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害怕下决定,尤其是那些挑战熟悉感的决定。

无论是朋友、恋人还是工作同事,人都会有一种“趋旧”的习惯。若不是毫无留恋,或是对未来有了全新的明确笃定,不然总会在心里留下一点余地。

和老恋人重归于好,这样的故事我听过不少——与新恋人刚刚开始,旧情人一声呼唤,往事涌上心头心神不宁,首先上头的便是种种好处。

为什么人会对熟悉的事物更容易心生荡漾?惰性。因为从过去的人入手,那是一条最容易的路,节省成本,一些过程可以直接略过,在过去基础上延续即可。

难道我们不是处处如此吗:宁愿忍受恼人的邻居没有阳光的窗户,也不愿意打包搬个新家;宁愿日复一日按部就班,骗自己事情真的好多,始终下不了决定来一场旅行;宁愿挤压自己,逃避着渐无生气的关系,也无法正式结束一段感情。

明明知道拖下去不是办法,却还是一拖再拖,因为这大概是最轻松的活法了吧。就像冬日清晨窝在被窝里,哪怕再多一秒也好,即便明知总是要起床。

人要被逼到什么程度,才会愿意连根拔起,放弃过去那个最习惯的古老方式?大概是真的伤到了极点,失望到了极点,一切都到了无可挽留的地步,以至后来回想时再无留恋,只剩摇摇头摆摆手说:不要了,再也不要了。

但真的要到这个地步吗?

人要心甘情愿去开始一段新的旅程,第一步一定是按倒了自己。如果你试过冬天清晨强迫自己起一次早床,运动半小时,洗个热水澡,好好吃一顿早点,提前15分钟到公司,会发现生活简直充满了希望。

挑战自己的舒适感,这是一句轻松的老话,做起来却没那么容易。它是一种自觉的前瞻性,早早看到事情不该如此,与其等到不得不动手的尴尬时刻,不如此刻就下手。

当我开始有这种意识的时候,是从别人身上。以前总以为自己是个理智的人,凡事深思熟虑,但这个东西过头就成了优柔寡断,自己总是心安理得地躲在它身后。直到后来身边发生的一些人事,才逐渐有所改变——早下手,事情往往会不一样。

很多时候,并不是一个人做事的能力决定了成功与否,而是你是否有勇气先下手,时机和能力一样重要。

看到一些征兆,务必先抑制住心中犹疑,去想一切好处。挣扎于被窝时告诉自己:“你知道熬过这几分钟,接下来一天会多么高效吗?”然后狠狠拽起自己去做。

迅速的执行力本身就足够开拓出全新局面,至于接下来怎么走,自然会有线索。而在原地想好一切再去做,到底是考虑周全,还是不够大气开阔?这是我后来一直在反思的。

无论是软弱于熟悉感,还是以深思熟虑为借口,囿于惰性而留在原地都不是办法。

人活着最大的遗憾,是当初马上就要撬动的,最终却成了一时的心血来潮。对生活的松动眼看就要成功,最后却归于寂静,就像鼓足力气要打出的喷嚏,最后却窝囊地缩回了身体,真酸楚。这里面藏着人性最深的软弱。

因为在每一次连根拔起的前夕,其实我们心里都早就有了答案。那根细细的线就拽在你自己手里,拉一拉,过了某个分寸(这个分寸叫做后路),事情就会完全不一样。而失败了,这也不在意料之外,因为在那个临界点你早就做出了决定:这次还是算了吧。

可悲的是,事情失败了,软弱的我们还总会产生一种变态的感叹:哎,最终还是维持原样了,我不是故意的,但这样真的好舒服。

任何一件事,大到换工作,结婚,创业,小到微不足道的决定,去旅游,去赴约,克服社交恐惧症等等,都是如此。

决定,其实是你潜意识早就做出的,没那么多外部力量干扰我们。真下狠心,那一刻你早就知道这次一定能将自己连根拔起;没迈过去,那一刻你也早已预见自己将再次妥协于短暂安宁。

这种矛盾中,我们很容易变成自己讨厌的人:轻易下承诺,却吝啬于实现承诺。总是兴致勃勃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决定,向朋友轻易给出承诺,向老板随意交出计划,但最后,结果总是不见踪影。有些人天天喊着要减肥,每天微博微信QQ上各种叫嚣要节食、要运动、不减到XX誓不XXX……但从没成功过。

生活中,总有人跟我说:下次再见啦,今后还有机会的,随时约呀!但再也没有过下一次。就连我自己,也常常忍不住跟别人作出一些轻飘承诺,眉飞色舞提起一些计划,但最后又放人鸽子。

说到底,心血来潮容易,落地真的很难。

或许我们并非故意,起码那个时刻是真想改变。做出承诺也是为了说服自己、推自己一把。无奈惯性和软弱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一次次将我们推回原地。大概这就是内耗之苦。

每当这个时刻,问问自己:当初为什么会想改变?

每个凡人的生活中总会涌起无数个直觉性的瞬间:想写些什么,想做些什么,但时间一过,不去落实,那些想法就消逝了,好像从未发生过,所以大部分的我们终是平庸的。

是什么在一次次扑灭我们心底的直觉? 除了懒惰,大概还有害怕,害怕脱离常规的临时感。

细细去品味把自己抛出去的决定时刻,除了兴奋,更多是头脑一片空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会不会很麻烦?我还是回到原地吧。

这个时刻,按住自己,对自己说:别回头,去做。后来你一定会感谢现在的决定。事实也是如此,推自己一把,事后总能发现:并没有那么糟糕,恰恰相反,前方原来那么精彩。

鱼跃此时海 花开彼岸天

你是如何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