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杯子破碎之风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载淳继位标志他成为大清王朝第十任皇帝。咸丰十一年七月七日,因内忧外患而身心崩溃的大清第九位皇帝奕𬣞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临终颁下遗旨,立六岁的皇子载淳为皇太子。咸丰帝妃嫔众多,但子嗣很少。懿贵妃那拉氏生一子,是为载淳。载淳出生起便不被任何人看好,咸丰皇帝为了能够让载淳坐稳皇位,可谓下了一番功夫,可是咸丰自己也绝对想不到,他的这一番好意,却引发了更大的风波。
有史家言,大清国势强盛,则帝胤兴旺,反之则帝胤不旺。大清国势衰弱始于道光,咸丰更甚,至于同治、光绪、宣统更江河日下不可收拾。国势如此,子嗣更不堪言。咸丰帝好歹有一子,而后来诸帝,干脆香火断绝,别说皇子了,连格格都没有一个。从咸丰末年到宣统逊位,后宫50余年未闻婴儿落地的啼哭声,这真是大清的悲哀,皇室的悲哀。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国家的兴旺与帝胤的兴旺成正比,皇子的稀少竟成了国家衰亡的征兆,你看怪也不怪!大清兴亡,天意乎,人事乎,抑或天意兼人事乎?这真是令人惊异的历史现象。
按雍正帝制定的秘密立储法,皇帝生前选一个德才兼备的皇子,写于秘诏之内,置于干清宫“正大光明”匾后。一旦先帝崩世,从匾后玉匣内取出秘诏,宣布继位的皇太子。这个制度已施行几代。然而咸丰帝唯有一子载淳,无论贤与不肖,别无选择就是他了。因而雍正制定的立储法到咸丰时已经终止。于是咸丰死后,六岁的载淳在热河行宫先帝灵前即位,成了大清第十任皇帝。载淳,咸丰六年三月生于大内储秀宫。出生时没有“红光罩室”或“金龙蟠柱”的吉兆,出生后亦无龙姿凤表的帝王之相,瘦骨伶仃,可怜巴巴的样子,智力亦无过人之处。然而好动嗜玩,脾气倔犟得要命,稍不如意,便大哭大闹,令那拉氏大皱眉头。知子莫若父,咸丰帝已看出儿子禀赋不足,为了保护儿子顺利即位,他临死前作了苦心孤诣的安排。
首先他隐隐感到德才兼备的弟弟恭亲王奕,将来可能是对皇权的最大威胁者。“国赖长君”,兄终弟及是历代皇室的成训。他也不会忘记当年多尔衮凌驾顺治帝之上擅权的史事。他深知“鬼子六”的威望与能力,真说不定他死后,奕会取而代之,或者以皇叔之尊控制朝政,这使他不寒而栗。三思之下,他决定让以载垣、端华、肃顺为首的八大臣作为顾命襄赞大臣,将国事全权托付,以此遏制奕的野心。他又害怕八大臣擅权,欺侮孤儿寡母,于是他先赏赐慈安皇后“御赏”印章一枚,继而赏赐懿贵妃“同道堂”印章一枚。“御赏”是他平日鉴赏字画的印章,“同道堂”是他的书斋名的印章,不过是平时他喜欢的闲章而已。然而此时他赋予两枚印章以极大的权力。
他颁下遗旨:朝政由八大臣全权负责,并有代拟圣旨的权力,但颁发圣旨须加盖“御赏”与“同道堂”两枚印章方能生效。一方面,八大臣管理朝政、代拟圣旨,另一方面印章由皇后和懿贵妃保管,如此便有效防止八大臣专擅。不得不说,那时候咸丰皇帝还是相当有安全头脑的。咸丰帝自以为他的精心安排可确保儿子顺利登基并以后亲政,天衣无缝,万无一失。但万万没想到,聪明反被聪明误,御赐印章勾起了那拉氏执政的野心,所以才会有了后来的太后听政。后来由于慈安皇后对执政不感兴趣,或因“御赏”的含义不适颁发圣旨,于是发旨盖印,就只凭“同道堂”一枚印章了。
咸丰帝更没想到,让八大臣襄赞政务,加剧了后妃近支王公与八大臣争权夺利的斗争,进而引发了“祺祥事变”。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我们也只能说,载淳生不逢时,咸丰尽力了。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