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縱觀電影開篇的這場逃亡戲,我們雖然尚且不明白逃亡的真實原因,但導演雷·沃納爾的出色調度,爲觀衆們營造出一種危機四伏的驚險氛圍,併爲影片奠定了基調。對我而言,《隱形人》的厲害之處正在於,它不僅通篇沒有任何無意義的反轉或纏鬥,而是將無形的心理創傷自然而巧妙地外化成對現實的恐懼,而且我們在此前已經成功與女主角產生共情,並理解了她的全部行爲。

雷·沃納爾,喜歡恐怖片的影迷應該都對他不會感到陌生。作爲恐怖片大神溫子仁的資深編劇好友,兩人此前已有過多次合作,包括《電鋸驚魂》《潛伏》等經典名作。而他本人也曾執導過《潛伏3》和《升級》兩部長片。

雷·沃納爾和溫子仁

導演雷·沃納爾的前作《升級》,是一部圍繞人工智能題材展開的科幻驚悚片,曾於2018年公映後得到了較好的反響,無疑也算是他的立足之作。

2018《升級》

於是快馬加鞭,在時隔兩年之後,雷·沃納爾又不動聲色地爲我們帶來了《隱形人》這部恐怖新作,改編自英國作家赫伯特·喬治·威爾斯的同名長篇小說。

2020《隱形人》

這個經典恐怖故事,其實早在1933年就被拍成過電影,由《科學怪人》《魂斷藍橋》的導演詹姆斯·惠爾執導,早已成爲名列影史的怪物電影代表作。這對於雷·沃納爾來說,在無形之中也是一種莫大的壓力。

1933《隱形人》

與此同時,“隱形人”其實也是環球影業原定的“黑暗宇宙”中的重要一員。“黑暗宇宙”最初敲定的角色,分別是湯姆·克魯斯飾演的尼克·莫頓、羅素·克勞飾演的化身博士、索菲亞·寶特拉飾演的木乃伊公主,哈維爾·巴登飾演的弗蘭肯斯坦,約翰尼·德普飾演的隱形人。後來又加了“鐘樓怪人”和“歌劇魅影”。

在“黑暗宇宙”原定的計劃中,由約翰尼·德普飾演“隱形人”

遺憾的是,“黑暗宇宙”的推進一直困難重重。尤其是在《 德古拉元年 》和《 新木乃伊 》雙雙撲街之後,環球便不得不狠心放棄《隱形人》的大製作計劃,而將它定位爲低成本恐怖片。在這樣跌宕的變動中,約翰尼·德普也已早早宣佈退出。

但誰也不曾想到,作爲一部成本並不算高的製作,《隱形人》卻在商業表現上異常亮眼,同時在專業媒體口碑上也頂住了壓力。而在我看來,這部電影之所以能大獲成功,顯然與同時身兼導演與編劇的雷·沃納爾所採取的創作思路有着非常密切的關係。

導演雷·沃納爾與女主角伊麗莎白·莫斯

影片在作爲核心元素的高概念上,與《隱形人》的原作一脈相承,都始於科學家的一次高科技實驗。但原作中的主角既是科學家本身,同時也是作爲主角與受害者的身份出現,由此體現出人類慘遭科技反噬的悲哀。

這樣的故事,在那個工業技術不斷發展的時代應運而生,必然能夠收穫成功。但倘若原封不動地照搬過來,在如今的這個時代,又會有多少人對這樣一個略顯老套的故事感興趣呢?

在雷·沃納爾看來,縱觀當下社會發展的衆多思潮,女性主義無疑是相當重要的一環,正好順應世界的“Metoo”運動以及對於性別平權的迫切需求。於是,新版《隱形人》便以一個全新的姿態悄然誕生。

在這個新版故事中,科學實驗不再成爲重點,而是轉向了角色之間的矛盾,以及他們所代表的羣體間的矛盾,並以此爲基礎發掘出更多日常生活中的恐懼。

女主角是一位普通的女性,他的男友則被設置成虐待狂科學家,由此衍生出男性PUA及家暴主題,以及長期以來男性佔據家庭主導地位的社會現狀。而“隱形”這個概念本身,又恰巧符合我們對於家庭暴力的既有印象:隱祕的,不道德的,讓人恐懼又無能爲力。

