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不光要培養學生,還要培養家長

漂亮活潑的英語老師袁琰是個“重慶妹”,說話做事幹脆利落,透着重慶女人的爽利。自從十年前踏入教育這個行業,基本每天都高速運轉。十年裏,她一邊教課,一邊學着帶團隊、建機構、做在線教育產品,實地探訪了全國多地的教育情況,也一直想解決目前中國小學階段英語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袁琰出生的重慶市忠縣。這個縣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全國貧困縣,教育資源比較匱乏。小學階段沒有英語課,到了鎮上的初中才開始學英語。師資當然談不上多好,英語老師原來是教地理的。一個年級十幾個班,每個班70人,最後只有三四十人升入重點高中。

到了高中,全縣成績最好的50人進入奧賽班,她終於開始享受到較強的師資。可能是對語言學習有點天賦,她自從開始接觸英語,分數一直是拔尖的,比同學們高几十分,最終進入四川外國語大學學習英語專業,一路考到專業英語八級。

“說實話,那時候要是有現在這種教育資源,就不用自己那麼努力地摸索。我們當時背單詞,其實等於是背字母,比如CAT,就是C、A、T這樣,但實際上用拼讀法背單詞,看到單詞直接就讀出來了,有助於練習發音,也更好記。但那時候就是沒有老師點撥,連這種事都要靠學生自己琢磨。”

大學畢業後,袁琰來到北京一家知名機構,做小學英語老師。身在北京海淀,家長對老師有要求、有比較,她沒想到自己還挺受歡迎的,第一屆學生教了7個班,教完之後,家長基本都續費了,都要追着她跟着一塊學:“坦誠地說,小孩子就喜歡長得比較好看的老師。”

實際上,能夠受到學生和家長的認可,一方面是教書比較負責,另一方面是她注重跟學生家長的溝通,時常交流感受。“比如我們有一個家長,丈夫剛去世,經濟上、精神上稍微有些緊張,有一陣我倆打電話一打就三四個小時,跟她聊孩子的學習、聊緩解焦慮。這個媽媽還挺厲害的,後來業績做到一家保險公司的前10名,非常有經濟實力,一直跟我說讓我去跟她幹保險,然後專門教她家小孩。”

老師跟家長的溝通,其實主要還是培養家長對於教育的正確認識。幾年來,袁琰遇到急於求成的家長數不勝數,碰上這種家長,她就要給他們分析,急於求成的好處和壞處是什麼。有的家長希望孩子今天學完立即有變化,沒有變化就換學校繼續學,但其實在換學校的過程中,孩子的知識體系接不上了。“學習這個事,總要堅持個一年半載纔有效果,不然學校教育怎麼不一年就把小學上完了。大部分家長還是能聽得進去這個道理的。”

另外一個普遍現象是,全國很多地方家長不重視英語,因爲很多地方小學不考英語,結果到了初中,發現跟不上。她結合從業經驗跟家長講道理,基本上英語學得好的,都是重視的比較早的,時代在變,現在有的孩子三四歲就開始學英語,如果不跟上趨勢,等到了初中,確實會喫力。

“最本質的問題就是了解你的學生和家長在想什麼。孩子聽不懂這個知識點,就要思考他爲什麼聽不懂。舉個例子,我們之前講字母Y的發音,既發元音,也發輔音,孩子們就是暈。作爲老師,你要把發音變得具象化。我會這麼去講,字母Y有三種發音對嗎,但Y本身就是一個輔音字母,它發音是正常的,這是它唯一的輔音發音。但同時呢,字母Y也是輔音字母裏的一個小叛徒,它除了發輔音之外,還想發元音,於是,它就偷了I的發音,在fly這樣的單詞裏,只有一個Y的時候,它就會發I的音,但是當單詞裏還有其他元音字母的時候,不能讓人發現它是小偷啊,它就只發輔音。把這個過程變成一個小故事,很容易就被孩子們記住了。”

身在北京,教過各種海淀牛娃。袁琰最大的感受是,這些孩子家長的培養意識真的很強,學生們在小學的時候,大部分已經到達了初中英語的水平。2019年,袁琰曾經教過的女生成爲北京市文科高考狀元,她對這個女生印象很深。“她是在育英小學就讀,小學英語是在公主墳學的,當時她來跟我學五年級和六年級,孩子確實比較聰明。”

業務紮實,學生、家長喜歡,袁琰很早就開始負責教師團隊的搭建和招生工作,在全國多個地區支援過新校的建設,零元課體驗班到正價課的轉化可以做到50%,在業內,這是非常高的指標。

