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相比于明朝皇帝来说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勤快,清朝统治者在教育皇室子弟方面非常成功,尤其是在继承人的培养上可以说是费尽心血,比如康熙皇帝将自己的儿子培养的个个优秀,结果导致夺嫡斗争,差点引起宫廷政变,将自己的儿子全部培养成材也容易出问题,清朝皇子的课业非常繁重,除了逢年过节自己的生日能够放假之外,其余时间都在学习,早上四点多就要起来读书,皇帝还要时不时抽查他们的功课,比起现在的孩子来说还要辛苦很多,清朝统治者之所以如此重视皇室子女的教养,主要是因为他们吸取了明王朝灭亡的教训,禁止太监干政、禁止结党营私当然还要悉心培养皇子。

清朝皇帝虽然非常重视皇子的教育,但是教育内容大多都是四书五经、治国理政、纲常伦理,对当时西方先进的文化科技、地理知识知之甚少,当中国还处于康乾盛世的时候,西方已经进入了工业文明,而盲目自大的清王朝为防止西方的侵略自以为闭关锁国就可以与世隔绝,但没想到最终还是没能逃过被侵略的厄运,乾隆皇帝对西方文明更是深恶痛疾,称之为奇技淫巧。

当年马嘎尔尼带着使团到中国为乾隆皇帝祝寿时,本想借此机会敲开中国的大门,没想到乾隆皇帝严词驳斥了马嘎尔尼的要求,让他们收拾铺盖立刻滚蛋,不准在中国传教,也不准在中国通商,开放口岸更是痴心妄想,就这样中国在鸦片战争前夕唯一一次打开国门放眼看世界的机会失去了。乾隆皇帝自以为自己创下的十大武功辉煌无比,但实际上却只是夸大政绩而已,相比于他的父亲雍正皇帝来说,乾隆皇帝的盛世名不副实,水分太多,个人的思想和干事创业的能力也相差太远。

雍正皇帝一直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一个人物,有人说他待人刻薄,脾气急躁甚至争权好色,还有人说他果断刚毅,勤勤恳恳,从现存的雍正皇帝批阅的奏折来看雍正皇帝确实是一位真性情的难得的好皇帝,对待臣下可以说是谆谆教导,苦口婆心,在批阅奏折过程中臣下写的错别字他都要圈出来,对待工作可以说是十分认真负责。更为难得是雍正皇帝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十分的开明,他的父亲康熙皇帝就非常喜欢学习西方的数学、地理等学科。而且对西方人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当年他这个皇位就是外国传教士汤若望给自己争来的。

而雍正皇帝不仅精通这些还对西方的服装发型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他常常戴着洋人的假发让画师为他作画,而且还常常穿着洋人的服饰出去打猎,如果马嘎尔尼能够早生六十年,去拜访雍正皇帝,恐怕将会是另外一种结局,雍正皇帝所恨者只有西方的鸦片而已,对于西方的技术、科学兴趣十分浓厚,可惜雍正皇帝仅仅登基十三年就驾崩了,一生将全部的心思扑在了新政上,根本无暇去利用过多的时间来研究西方的技术和火器。

有历史学家曾经说雍正是清王朝的一个转折点,如果没有雍正皇帝十三年来的力挽狂澜,恐怕清王朝要早灭亡一百多年,康熙乾隆的好大喜功耗尽了清王朝的元气,正是由于雍正十三年默默无闻的苦干硬干,才使得清王朝起死回生,硬是回光返照创造出一个乾隆盛世,康熙皇帝可以说是历代皇帝中创业的楷模,而雍正皇帝则是历代皇帝中守业的楷模了。

参考文献:《清史稿》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