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飛哥採風另一種意境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賈元春死是在八十回以後,並且死得不明不白。高鶚續寫的後四十回,雖然結局也讓元春早逝,但元春的死法和死時的處境與一開始給出的判詞並不符合。後四十回裏元春是得病死的,死後給了一個很敷衍的諡號,書裏說:“但元妃並無所出,惟諡曰賢淑貴妃。此是王家制度,不必多贅。”很明顯,這樣寫是續書者爲了故事的完整性而強行給了這樣一個匆忙的結局,這並不是作者的本意。
如果元春真的有諡號的話,她的判詞裏肯定會提到。那個時代,女子的名節和聲譽特別重要,李紈的判詞插圖就是一個鳳冠霞帔的女子,說明她最終是被受封了,有封號才能穿盛裝。元春身在皇宮,諡號就是她一生的總結,是她人生的代稱,更是對她一生的蓋棺定論。皇宮裏的嬪妃,只要沒有大的過錯,死後都會有一個諡號,這是皇帝對她們的認可。
賈元春才選鳳藻宮,加封賢德妃,說明皇帝對她是很看重的,這樣一個生前曾經輝煌過的妃子,死的時候,無論如何應該會有一個像樣的諡號。但是不論元春的判詞還是曲子,死時的狀態都是很悲慘很無可奈何的一種境況,“虎兕相逢大夢歸”、“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很明顯,判詞和曲子里根本就沒有寫她的顯貴,只說她生活在皇宮,連生前這個“賢德妃”都沒有提,更沒有顯貴的諡號。
在元春加封爲鳳藻宮尚書的時候,書裏有一個情節很奇怪,賴大回來向賈母等人稟告宮裏的情況時,說了這樣一段話:
這段話裏很明顯,元春封妃,賈政第一時間去東宮了,爲封妃的事去的,自然是去謝恩。古代東宮一般都是太子居住的地方,甚至很多時候東宮就是太子的代稱。元春封妃,賈政不謝皇帝而去謝太子,這非常不合理。而如果元春不是皇妃而是王妃的話,賈政這個做法就非常合理了,是東宮太子加封她爲賢德妃,賈政一家人浩浩蕩蕩地是向太子謝恩了。
支持元春是王妃的還有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羣芳開夜宴 死金丹獨豔理親喪》,賈寶玉過生日,衆姐妹抽籤作詩,探春抽到的籤是“日邊紅杏倚雲栽”,註解是“得此籤者,必得貴婿”。這時候衆人笑她說:“我們家已有了個王妃,難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
賈家除了宮裏的元春,並沒有提到其他在皇宮裏的女子,而且因爲賈元春入宮,她還成了賈家的一個驕傲,這句話裏的王妃,除了賈元春不會再有別人了。所以元春進宮,應該是做了王妃而並不是皇妃。
正是因爲元春的關係,賈家在宮裏的靠山就是太子,所以賈家曾一度很猖狂,敢用壞事的“義忠親王老千歲”的棺材板、薛蟠打死人不償命、王熙鳳弄權鐵檻寺等等。賈家在宮裏的靠山看似是元春,其實是她背後的太子。那麼既然有這層關係,賈家也自然就成了太子的親信。
從秦可卿死時冒出來的那個壞事的“義忠親王老千歲”可以知道,宮裏曾經很可能廢過一個太子,因爲太子一般都稱爲“千歲”。被廢的這個“千歲”,死時連棺材板都沒讓用上,可見政治鬥爭是非常慘烈的。賈元春曲子裏最後一句“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這是元春在向家裏報信,告訴家裏趕緊抽身,也就是從政治鬥爭裏抽身。
元春的判詞和曲子裏都在說她死時很悲慘,所以元春並不病死的,而是被人爲製造出來的險狀逼死的,最有可能就是政治鬥爭。一種可能就是元春做錯了事,連累了家族,另一種就是賈家做錯了事,連累了元春,致使她最終慘死。從賈家日常這些無法無天、爲非作歹的狀況來看,第二種可能性很大,賈家的猖獗讓太子在政治鬥爭裏被動了,從而連累到了元春。
所以元春在太子這裏是一個罪人,她的死是對她的一種懲罰。她在死時還不忘告誡家裏,趕緊抽身,不要越陷越深,而在元春死後不久,賈家也就倒了。所以元春死得不風光,是一種失勢,也不會有榮耀加身。並且她也不是皇妃,而是一個王妃,死時更不會有諡號。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