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軍中95%以上的官兵都信仰基督教,因此隨軍牧師在軍隊中主要利用宗教對官兵進行心理安慰和灌輸爲上帝而戰的思想,以此來增強軍隊的作戰意志和凝聚力,減少戰爭綜合徵和戰後創傷的發生幾率。其實在他們的軍隊中還有一個類似政委的職位,這就是傳說中的隨軍牧師。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編制中,最有特色的莫過於軍隊雙主官制度,一個爲軍事主官,一個爲政治主官,通常在連一級設指導員,營一級爲教導員,團及以上單位爲政委。政治主官的設置主要是爲了確立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在戰爭時期,任何軍事行動都要通過部隊的黨支部研究決定,而政委則通常爲黨支部書記,不過軍事行動的具體實施和作戰則主要由軍事主官負責,政委負責鼓舞士氣和強化軍隊使命感。
▲衛國戰爭時的蘇聯紅軍政委
而在和平時期,軍事主官主抓訓練,武裝士兵的身體,政委主抓政治學習,武裝士兵的精神。可以說正是因爲有了政委這一職位,蘇聯紅軍才最終幾乎憑藉一己之力最終戰勝納粹德國,也正是因爲有了政委,中國人民解放軍才能夠從南昌起義一路發展到如今的百萬雄師!
但是政委幾乎是社會主義國家的特色,目前只有中國、越南少部分國家軍隊擁有這樣的職位。號稱全世界最強的美軍是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軍隊,因此軍中也沒有政委一職,那麼沒有政委,他們的軍隊怎麼打仗呢?其實在他們的軍隊中還有一個類似政委的職位,這就是傳說中的隨軍牧師!
美軍中95%以上的官兵都信仰基督教,因此隨軍牧師在軍隊中主要利用宗教對官兵進行心理安慰和灌輸爲上帝而戰的思想,以此來增強軍隊的作戰意志和凝聚力,減少戰爭綜合徵和戰後創傷的發生幾率。在戰爭空閒階段,隨軍牧師還會組織人做禮拜,爲武器裝備做洗禮和開光,在戰爭後方爲官兵家屬進行心理疏導和組織書信聯絡等等。可以說,隨軍牧師在軍隊中的作用有一部分與政委重合,但是卻又和政委完全不同。
美國隨軍牧師雖然屬於國防部的隨軍牧師事務委員會管轄,但是和政委不同的是,他不屬於參戰人員序列,牧師不參與戰鬥計劃的制定,也不直接參與戰鬥,戰鬥爆發一般就是在後方或者醫院待着安撫軍心。日內瓦公約也規定隨軍牧師即使被俘虜也不能被視爲戰鬥人員,依舊有權利繼續在戰俘中進行傳教洗禮等神職工作。牧師的存在是西方軍隊宗教思想仍然深重的表現,與政委這樣直接參與戰鬥的無神論唯物主義者相比,牧師的作用顯然要更低,也完全不可能對軍隊戰鬥力起到倍增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