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蔡一夫:原初引力波幫助我們瞭解宇宙起源

網易科技訊 11月18日消息,在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暨F2科學峯會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天文系教授蔡一夫以《宇宙的起源:大爆炸之前是什麼?》發表主題演講,他表示:“通過對原初引力波的捕獲,我們能瞭解到宇宙當年發生過什麼。”

上世紀熱大爆炸理論和暴漲宇宙學說興起,不過這些學說沒辦法逃避一個問題:就是宇宙都是來自於一個時空起點,這意味着宇宙的能量壓強都是無窮大的,但是這在數學或者物理上都是不存在的。所以學者們認爲我們可能存在不同的宇宙起源,另外還有反彈學說,這認爲宇宙曾經經歷了一段壓縮的時期,學者曾經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進行精確測量,再次驗證熱大爆炸理論的正確性,並且精確測定宇宙的年齡爲138億年,並且還破解了宇宙組分的拼圖。

目前學者發現不僅有宇宙微波背景的溫度漣漪,還有偏振圖像,這隱藏着宇宙中最早的引力波信號——原初引力波。原初引力波的科學意義重大。

經過過去一百年,目前學界有了一個成熟的宇宙學觀,也就是熱大爆炸理論和暴漲宇宙學說。近二十年,則開始涉獵到反彈學說,今天天文學進入新的時代,也就是引力波時代,2015年人類首次捕獲引力波。“我們想要去了解宇宙最開始發生了什麼,就要去了解原初引力波。” LIGO、LISA、天琴、太極,人類正在利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偏振實驗捕獲原初引力波。中國目前正在西藏阿里地區努力建設宇宙微波背景偏振望遠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