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机场的建设,极大刺激着北京市南部区域的经济发展。

在南部区域中,被定位为“新兴金融产业集聚区”“首都金融改革试验区”的丽泽金融商务区,受京雄城际、多条地铁以及城市航站楼的建设影响,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丰台报》消息称,10月25日、26日,丰台区委书记汪先永,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力军,与北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田振清一行以及京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燕友一行分别交流座谈。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权威渠道独家获悉,10月26日,丰台区主要领导与京投公司相关领导的座谈,是针对丽泽城市航站楼一体化开发项目。而就在此4天前,北京市规土委和丰台区政府曾召开了丽泽城市航站楼方案征集专题会。

丰台区政府相关领导在座谈会上表示,要尽快就项目开发主体、建设模式、用地范围、规划条件等问题达成一致,并报请市级有关部门确定。

航站楼建设按下快进键

作为三环内最后一块成规模的开发区域,丽泽金融商务区被称为北京“第二金融街”,地铁14号线、16号线、新机场线都将在这里交会,外界预计,这将为城市航站楼的运营和使用提供良好的保障。

据了解,作为主营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北京市属国有企业——京投公司是此次丽泽商务区城市航站楼建设的主力军。

在与丰台区主要领导交流的座谈会上,张燕友表示,京投公司要结合丰台区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需求,组建工作专班,建立沟通机制,有序配合,提高运营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为丰台区轨道交通建设提供助力。

今年8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了《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丰台区是北京南部地区发展的重要节点。

其中,丽泽金融商务区作为重点功能区的介绍中提到,将加快其与金融街的一体化发展,主动承接金融街、北京商务中心区外溢配套辐射资源。加快北京新机场丽泽城市航站楼规划、建设,做好区域地下空间整体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在上述通知通过北京市委常委会审议后,中国民航局机场司副司长朱文欣就会同北京市新机场办、市交通委、市规划国土委、首都机场集团、京投公司等部门有关领导,赴丽泽金融商务区,就丽泽城市航站楼规划、建设情况进行现场调研。

当时,朱文欣对丽泽城市航站楼规划、建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朱文欣称,下一步要加快推进城市航站楼各项相关工作,各方要紧密配合,确保城市航站楼方案尽快稳定。他表示,中国民航局机场司将加大对丽泽城市航站楼规划、建设的指导力度。

朱文欣调研结束两个月后,在北京市规土委和丰台区政府的主持下,京投公司、丽泽控股共同承办了丽泽城市航站楼方案征集专题会。4天过后,丰台区主要领导就与京投公司主要负责人召开了针对丽泽城市航站楼一体化开发项目座谈会。

招商政策利好

作为新兴金融产业聚集区、首都金融改革试验区,丽泽金融商务区的相关招商政策在今年9月集中公布。

9月26日,丽泽金融商务区官网挂出两条招商引资政策,分别是《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商务楼宇招商服务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商务楼宇暂行办法”)和《关于推动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新兴金融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以下简称“金融产业若干政策”)。

以上两项政策总共只有18条,大体上介绍了丽泽金融商务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两项政策的开头部分很明确,就是鼓励金融相关企业进驻丽泽,并有“一站式”服务可让企业更加省心。

从商务楼宇暂行办法中第三条可以看出,整体招商的大方向是开放的,欢迎各类型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来丽泽办公,并不局限于金融机构的招商方向。

关键的是第五条和第六条,企业注册地要和实际经营地一致,“谁引进、谁负责”。这两条内容明确表示,虽然招商方向多元,但是依然要严控风险,并且企业进驻到丽泽,就要注册在丽泽。文中强调,丽泽范围内禁止新设立创业空间服务中的集中办公区。

在金融产业若干政策中,对于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做出了详尽的介绍。不仅给出了以不低于丰台区年度企业引进非北京生源毕业生指标总量30%的规模,用于支持丽泽金融机构引进非北京生源毕业生的条件,而且在住房、教育、医疗服务等社会保障服务方面也有资源倾斜。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发布的两项政策中,有很大篇幅是对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个人的奖励,而不是以往对经济贡献突出的企业给予集体更多的奖励。

分析人士认为,更多的奖励落实到个人,是为更好地刺激企业内部高层人员的带头作用,推动企业发展。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截至今年8月,丽泽金融商务区累计引进企业482家,累计注册资本金3300亿元,396家金融类企业中有新兴金融业企业383家,占金融类企业总数的96.7%,主要包括证券衍生类、登记结算类、行业协会类、股权投资基金类、要素市场类五大类。

区域写字楼市场逐步升温

对于城市航站楼的建设和相关招商政策,给丽泽商务区写字楼市场带来的影响,世邦魏理仕中国区顾问及交易服务办公楼部执行董事王茂君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影响之一在于为丽泽导入更多元的产业,尤其是以人才为导向并易受机场带动的金融、商务服务等高端服务业;二是强化丽泽城市交通枢纽的地位,和2021年底前即将连通的地铁14号线、16号线、房山线、新机场线联动,和商务中心区、望京、中关村、新机场等区域直通互联,从而提升丽泽的国际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

世邦魏理仕在今年二季度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北京市政府对整体主城区商务办公用地的严格限制,使成熟商务区中的商务中心区(CBD)和新兴商务区中的丽泽金融商务区成为主城区中仅有的具有大体量未来供应的集中式商务区。

在此情况下,基础设施对主城区写字楼市场的影响有:对于CBD和丽泽,未来供应入市后,新导入的办公人口将给道路交通和地铁带来更大的压力。新开通的地铁线路将进一步提升各大成熟和新兴商务区的可达性,这对当前轨道交通尚不完善的丽泽尤其重要。

报告中预计,到2022年北京市主城区优质写字楼市场存量将达到1220万平方米,其中CBD和丽泽分别占未来供应总量的39%和24%。

王茂君表示,今年以来,丽泽商务区以新加坡GIC投资开发的汇亚大厦为代表的首批高品质写字楼已相继入市,随着未来地铁线的接通和商业、酒店等配套设施的投入使用,丽泽将逐步成长为北京举足轻重的新兴商务区。

王茂君认为,北京市政府对整体主城区商务办公用地的严格限制,使丽泽成为主城区中少数具有大体量未来供应的集中式商务区之一,将一定程度上缓解北京写字楼市场当前持续供不应求的压力,为租户提供更多高品质的选择。

《中国经营报》记者就相关问题致电北京市规土委、丽泽商务区管委,但并未获取有效回复。

推荐阅读

一边融资一边拿地 华远地产靠腾挪冲刺120亿销售目标

专访世界绿色建筑委员会主席戴礼翔:绿色建筑后期维护是难点

链家COO王拥群:短期内不再寻求规模扩张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