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薪令頒佈之後,各看似各位明星的片酬有所下降,實則背地裏的小動作不斷,只爲了能撈一點是一點。

近來,知名影評人譚飛,在某節目中曝光了娛樂圈存在片酬下降的假象,一部分明星明面上是自降片酬簽約了演出合同,實則暗地裏要求製片方給他某種職務頭銜,方便其拿走一部分職務報酬。

譚飛更加直言不諱地指出,這樣的明星不在少數娛樂圈已經形成了一種跟風現象,隨後大衆對這樣的行爲感到非常的憤慨,這不是把限薪令當做擺設嗎?

近年來,明星的片酬似乎高得離譜,稍微有一點名號的明星,一上來就敢要價幾千萬甚至上億。

要知道一部片子的預算很可能就只有幾千萬,一些劇組爲了能夠吸引更多的眼球,不得不請一些著名的流量IP,當時娛樂圈就爆出某些電視劇作項目,70%的投資全部用在請演員上,那請問剩下的30%,能夠支撐編劇、服化道、拍攝、剪輯、後期等部門,正常運轉下去嗎?又是哪位巧婦能夠進行無米之炊?

限薪令頒佈的初衷,是爲了讓更多的資金流向,可以影響影視劇質量的節點上。如果把全部的重點都集中在一個明星上,形成紅花配綠葉的效應,那麼紅花似乎只能孤零零的開放,但如果拿更多的資金去打磨劇本,打磨拍攝效應,打磨服化道,則會讓影視劇形成百花齊放的效果。

近年來,影視文化圈似乎走入了一個誤區,很多人認爲大投資才能取得大票房,大明星才能帶來大流量,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流浪地球》用幾千萬就拍出了幾個億的效果,收穫的票房更是讓一衆著名導演爲之瘋狂和眼紅,整部片子更沒有見到哪位主流的明星IP,而是大膽啓用了新人,這是不是打了所謂天價明星片酬的臉呢?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導演用好幾年時間深耕製作影片細節,不斷的採用外包的形式,讓小公司製作出堪比世界團隊的一流特效 。

事實證明,即使沒有了流量明星的扶持,沒有了資本的注入,只要保持着對影片極致的要求,不斷的去打磨影片質量,也能夠通過對影片極致要求,達到最好的效果。

真的很想問一句,那些年用高片酬請的明星是不是已經變成了智商稅?娛樂圈的資本到底還要當多少年的冤大頭?現在影視圈,是時候改頭換面,迎接質量當道的時代了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