紓困民企融資難融資貴,國有大行紛紛積極表態,正如央行所說,金融機構要提高政治站位。

11月15日,央行行長、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易綱主持召開金融機構貨幣信貸形勢分析座談會,研究當前貨幣信貸形勢,部署下一步貨幣信貸工作。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劉國強,銀保監會副主席王兆星出席會議。

值得注意的是,會議指出,金融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當前,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金融部門作爲現代經濟的核心,對經濟長期平穩健康發展負有重要責任。針對部分企業仍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金融部門要主動擔當,及時採取有效措施,合理規劃信貸投放的節奏和力度,爲經濟平穩運行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

近一段時間以來,四大行先後出臺支持民企融資的政策,從工商銀行與百家民營骨幹企業簽署《總對總合作協議》,到中國銀行發佈支持民企20條,再到農業銀行發佈支持民企融資22條,直至建設銀行發佈支持民企融資26條等。作爲中國銀行業的標杆,四大行率先表態行動,預計後續其它銀行也會陸續跟進,信貸擴張有望逐漸回溫。

前10月新增貸款同比多增額是去年全年2.3倍

儘管今年民企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再次凸現,這主要是受社會融資整體大幅萎縮的影響,但僅從貸款投放的角度看,今年新增貸款投放規模並不弱。

央行金融機構貨幣信貸形勢分析座談會認爲,從近期貨幣信貸情況和主要金融數據分析看,當前貨幣信貸總體保持平穩增長,今年前10個月人民幣新增貸款同比多增2.02萬億元,多增額是2017年全年的2.3倍,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總體上進一步加大。特別是,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狀況有所改善,前10個月普惠口徑小微企業貸款增量和增速同比雙雙提高。

不過,會議也指出,當前我國經濟金融內外部形勢複雜多變,部分前期擴張較快、經營激進的企業仍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因此,會議指出,金融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針對部分企業仍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金融部門要主動擔當,及時採取有效措施,合理規劃信貸投放的節奏和力度,爲經濟平穩運行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

易綱在總結中強調,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切實貫徹落實好精準調控和信貸政策要求,大力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發展。今年以來,央行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通過信貸、債券、股權“三支箭”,有力支持實體經濟。金融機構要深入領會政策意圖,用好、用足這些正向激勵措施,進一步加大對民營和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並保持其商業可持續性。

四大行競相表態支持民企融資

正如上述會議所說,“針對部分企業仍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金融部門要主動擔當”、“提高政治站位”。近一段時間,作爲國有四大行,就率先密集表態支持民企,並出臺了一系列舉措:

1、10月16日,工行與百家民營骨幹企業簽署《總對總合作協議》,工行董事長易會滿表示,下一步,工行將在四個方面進一步提升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服務水平,包括繼續加大對民營企業的信貸投入和支持力度、進一步堅持分類指導和差異化的政策、提供更加綜合化的金融服務、加強投資銀行服務等,爭取普惠金融貸款三年翻一番。

工行方面近日宣佈,自10月16日後不到一月時間,已通過多種渠道爲民營企業提供了近百億的融資支持,其中淨增貸款42億元,增幅5.15%。

2、11月9日,中行發佈“支持民營企業二十條”,從優化授信政策、提高服務質效、加強資源配置、健全盡職免責、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費用、完善服務模式、創新產品服務八大方面重新全面梳理民企貸款,對可能不利於服務民企的條款和制定進行修訂或廢止。

3、11月12日,農行制定出臺《關於加大力度支持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圍繞加大信貸投入、完善政策制度、創新產品與服務模式、推進減費讓利、拓寬融資渠道、助力企業紓困、確保商業可持續、加強組織領導與正向激勵等八個方面,提出了二十二條針對性措施,通過建立總、省、市三級行民營企業“白名單”、增配戰略性信貸計劃、單列小微企業信貸增長計劃等多種方式,充分保障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信貸資源投入。從明年起,實現民營企業貸款增速和增量穩步提升,力爭三年後,民營企業貸款增量佔新增公司類貸款的比例符合監管要求。

4、11月15日,建行發佈消息稱,連續出臺《進一步加大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發展的通知》和《中國建設銀行支持民營經濟指導意見》,服務大局落實中央政策要求、強化信貸政策支持、優化績效考覈、差別化信貸政策、完善經營方式、加強科技驅動、推進全面主動風險管理、加強溝通與輿論引導等八個方面,提出了進一步加大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發展的26條舉措和工作要求。

銀行藉助金融科技提升民企信貸風控能力

從上述舉措可以看出,四大行都主要從增加民企授信、健全盡職免責和績效考覈、減費讓利等方面紓困民企融資。但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破解民企融資難融資貴是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重要舉措,但輿論也擔憂,銀行如果對民企融資“一擁而上”,可能會在將來對銀行的資產質量產生負面影響。在加大信貸投放的同時,銀行也需要嚴把風控關。

建行副行長章更生15日在銀行保險例行新聞發佈會上就坦言,民企相對大型國企,資金實力弱一點,規範性程度差一點。“比如說,有些報表可能都不全,有些報表數字的真實性是問題。再者,有些民企的誠信度也要差一點。”

章更生透露,在這種情況下,民企貸款的資產質量跟其它企業,特別是跟央企肯定沒法比。如果用過去的做法,“我老實說,防不勝防。因爲小微企業太多,管不勝管,造成了我們最高超過8%的不良率,隨着量的增大,更不得了”。

不過,章更生也提出,加大對民企的融資支持與控制風險並不完全衝突,建行對民企風控制定了一套新的管理辦法和措施,通過更多地依賴金融科技,能夠做到風險可控。

“我們運用大數據技術,破解信息不對稱難題”,章更生表示,基於建行“新一代”核心系統,整合小微企業和企業主信息,廣泛連接稅務、工商等外部公共信息,評估客戶資信。在風控上,實行智能風險管控,將風險底線和風控標準嵌入系統,建立大數據選客控險、模型化系統排險、智能化預警避險等全流程風控機制。

中信證券研報稱,社融作爲先行指標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融資環境不斷惡化將導致經濟基本面進一步承壓。大環境雖然相同,但由於企業自身的性質不同,民營企業的處境更加艱難,特別是在表外融資被限制之後,其融資途徑進一步收縮,考慮到這類企業在國內經濟發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期政策層出臺了多項措施力圖挽救置身於水深火熱中的民營企業。而做爲政策執行的載體,銀行揹負了更多的指標和壓力,在考覈中增加對特定類型企業融資的評估指標將直接影響其投資行爲。

10月的託管數據也顯示了近期地方政府債放量發行步伐放慢,疊加政策釋放的積極信號,銀行對短融、超短融和企業債的持有有所增加,未來隨着政策的正式執行市場的整體風險偏好將有所上升。

(來源:騰訊財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