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唐服流雲天下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姚崇有先見之明,想了個辦法,預防死後被造謠
文/小涵小說講解 圖/網絡
導語:姚崇有先見之明,想了個辦法,預防死後被造謠,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我們現代人有一個非常大的通病,就是太過於急躁,不願意聽從其他人的建議,如果這個人和我們的層次差不多,你不願意聽從他的建議,或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是如果這個人明顯是你的前輩,他經歷過很多的事情,而且有非常充足的經驗,但是你卻沒有聽從他的建議,可能就會讓人感覺非常難以接受。畢竟對於他們來說,用他們親身經歷過的事情給你提一些建議,這其中你可以受益的東西是遠遠超過你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這也就是爲什麼在我們中國有一句話非常的流行,那就是不聽老人言,喫虧在眼前,因爲對於我們來說,老人提供的一些經驗是非常值得我們關注的。他們所說的些東西肯定有他們的道理,相比較,我們非常叛逆的態度,不如嘗試着去接受。
今天想給大家介紹一個歷史故事,也是對於自己家裏面長輩的一些建議是不是要接受的問題。不過對於我們來說,現在這樣的事情可能很難發生,因爲現在一些家長或者是長輩的去世之後,往往都會留下遺書或者是遺言,大多數關注的都是財產的分割問題。但是在古時候,那些長輩去世的時候,他們往往關注的是自己的職位,有沒有很好的得到繼承,以及後來這一大家子是不是能平穩的度過餘生。因爲在那個年代,戰爭本來多發,而且萬一自己的對手出了一些岔子,自己的整個安全都會受到威脅。
古時候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禮儀,也叫做一種民俗,那就是喪葬文化,基本上無論你是平常的百姓還是一個大官,在去世的時候都非常的隆重,不僅有非常重要的儀式,而且關於你死了以後埋在哪裏陪到底怎麼來計算,都是有嚴格的要求的。所以那個時候有一些大臣由於貪污的特別多,他被皇帝發現在死的時候都把很多的金銀財寶帶到自己的墳墓裏面,這也是給我們後世的考古帶來了很大的幫助。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一個非常清廉的人,他就是姚崇,他也非常的提倡節儉,認爲自己在死的時候最好也不要太過奢華。
姚崇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在那個時候能夠找到一個專門的文臣,或者是武將都非常的容易,但是如果想要找到一個文武雙全的人,的確非常的困難。姚崇就是這樣一個人才,所以他當了三朝的宰相,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更何況他非常的尊重其他人,比如說那個時候宗教比較盛行,雖然他不信佛教,但是他對於佛教還是比較尊重的態度。不過後來因爲一些意外,姚崇還是被降到了很低的職位,不過,皇帝對他的尊重並沒有因此而減少,依然在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去問一下姚崇的意見。
因爲姚崇這一輩子過得非常的清廉,家裏面也沒有積攢大量的財寶。所以說,他甚至沒有在當時的京城有一處房子,在他晚年的時候也沒有找到一個好地方,養老就只好住在一個簡陋的寺廟裏面,過着非常清貧的生活。而且後來因爲生病,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不過唐玄宗都會派很多人去探病,而且後來因爲身體狀況越來越糟糕,姚崇的年齡實在是太大了,所以說沒有辦法再恢復。後來在停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姚崇就死了,從此以後唐朝也就失去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人才。
在姚崇死之前他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那就是在辦自己喪禮的時候,一定要把家裏的那些奇珍異寶給拿出來。因爲當時姚崇有一個非常大的敵人,就是張說,張說是一個非常貪戀錢財的人。如果用這些金銀財寶可以把他給打發了,並且讓他大肆的誇獎自己一番,爲自己寫一篇碑文。可能再後來自己死了之後,這個人就不會再反過來打自己的臉,找他的麻煩。事實證明的確是這樣,而且由於張說寫的這一篇碑文,已經被皇帝看過了,所以在後來他想要造謠姚崇的時候顯然沒有達到。
是不是感覺姚崇非常的機智?的確是這樣,能夠做三朝宰相的人固然非常的厲害,不過我們在平時常生活中還是要稍微約束一下自己的言行,如果我們真的受到了其他人的迫害,那當然也要積極的反抗。如果沒有受到別人的迫害,還是不要自己想一些壞心思去做一些不利於他人的事情,因爲你也不知道這個後果什麼時候會降臨到自己身上。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