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界多数人口居住的国家,死于超重和肥胖的人数大于死于体重不足的人数。而肥胖的人群患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的概率更高,这两种疾病会使心脏病或中风的患病风险大大增加。

每年5月11日,几乎全网都是铺天盖地的“世界防治肥胖日”宣传。其实,WHO(世界卫生组织)并未把5月11日定为世界防治肥胖日,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假的卫生日。然而,假的世界肥胖日仍然反映了世界肥胖现状日趋严重的现实。下面来看一组WHO给出的数据:

相比1975年,世界肥胖人口数已增长了近三倍。2016年,成年人中超重人数超过19亿,占比39%,其中,肥胖人数超过6.5亿,占比13%。世界多数人口居住的国家,死于超重和肥胖的人数大于死于体重不足的人数。5岁以下的儿童超重或肥胖人数超过4000万。5-19岁儿童和青少年超重或肥胖人数超过3.4亿。


身体质量指数(BMI)通常用于对成人进行超重和肥胖的鉴别。BMI的计算方法为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kg/m2)。BMI≥24时为超重,BMI≥27即可定义为肥胖。

肥胖曾经被认为是“有福气”的象征,其实不然。肥胖不仅会影响个人外在形象,还会成为疾病的“导火索”,甚至使寿命缩短。那么肥胖容易引发哪些疾病呢?

WHO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因心脏病和中风死亡的人数超1000万。而肥胖的人群患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的概率更高,这两种疾病会使心脏病或中风的患病风险大大增加。好消息是,肥胖人群只需要减掉一些体重,就可以使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降低。


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都存在超重或肥胖的特征。肥胖人群可以通过减肥、均衡饮食、充足睡眠和多运动来降低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减肥也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多运动也能帮助减少对糖尿病药物的需求。

肥胖人士的关节承受的压力较体重标准的人而言增加了几倍,尤其是膝关节。由于关节承受的的压力增大,容易造成骨关节炎。严重时会导致关节的畸形,严重影响生活。


据研究结果显示,结肠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肾癌和食道癌都与肥胖有关。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报道了肥胖与胆囊、卵巢和胰腺癌之间的联系。

总而言之,肥胖是许多疾病的罪魁祸首,体重的管理是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对于肥胖的人群而言,“管住嘴、迈开腿”就能使很多疾病的患病风险下降,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