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在《活着》的自序中這樣說過:人的友愛和同情往往只是作爲情緒來宣泄,而相反的事實則是伸手便可觸及。這句話的意思是,很多人根本無法忍受太多真實的生活,而去選擇逃避和漠視。而《活着》中的福貴亦是我們不能忍受的悽慘生活的真相。

文中福貴用自己苦難的一生不斷講述着一個活着的真相,那就是:人是爲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用一句話總結就是:美好和醜惡,都是生活本身,不要總想着去拒絕!

爲什麼《活着》中的福貴感動了無數人

餘華用第一稱把福貴寫活了,他所經受的苦難,他一生的坎坷,都用一種獨特的敘事不溫不火的講述着,彷彿是講述別人的故事一般。

無論是福貴講自己的不爭氣,把父親氣死,把殷實的家產敗光,還動手打臨產的妻子,娓娓道來的講着雲淡風輕的故事。

然而讀者湧動的情緒,對福貴這個人算得上是又恨又憐,恨他“渣男”的特質,憐他太過苦命的一生。比如兒子、女兒、妻子都逐漸死去,最後連相依爲命的外孫苦根都因爲喫豆子漲肚而死。

福貴的一生苦到無法訴說。但“浪子回頭金不換”的福貴,卻並無太多痛苦表情,依舊是樂呵呵的生活。

只是他內心極度懷念自己的親人,這從和他一樣老相依爲命的老黃牛可以看出,每天在黃牛面前唸叨他親人的名字。

這既是對親人的懷念,也是樂觀的生活態度,這種在痛苦面前毫不屈服的態度,就是感動無數人的深層原因。

活着不止,不止活着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句話:活着不止,不止活着。

剛開始並不理解這句話的含義,直到後來才懂得這句話的深意。它的意思是是說活着的目的不止是爲了活,而是爲了夢想,爲了內心的狂熱和對於明天的渴望;而不止活着的意思,則是要活好的進階版。

當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時,我們可能都會迷路,原因有可能是因爲痛苦、磨難、挫折或突如其來的災難。但就像古語說“蓋棺定論”之前,沒有人知道前面的生活等待我們的是什麼?

生活到底是旖旎風光,還是荊棘生活,都不一定。就像福貴一樣,儘管他的一生過得非常苦,但卻蘊藏着無盡的快樂。這是因爲,他相信他的妻子是世界上最好的女人,他認爲他的兒女是世界上最好的子女,他認定他的外孫是最乖巧的孩子,甚至那個叫福貴的老牛也被他默認是最勤勞的。

有句話叫做:堅定相信的力量,去無所畏懼地活着。這是最樂觀的態度,也是對活着最好的闡釋。

怎麼活着纔算是不辜負

常常問自己:怎麼活,纔算不辜負?

借用保爾·柯察金在《鋼鐵是怎麼煉成的》中一句話: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爲而羞恥。

這句老話完美概括了生命的意義,只要我們回首往事是篤定的,沒有遺憾的,甚至是滿足和愜意的,這就算沒有辜負別人,也未曾辜負自己的人生。

餘華通過《活着》中的福貴一生的苦難經歷,讓我們相信: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

辜負或不辜負唯一的衡量標準就是聽從內心的決定,聽從內心的聲音,在擁有的時候學會珍惜,無法擁有的時候學會放手。

去想起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寫到的孫少平貧窮的生活,面對他心愛的女人田曉霞死去的痛苦經歷;也像麥家在《人生海海》中寫到的上校被人冤枉一生的隱忍,直到被逼瘋的晚景淒涼。而這些書裏的主人公都有一個共同點:相信生活終究美好,相信愛的力量。

或許生活是什麼樣,我們根本無法選擇,也無法去決定,然而能改變的卻是自己的心態,是對於生活的態度,只有懷揣着這種熱情與理想,才能活得有意義,纔算不辜負自己,也不辜負別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