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还记得过年回家的日子,母亲还是一直念叨着,那时候家里的凳子没有一个是好的,都被你们兄弟俩摔得没鼻没眼的。我们何曾懂得善待自己的母亲。

每天,我们都能听闻生活的乐章。记得那个卖手工糍粑的大叔把摩托车别在公寓楼,然后那车上的扩音喇叭里就缓缓飘出了那首《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铃声来,那清脆悦耳的声音,婉转悠扬,格外动听,让人越听越陶醉,让人越听心就越心动,不惊为之一颤,甚至,听着听着,眼角也就噙满了泪水。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着实如此啊!我也有伤心的过往。生活总是欲哭无泪啊!我们知道,一个家庭总是希望,能够人才辈出,能够出人头地。这样,生而为人,才有点儿奔头儿啊!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么呢?也就是拼劲了全力,却也逃脱不掉他想要摆脱的阶层。吾家贫,世代务农,至我这一代,虽然打工,依然如故,难逃其运。母亲是经常希望着,“儿子儿孙们有朝一日,崭露头角,飞黄腾达,扬名立万。”可是我们庸庸碌碌,却辜负了她的期望。当那熟悉的音乐在耳畔响起的时候,我又想起了母亲的谆谆告诫,分明言犹在耳。

可是,每每听到那熟悉的音乐的时候,又让人想起了从前的种种历历在目的曾经。还记得小时候因为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摔碗摔碟的情形吗?还记得小时候因为贪睡忘了收道场的花生和谷物而被母亲责备的情形吗?还记得那次打预防针时我们兄弟俩像兔子飞似地跑到麦田里躲起来情形吗?还记得那次你满村儿喊我吃饭最后哭着在田歌儿里发现了睡着的我们的情形吗?还记得小时候顽皮从石板上跳啊、把头摔破了是你背着我赶紧去医院的情形吗?都太多的场景,都记得不清了。可是也终究没有忘记呀!有一些说不出的情怀,一直横亘在心头。

也许,那些熟悉的场景,也都让人现在想起来忍俊不禁。还记得过年回家的日子,母亲还是一直念叨着,那时候家里的凳子没有一个是好的,都被你们兄弟俩摔得没鼻没眼的。那时候你吃饭又那么挑,面条和面粉都不吃,尽要吃米饭。这样每次做面食,都要事先开小灶儿,给你做好一份炒饭,不然你那犟脾气,可真让人难以伺候啊!现在我想想,那些我都没有任何印象的童年,我真的会替自己感到蒙羞和害臊。我怎么那么的任性呢?竟然做了儿时的土皇帝啊?竟然也不知自己让父母操碎了心。有时候想起那些,发现自己也够混蛋的!儿时不解父母意,再解已然非少年啊!

必然,我们都已不再是那个少年,那些叛逆而放纵时光已然不再。童年的美好,却并没有可圈可点的记忆。可是有几个片段我还隐约记得。那就是小时候的几个小插曲。那大概是我四五岁的时候吧,我在家里睡着了。然后你们把门锁起来就去干农活了。 后来我睡醒了,看到门被锁起来了。只能瞅着门缝儿往外望,于是就嚎啕大哭起来。当时我家门口是几片稻田,有一位干农活儿的妇女听见了孩子的哭声。就跑下来看,发现我被锁在了家里。她在门缝里摸到了钥匙,打开门就把我抱到她的家里去,好生照料了一番。当然这场景我都忘得一干二净。可是母亲提起这个事儿来,总是叹息不已。因为当时家境自是如此,他们因为干农活儿,连照顾孩子的空闲都没有。待到干农活回来,打开门儿就慌了神儿,就满村儿里喊着叫着去找。总算打听到了孩子的下落,这才缓口气!我当然理解母亲的所作所为。她也是为了这个家不断得操持着,劳作着,奉献者。当然在这里,我也要感谢那一位妇女,她也是天底下最美的母亲!

必然,我们的生活都是好的态势发展。显然已经没有曾经的清贫拮据。但是,一个健全的家庭,因为有了母亲的唠叨,才有了生活的准则。可不是吗?因为从小受到的环境的限制,不得不学会自立,懂得生活。学会替父母分担家务,去稻田插秧,去田埂放牛,去岭北摘棉花……能做的尽量都去做。小时候的我们,也许都懂事的要早,更懂得体谅大人的苦。想想看,何曾不是如此呢?就连交学费,也都得东拼西凑,不像现在呀!干着稳定薪水的工作,却还时不时的在父母面前牢骚满腹抱怨啊!没有一点儿成人世界的沉稳和内敛。也许是我们太幼稚太肤浅,不曾真正的体谅父母的辛酸。他们自然饱受了生活的苦,是他们又找谁去诉苦了?是现实给了他们无穷无尽的苦,可是他们也从未抱怨过啊!相对于我们,人生也好,事业也好,家庭也好,感情也好,稍稍有不如意的地方,就冲着他们怨声载道。让一切的苦果都是他们造成的,与自己没有半点儿关系。想想看,我们狭隘的观点和认知,是否太荒唐可笑?父母能欠我们什么吗?他们为我们付出了一生的辛劳和汗水。可是我们又何曾看得见他们的付出?

终究,我们是亏欠父母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有何曾让他们感到一丝欣慰?是我们不够争气、不够用心、不过奋力,未曾做出一番成绩,让他们心无挂碍。可是,也都不容易呀!我们也只有自己做了父母,有了自己的儿女。这才慢慢的懂得了人生的一些道理。我们总是埋怨父母的无能,给不了我们优渥的生活,给不了我们幸福的时光,给不了我们理想的工作。可是,现在想想,我们的那些埋怨真是毫无分寸,也毫无道理呀!难道没有父母的光环照耀下的我们,难道真的就一无是处吗?那么,父母生我们的意义何在?我们活在当下的意义又何在?

终究,我们是要懂得感恩的。有一句话说得很好:“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有归途。”但我们一大家子人能够围炉吃饭的时候,都不曾觉得母亲的与众不同。一日三餐,柴米油盐,缝补浆洗,门庭四户,总还是少不了母亲的打理。母亲是一个家的灵魂人物。我们何曾懂得善待自己的母亲?总不能在节日里才想起自己的母亲。真正把母亲放在心上的,是平日里的电话问候,是逢年过节的回家看看,是举家团聚时无微不至的关怀。对于自己的母亲。我们又能说些什么呢?也许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过好我们自己的生活。不让他们操心,就是对母亲最好的报答。何曾不是如此呢?

母亲节里何曾悟?高飞之日当思雏。

万爱千恩及百苦,疼我孰知唯父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