在籌備階段,導演探訪了很多女性保護組織,研究她們的故事,跟女主演伊麗莎白·莫斯一起修改劇本。最終,才得以構建起影片的核心矛盾,及其背後的象徵性意義,精準地捕捉到女性受害者的心理變化。從而,讓這個經典的科幻故事跟上了時代步伐,再一次散發出光芒。

故事從一次事先計劃的逃亡開始。女主角的一系列行動,即標誌着女性角色在這部電影中的主體位置。縱觀電影開篇的這場逃亡戲,我們雖然尚且不明白逃亡的真實原因,但導演雷·沃納爾的出色調度,爲觀衆們營造出一種危機四伏的驚險氛圍,併爲影片奠定了基調。

在成功逃亡後,這次行動的原因才藉由主人公之口被全盤托出,關於她所受到的暴力傷害,以及她的惶恐無助。

直到某一天,女主角收到通知,得悉她的科學家男友已經自殺身亡,意外地留給她一筆可觀的財產。由此,也爲後續的情節埋下了伏筆:她不能有任何犯罪行爲。

隨後故事來到了第二幕,這也是《隱形人》作爲恐怖類型片而言最爲純正的部分。導演雷·沃納爾在其前作中最爲人稱道的調度能力,也再一次無比自由而又恰到好處地盡情展露。

就比如,原本可以直接對準女主角拍攝的鏡頭,卻偏偏要先從另一個房間緩慢地搖過來,既而在黑暗狹長的走廊內移動,隨後又偏要從反方向做一個近乎360度的搖鏡處理,然後才終於對準我們的女主角。

這樣一種看似不明所以、甚至白費工夫的調度方式,有人將它稱爲“戈德堡機械”調度,其特點就是繁瑣。像這樣的調度,在大多數的電影裏都會顯得喫力不討好,還容易讓觀衆覺得莫名其妙。但在這樣一部以“隱身”爲核心概念的作品中,就簡直如魚得水,甚至畫龍點睛了。

導演在爲我們製造了這樣一種極度不自然,以至顯得有些詭異的視點的同時,也讓觀看者隨之產生了思考: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這到底是誰的視角?

而女主角原本平靜的生活也再度發生波瀾,出現不少奇異的現象:廚房的竈火會莫名其妙變大,險些引發火災;房間裏永遠感覺有人;電腦“自動”給姐姐發了絕交的郵件;晚上睡覺的時候,被子會被莫名其妙地扯掉;沙發有時候會陷下去;甚至還會看到一雙隱形的腳踩在地板上……

所有的一切都開始朝着驚悚的方向發展,但並沒有陷入老式恐怖片的虐殺劇情。女主角則再度彰顯了其主體位置,她開始深入探尋這一切詭異現象的源頭;同時,她也相當智慧地,率先明白了這一切的根源,也就是她的男友並沒有死。

男性權力和男性慾望,以凝視的方式再一次被提及,併成爲恐懼的存在。而作爲反派的視角而言,這無疑也成爲了一種滿足慾望的絕佳方式。投射到現實之中,我猜很多人也肯定都曾想過,倘若真的能夠隱身,自己會做些什麼。

直到影片的結局到來,不知會有多少影迷爲之拍手稱快。對我而言,《隱形人》的厲害之處正在於,它不僅通篇沒有任何無意義的反轉或纏鬥,而是將無形的心理創傷自然而巧妙地外化成對現實的恐懼,而且我們在此前已經成功與女主角產生共情,並理解了她的全部行爲。

伊麗莎白·莫斯出色的演技,爲我們成功塑造了一位勇敢而又智慧的女性角色。如果不是因爲她的表演,這個人物塑造的可能不會有這麼好。而導演可能也明白這一點,在諸多時刻,都爲她留足了反應時間,以求給她更寬廣的表演空間。

綜合以上因素,再去看這部電影,我們大概就會感嘆,這確實是一部成功的電影。儘管還是難免有一些美中不足,比如視角過度單一、其他角色臉譜化、反派的動機缺失,等等。

但身處當下的我們,確實非常需要這樣的表達,用電影的方式去訴說現實社會中的不合理、不公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