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林州民间武术之源

雾茫茫,觅道寻。

为着追根求源,林州市民协一行于11月15日前往五龙镇南坡村,寻找林州民间武术之源。

五龙镇南坡村,其实包含两个村,东南坡村和西南坡村,两个南坡村都隶属于五龙镇石官村。由于石官村的主体都在南坡村之北,故而称呼这里为“南”,村子处在鸡冠山的北坡,相对于石官村来说,这里就是南侧的山坡,村子故而得名。

林州,是武术之乡。

武术,是在没有枪炮的时代用于防护的技术,以“制止侵袭”为技术导向、引领修习者进入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的传统教化方式。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导向和保障。

有史为证,远在东魏,高欢就聘请有少林武术之祖称誉的僧稠禅师相助。

南坡,郭家武术有后人。

有碑为记,进入南坡,经乡人指点,我们得于见到了郭氏第十九代传人,他很热情地带我们来到郭氏祖茔,拜竭了郭氏十三世的墓碑。

杂草丛丛,坟丘矮矮,十三世墓碑独耸。

这碑是大清光绪二十四年所立,碑文依稀可见,不甚清晰,仔细辨认,断断续续可见,逝者名郭灿标,从南马相村迁到三井村,又迁至释阵村南沙帽地立莹。

追踪,求源,问祖。

十九世传人给我们描述,祖辈郭灿标自幼熟悉拳棒,武略超凡,四方被其教者不计其数,当时多方暴乱,清帝为巩固朝廷政权,即召四方豪杰武考,吾祖武功超群,被聘为清军助理,后因平乱屡建奇功,清帝亲封官爵正五品,赐战袍蓝翎,以显荣耀,称一代宗师。

拯救,传承,光扬。

郭氏家人世世代代把老祖宗留下的当做珍宝,一代一代的往下传。

我们在宋官村,见到了86岁的十八世传人郭相玉,老人年纪虽大,但身体矍铄,多年来,一直带领吾族及乡邻成立国术表演队,多次到县、乡镇、村进行表演,得到乡镇各村历届领导认可与好评:

“现在传承下来的仅剩杨家枪、十八跌、猴拳,武术,越传越短,教官觉得怎样合适就怎样教,发展,改变,已让郭氏武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翻家谱,问亲友。

我们忙活了一上午,算是对郭氏武术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李银录主席提示市民协武术专业委员会的各位专家,这里有历史依据,很快将碑文拓出,这是有力的证明,如果申遗,除了做好系统工作外,一定要协调处理好传承人之间的关系,把工作做在前头,千万不要闹出矛盾来。

一同前往的有市民协主席李银录,副主席刘启根、傅艾学、王长顺,市民协武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玉龙。

图文:傅艾学 王长顺

编辑: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