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8歲的北京小夥張博涵就考入了北京理工國際貿易專業。2014年3月,張博涵去了大平洋彼岸的加利福尼亞,在聖地亞哥分校攻讀讀金融碩士。

“有沒有可能讓學吉他變得一件快樂的事情?”看着遍地的智能手環、智能插線板,張博涵突發奇想。

2014年7月,他返回北京,找到了車庫咖啡的投資團隊。

2015年的4月1號,視感科技份F4就此起航,開始圍繞“木吉他、智能化、上手快”九個字下功夫。

那段時間,張博涵走訪了學院路附近的20多所高校,進行了4輪上百人的調查,最後的方法是可視化。然而,找遍500多家工廠,竟然沒有幾家敢接訂單。

最後,張博涵乾脆帶團隊在秋長蹲了一個月,天天與那邊的設計師討論、修改稿子。5個月後,終於搞定了吉他的生產工藝。

就這樣,燒掉公司賬面那十幾萬後,終於搞出了第一個樣機。然而,要想量產,融資就了第一要務。

2015年7月18日,首先找到的是真格基金的徐小平。徐老師可不僅僅是投資人,他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早些年曾正兒八經發過唱片。張博涵當然知道投其所好,見面後第一個動作就是就讓駱石川拉了一首《梁祝》。

看到指板上的燈光根據《梁祝》的樂曲一閃一閃,體現出強弱和形狀的變化,徐老師立馬眼睛放光,“太酷了!”最後連演示商業計劃書的環節都省掉了,直接搞定了真格的850萬元天使輪!

2016年5月,帕珀它(Poputar)在淘寶衆籌剛一亮相,短短45天就突破321萬。

2016年底,在哥本哈根“丹麥創意”杯全球總決賽現場,面對LG、微軟的Xbox等45個國家的國家冠軍,張博涵與駱石川兩人力挽狂瀾,一舉奪得兩個單項冠軍,一個總決賽亞軍。

然而998元多的帕珀它還是價格有點小貴,只有那些超級喜歡音樂的骨灰級大學生才捨得買,與老百姓還是距離。

於是,第二款產品小吉他尤克里裏(Ukulele)應運而生。爲啥是尤克里裏?一是因爲它只有四根弦,更容易上手,二是便宜,300多塊,性價比更高。三是具有禮品屬性,很容易走量。

果然,2017年2月11日,情人節前夕,售價399元的尤克里裏,一舉在小米衆籌創下200萬的行業記錄,“平均每6秒賣出一把智能吉他!”僅僅6個小時就結束14天的小米衆籌戰役。

一看張博涵如此火爆,小米的雷總坐不住了,當即於2月14日聯手順爲基金給張博涵送去情人節的禮物, “3000萬的preA輪融資。”

成立兩年的視感科技,已經開了三家分公司,分別在北京、深圳、北美三地,而團隊也達到了40多人,開始在美國進行智能吉他衆籌。

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佈,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