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小倉鼠打洞學會另一種情懷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韓信作爲兵仙,他所指揮大多數戰役都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其中不乏衆多著名以少勝多的案例,其間以背水之戰最爲著名。那麼韓信帶領着一萬的兵力,是如何攻克趙王將近二十萬大軍?韓信怎樣憑藉自己的戰術,讓趙王擁有二十萬大軍也沒有辦法剋制?
首先要說的是韓信這邊的兵力,韓信長途跋涉,衆多士兵也是人,長途奔襲之下必然會很勞累。一支軍隊的戰力幾何,決定點有兩個,一個是士兵自身是不是足夠強壯,另一點便是糧草能不能穩定的供應。將士們喫飽飯,纔是能否打勝仗的關鍵。不過,韓信遠攻趙王,士兵其實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加上這一萬的將士新兵佔着極大部分,與趙王的強壯之師相比,真的是差了不僅一點半點。還有一個問題,便是糧草的運送問題,絕對是這場戰役的短板,運送糧草如何不出問題,如果趙王截斷韓信的糧草,必然也會讓韓信大敗而歸。
以上是韓信軍隊極爲致命的兩點,當時趙軍的謀臣李左臣向統帥陳餘建議,但陳餘堅持古板的行兵,因此錯過了這個大好時機。韓信看到趙軍並沒有異動,甚至連自己的致命弱點都不進行攻擊,由此派出將領出門巡視地形,多方觀測之下,最終選擇了決戰的最佳戰役。韓信將自己的兵力分爲兩隊,主力用來誘惑趙軍,另一隊作爲奇襲直功趙王軍營。以一副打不過的樣子,加上地形靠着河流無處可躲避,促使將士發揮最大實力破釜沉舟,來抵抗趙軍,前後夾擊之下,終於大破趙軍。
通過以上的描述,趙軍其實有很多機會贏得勝利,首先便是在韓信剛剛達到的時候,趙軍可以趁亂給漢軍來一次奇襲。但陳餘太過於古板,錯失了第一次機會。第二次機會則是謀臣李左臣的建議,如果聽從他的建議,斬斷韓信的糧草,漢軍必然軍心不穩,加上漢軍裏面大部分都是新兵,內部瓦解也是一道良策。最後一點便是趙軍沉不住氣,原先都處於有利地位,該乘勝追擊不出兵,在有陷阱的時候,卻趨之若鶩,最終奠定了自己的敗局。韓信這一方面,則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多次勘測地形,最終利用這一萬人馬,大敗了二十萬兵馬的趙軍。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韓信背水之戰,如何大破趙軍二十萬雄兵?兵仙韓信名不虛傳。各位歷史迷有什麼補充嗎?歡迎留言給小編。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