讨论问题是普林斯顿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非常遗憾的是他们之间的合作在六十年代以决裂告终。他们的决裂是物理学界的一大损失,很多科学大腕、政治大佬试图去调解,均以失败告终。

从已知的一些细节显示,他们决裂时都流下了泪水,杨振宁说他和李政道决裂带来的伤痛不亚于一次离婚。他们当初决裂时选择了不说出真相,这是为广大学子所考虑。杨振宁和李政道是很多学子心中的偶像,他们不希望广大学子因此受到影响。

合作

他俩的决裂源于使他们获得诺贝尔奖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到底是谁的功劳大。发表论文时,李政道的名字排在杨振宁的前面,获得诺贝尔奖时杨振宁排到了李政道的前面。至于中间的细节如何,很多人考证过,但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在他们决裂后,李政道和杨振宁陆续给出过一些说法,但二人的说法似乎都有道理,但又存在较大争议。或许这会成为科学史上永远的悬案。

杨振宁在2004年和翁帆牵手的消息传出后,网络上有很多人把所有的罪状都赖到了杨振宁的头上,说什么是杨振宁剽窃了李政道的研究成果。众多科学史工作者都难以厘清的悬案,网络喷子们是如何知道结果的?而且,若是真的根据细细考证出的事实,对李政道是不利的。

在科学史上,不同的人独立发现重大科学规律的事情数不胜数。如果李政道和杨振宁没有合作,或许他们也会各地独立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那样就不会存在他们的争论,当然也难以有他们共同合作出的其他科学成果。他俩的恩怨到底孰是孰非已经不是重要,对他们两人都应该保持有尊敬。

原创作品,禁止侵权,侵权必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