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北京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活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强调合法权益保护、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应对疫情解忧纾困等要点,提出鼓励、支持、引导首都民营经济发展的20条措施,为北京民营经济发展加油鼓劲。当前,民营企业对缓解疫情冲击有诉求、对经营者人身财产合法权益保障有期望、对平等进入市场有期盼、对获得融资支持有渴望、对与政府长效沟通和良性互动有需求、对其形象和贡献被社会认可有愿望,《实施意见》对这些诉求都进行了回应。

日前,北京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活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强调合法权益保护、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应对疫情解忧纾困等要点,提出鼓励、支持、引导首都民营经济发展的20条措施,为北京民营经济发展加油鼓劲。

5月11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艳林对这一政策进行了解读。他表示,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民营经济表现出顽强的韧劲、勇敢的担当和不屈的精神。“《实施意见》旨在进一步优化首都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更好地支持民营企业在深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渡难关、增活力,尽可能地化危为机。”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仍面临准入难、融资难、维权难等共性问题,表现出综合竞争力不足、抗风险能力脆弱等令人关注的问题。疫情期间,北京陆续出台了“16条”、“10条”等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助力复工复产的政策措施。

为做好相关措施的固化深化,体现延续性,减轻疫情影响,《实施意见》提出建立完善疫情应对机制帮助企业化危为机的政策体系,加强疫情期间援企政策的效果跟踪研判,条件成熟的及时纳入常态化管理。

当前,民营企业对缓解疫情冲击有诉求、对经营者人身财产合法权益保障有期望、对平等进入市场有期盼、对获得融资支持有渴望、对与政府长效沟通和良性互动有需求、对其形象和贡献被社会认可有愿望,《实施意见》对这些诉求都进行了回应。

在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方面,《实施意见》提出进一步放开民间投资领域,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公共服务等领域投资运营,建立向民营企业推介项目长效机制;清理违规设立的准入许可和隐性门槛,不得额外对民营企业准入准入附加条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合法权益保护方面,提出加强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财产的保护,严格遵循罪刑法定、法不溯及既往、从旧兼从轻等法治原则处理民营企业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建立政府失信责任追溯和承担机制,对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款项的行为要依法严肃问责。

在降低企业成本方面,完善续贷受理中心功能,探索建立面向小微企业的贷款服务中心,解决民营企业贷款难、续贷难、成本高等问题;鼓励开展无形资产抵押业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全面落实国家各项惠及民营企业的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此外,还加大对民营企业在纾困、融资、用工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引导民用企业用好用足援企稳岗政策、阶段性房租、社保费减免等政策,帮助企业实现疫情当前少减速、疫情过后加速跑。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