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劳恩和他的连环漫画《父与子》

卜劳恩和他的连环漫画《父与子》

德国著名的连环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 1903—1944),原名埃里西·奥塞尔。少年时代的奥塞尔学过钳工,后来在著名的莱比锡绘画艺术学院进行深造。经过了6年多的学院学习后,他成了一名自由职业画家,先后给《横断面》、《新莱比锡报》、《前进》、《诙谐报》等许多报刊杂志作过画。

1933年希特勒当权后,德国成了极其恐怖的人间地狱,即使如此,奥塞尔也不愿意离开柏林。由于其作品中的政治倾向,被德国新闻协会禁止从事报刊漫画家的工作。

1934年春,《柏林画报》准备开辟一个新的连环画专栏,奥塞尔被邀请试画,于是他创作了《父与子》连环画故事。当他的这些初稿拿到《柏林画报》后,立刻受到了高度的赞扬。画报社经过交涉后,卜劳恩最终获准发表非政治性的作品,于是他改用笔名埃·奥卜·劳恩。 当年12月13日,《父与子》的第一个连环漫画故事《羞透了的家庭作业》问世于《柏林画报》第50期上,随后,每周发表一个《父与子》故事。

作品中的父子俩实际上就是卜劳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实写照,比如“四张儿童票”一篇一共6幅,表现了父子二人乘火车到郊外旅游,父亲果酒喝多了,返程时将儿子看成四个人,结果买了四张车票;再如“一本好书”一篇,父亲为了看儿子手中的书,先是将咖啡倒进了自己的礼帽中,而后竟然穿着衣服躺进浴盆看那本书。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西方漫画还很少有分镜头和特写画面,但卜劳恩在这部作品中加进了特写的整幅画面,比如《妙用图钉》一共8幅,表现父子俩与持枪强盗对射,强盗脚踩上了儿子放在地上的图钉跌倒,被父子抓到了,其中第5幅是用整幅表现强盗一只脚踏上图钉的特写画面。《烟花雪茄》多幅分镜头的一篇,就是儿子给爸爸一支雪茄烟,爸爸抽烟时烟里面的烟花爆炸了。本来4幅画面就能交代清楚,卜劳恩用了9幅,详尽地分解了爆炸过程,令读者赏心悦目。

《父与子》虽说是非政治漫画,但依照卜劳恩的性格,不可能不对时局有所隐喻。《鬼怪现形》表现一个面目狰狞的“鬼”冲向父子二人,最后卡在树杈上;《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表现一个有着“气球脑袋”的长袍人恐吓父子二人,被儿子一脚踢飞了“脑袋”,这些都暗喻着邪恶最将被正义战胜。

《父与子》中的父亲秃头、留着大胡子,慈祥、和蔼、幽默;儿子留着刺猬头,调皮、聪明、可爱,故事里纯真的父子之情与融融的天伦之乐,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所以能在《柏林画报》上一共连载了三年,其单行本第一版便印了9万册,销路极好。

卜劳恩常在许多不同场合对纳粹法西斯进行嘲笑与责骂,当时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对他恨之入骨,在其指使下,纳粹臭名昭著的“人民法庭”判处卜劳恩的死刑,在开庭前夕,卜劳恩自杀于牢房。

Lee(连趣网同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