“我那時整晚都睡不着,成天琢磨怎麼開班、怎麼教研、怎麼管老師、怎麼把控教學質量,最後我發現,做好教育其實特別簡單,一方面要學會讓孩子喜歡你的課,一方面自我要去成長去學習。教師這個行業特別像醫生,當你展現出專業度的時候,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同行老師,都會被你折服。”

在線教育潛力無限,看你怎麼創新

2018年,袁琰加入作業幫直播課擔任小學英語負責人。那時,在線教育的大潮已經到來,教育行業正在面臨變革與新生,她帶着線下英語教學的成功經驗和對線上課堂的好奇,從零開始探索新的機會。

那時,在線大班課、小班課、一對一各種形式層出不窮,隨着行業的發展,在線大班課逐漸脫穎而出,成爲經濟模型更可持續的一種在線教育模式。但袁琰認爲,即便如此,也不能認爲這就是在線教育的最終形態。

“大家會傾向於認爲,在線直播大班課,一個老師面對幾千個學生講課,是比較好的形式,但這也只是從經濟上能算的過來賬,學生和教育公司都負擔得起。但在線是否真正顛覆了線下教育?至少我認爲,現在的模式還需要優化。”

目前的在線直播班課,採取“雙師課堂”模式。上課時,一位名師向幾千名學生教授知識,下課後,輔導老師跟進學生,進行一對一答疑和輔導,比起線下培訓機構來,學生可以更好地被關注和輔導。但即便是這樣,對於在線教育,袁琰心裏還有更高的期許。

現有的在線班課,學生能看到老師,但老師看不到學生上課的狀態,只能語言不斷去提醒,有沒有什麼辦法讓老師也能看見學生呢?這樣的話,課堂感會更強。

終於,新的方法被袁琰找到了。她向作業幫的技術團隊提出,可以做雙向視頻課堂,當每一次學生上課時,課堂直播間顯示老師和六個同學,一個班共有幾千名學生,但這個直播間會讓學生有種小班上課的感覺,課堂氛圍更好。同時,輔導老師全程跟課,每個輔導老師可以滾動查看自己負責的幾百個學生的上課情況,實時提醒他們不要開小差、喫東西。這樣,在線直播班課不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互動。

這個創意讓袁琰興奮不已,她跟負責對接小學英語的產品經理何亞輝一起討論如何實現,並最終說服公司投入研發,先從2020寒假小學英語直播課開始試驗,順利的話推廣到所有年級、所有科目。

“這個直播間從成本上就比傳統的直播間高几十倍,因爲我們現在用的是第三方公司提供技術。但我們已經在組織程序員進行自主開發,到時候成本就降下來了。”她非常自豪這種不斷追求卓越的成就感,“今年寒假,我們上線後進行測試,把這個模式跑通,我相信孩子們一定會喜歡。全行業目前只有作業幫有這樣的直播課。”

在她的規劃中,未來直播間還會增加社交屬性,學生可以選擇跟固定的同學一起上課,或者不想跟誰一起上課,會越來越人性化。

做到這一步,她確實認爲,在線教育有線下教育不可比擬的優勢。

“我們以前教英語,老師念一句,學生們在下面念一句,你聽不到誰發音準確誰不準確。但現在有人工智能、語音識別,幾千個學生念一句話,系統在線提示每個人你的發音準不準確,我現在就發現我的直播間可以用語音打分,技術可以很高效地讓孩子們學會說英語,我就發現需要一個開明的心態,去理解在線教育。”

在做在線直播大班課之前,袁琰一直堅定地認爲,小班課纔是線上教育的未來。但當她發現互聯網教育的顛覆作用之後,想法慢慢改變了,她深度瞭解了互聯網對教育的改變,不只是把教育傳到更遠的地方,還可以改變教育裏面的一些生產方式,做到傳統教育做不到的東西。

現在,她從一個原本的英語老師變成了一個橫跨互聯網與教育的複合型人才,這中間的感受,袁琰覺得很爽。

“我覺得我還是比較有成就感,看到直播間的每個功能都是我自己提的,每一堂課都是我們設計的。當我踏入在線教育,我覺得我跟我們的產品經理來自兩個星球,隨後我發現世界上真的有一塊領域是我不知道的,直到現在,我學會了如何用互聯網的思維去創造我們的課程產品,去創新。最近這兩年我覺得我太辛苦了,每天干十幾個小時,但堅持下去,就看到了很多不一樣的東西在發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