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尝到了产业致富的甜头之后,吴吉员并没有藏着掖着,在扶贫扶志感恩行动三讲一评会上,作为优质脱贫典型,吴吉员“现身说法”,讲述自己从贫困户到奔小康的经历,他发自内心的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谢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帮助,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也号召全村贫困户都像吴吉员学习,不畏难、不怕苦,自主发展,自主创业。村两委针对吴吉员因病致贫的家庭情况,通过村民评议,2014年将其纳入贫困户,并为夫妻俩申请低保补助,保障他们的日常生活,再加上慢性病卡门诊报销和贫困户一站式住院报销政策,终于解下了吴吉员肩头看病的重担,没有了一直扯后腿的顽疾,家里的生活也逐渐宽松了起来,顺利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乡间小道上,农人轻声的呵斥挥动着小竹棍,驱赶着一群吃饱喝足的肥鸭子摇摇摆摆的走回鸭棚,夕阳的余晖仿佛给人身上镀上了一层金边,又像是一张极富诗意的田园画卷,画出来的是罗垅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吴吉员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美好前景。兜底保障政策助摘贫困帽

自从患上了严重的支气管炎,妻子又体弱多病做不得重活,吴吉员家里的经济状况就陷入了困难时期,平日的收入付过药费之后便所剩无几,生活状况堪忧。村两委针对吴吉员因病致贫的家庭情况,通过村民评议,2014年将其纳入贫困户,并为夫妻俩申请低保补助,保障他们的日常生活,再加上慢性病卡门诊报销和贫困户一站式住院报销政策,终于解下了吴吉员肩头看病的重担,没有了一直扯后腿的顽疾,家里的生活也逐渐宽松了起来,顺利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就业产业帮扶铺就致富路

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经常入户宣传脱贫攻坚的政策,鼓励贫困户要有“自力更生,致富光荣"的思想,家里有了些积蓄的吴吉员不甘心只靠着低保和打零工过日子,但是毫无发展头绪。针对他的个人情况,罗垅村为他申请了几次技术培训和就业指导,培训后的吴吉员把发展的目光放在了鸭子养殖上,近些年散养鸡鸭非常畅销,罗垅村内有几个池塘草滩子非常适合散养鸭子。2018年春,吴吉员揣着家里的一万元存款,买来了三百余只鸭苗和饲料稻谷,搭起了鸭棚,再加上村里给他申请的2000元的农业产业帮扶政策补贴,开始了每天清晨赶着鸭子去草滩觅食,傍晚再赶回家的日子。鸭子成长周期短,吃的又是谷物和水生植物、微生物等,产出的青壳鸭蛋十分受欢迎,每月光卖鸭蛋收入超过三千元,除去前期投入,开始产出之后头一年的净收入就达到了2万8千元,尝到了甜头的吴吉员将收益用于扩大再生产,又购进了四百只鸭苗,成了罗垅村的养鸭大户。扶贫扶志成就致富带头人

尝到了产业致富的甜头之后,吴吉员并没有藏着掖着,在扶贫扶志感恩行动三讲一评会上,作为优质脱贫典型,吴吉员“现身说法”,讲述自己从贫困户到奔小康的经历,他发自内心的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谢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帮助,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也号召全村贫困户都像吴吉员学习,不畏难、不怕苦,自主发展,自主创业。新冠疫情期间,吴吉员主动请缨,作为村里的疫情防护员,站在了防疫防控最前端,吴吉员总说:“是党和政府一直在帮助我,我也要尽我的能力去回报大家”。贫困户柳建春对散养鸭子养殖的未来前景十分心动,上门向吴吉员咨询发展产业的经验,吴吉员十分大方倾囊相授,把自己总结的降低成本、提高产蛋率的养殖经验都教给了柳建春,现在柳建春也搭起了鸭棚,购置了一百只鸭子开始了试养。怀揣着希望,吴吉员和柳建春一家都开始幸福的忙碌了起来,吴吉员也完成了从一个贫困户到创业致富带头人的蜕变。

作者:湖口县均桥镇 周滢 吴炳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