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红旗渠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红旗渠颂》业内精英座谈会侧记

寒露山楂红,暮赏菊花黄。

红中夹黄,绿中显红,红黄绿衬色林州的大美河山之时,一场座谈会惊艳着中州裕丰国际,一群鸿儒谈笑在《红旗渠颂》的创作中。

没有主席台,但并不显得不庄重。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朱武迅,市文广新局局长申保伏,市中州裕丰国际饭店董事长杨曙峰,市职教中心校长谷建军及市各协会的负责同志围坐在一起,畅谈《红旗渠颂》的划时代意义。

没有主宾,来者都肩负重任。

一百多海选来的演员,以其内涵力的充沛,精神抖擞的坐下来,聆听专家们对舞、对歌、对台词、对舞美的精致点拔。

感情,责任,使命。

让编剧傅玉生惆怅满志:

“音乐舞蹈史诗《红旗渠颂》是我的一个心结,也是一个梦魇,13年来,一直萦绕在心头。10多次的修改,我们试图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场景,多手法来展示林县人民在修建红旗渠这一伟大工程中的艰辛、豪壮、倾情、乐观的朴实和坚强性格,让观众在惊叹、感慨、荡气回肠、目不暇接中,心灵受到洗礼,感情得到升华,为林县人拍手称赞,为人工天河击掌叫绝。”

十个春秋,一部史诗;

一腔热血,一首画卷。

文广新局局长申保伏鼓劲儿鼓到心坎儿上:

“我说三句话,一是这部作品质量非常高,是一部高大上的作品,写红旗渠的作品很多,但真正质量过硬的不多,《红旗渠颂》和宣传核心价值观是契合的,也是弘扬红旗渠精神好的作品,非常感人,也非常动人;二是市场前景广阔,因为我们有平台,旅游景区、红旗渠干部学院决定了我们的市场,三是要想搬上舞台,必须付出艰辛,演员基本功必须非常扎实,必须付出心血和汗水,才能拿出一台高质量的节目。”

作品硬,演员硬,后台硬。

作为投资方,林州创业精神培训中心、市中州裕丰国际饭店、林州义乌商贸城董事长杨曙峰毅然投入一千余万元,要为林州的文化旅游事业做点事情:

“做文化项目不是心血来潮,不是图一时高兴,我们是按照公司运作模式,长期化运作这个项目,保证队伍的稳定性,为大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开心的生活场所,美好的事业未来,为繁荣林州的文化旅游事业做贡献。”

旅游离开文化没有灵魂,

文化离开旅游没有载体。

市政府副市长朱武迅看到阵容强大,队伍雄壮非常高兴:

“红旗渠精神靠什么来弘扬,得有新东西,这个剧目的意义非常大,要办成精品,剧本要不断修改,‘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红旗渠颂》剧本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演出过程中要不断修改,要在试听上下功夫,细节一定要感人,演员演技要不断磨炼,技术效果要不断提高,让人看了热血沸腾。”

座谈,座论,座说。

市民协主席李银录笑谈傅玉生与杨曙峰的默契配合:

“杨曙峰有高见,傅玉生是高手,高见遇上了高手,加上这群精英,一定能把这台戏演好。”

众说,众论,众评。

市曲协主席赵长生面对可畏的后生啧啧有叹:

“我搞的都是小儿莫然的,乜这大舞台前景一定非常广阔,国家大剧团说不定就相中你都谁了,做好充分准备吧。”

你说,他谈,我论。

民协秘书长赵福生另有说辞:

“文化是软实力,文化搭上旅游这个载体就会显示它的灵魂,现在林州,两个基础条件都已经有了,就缺少一个能够托起这台大型舞台剧正式露面,杨总顶起了这片天。如果没有杨总,很可能停留在纸上,说在嘴上,放在抽斗里,也有可能还在傅老师的脑袋瓜里。”

好时代,好日子,新征程。

市民协副主席刘改平激动的话儿说不出口:

“第一点是感谢,感谢市委市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与厚爱;第二点还是感谢,感谢杨总给这个展示的平台,第三是希望,希望大家不要怕吃苦,把剧排练好,给市委市政府、给杨总一个满意的答复。”

我们一起来,我们一起干。

市职教中心校长谷建军满怀信心:

“我表个态,学校作为《红旗渠颂》的基地,全力支持,因为这是政府的事,是林州的事,是千秋万代的事。”

据了解,《红旗渠颂》,片名由市民协副主席、市书协副主席李学林题写,全剧时长90分钟,将分“地球上的红飘带,太行悲歌,太行壮歌,太行放歌,红旗渠精神永放光芒”五个篇章,向观众展示林州人战天斗地的豪迈气概,让观众接受红旗渠精神的艺术熏陶。

一渠绕太行,精神憾山河。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

一首唱了跨世纪的歌,今天重唱,意义非同寻常。

跟着《红旗渠颂》的节拍,去感受林州人民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砥砺前行吧。

图文:王长顺

编辑:王长顺图文工作室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