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都市報訊 吳凡雲、黃前琴、全媒體記者楊莉報道:近日,陝西58歲男子將79歲癱瘓老母親活埋廢棄墓坑一事引發極大關注。久病牀前真的無孝子?在南昌市新建區松湖鎮潢坊村,有這麼一位鄉村代課教師,悉心服侍長年臥牀的88歲老母親,32年如一日,在當地傳爲佳話。

●孝親不怕累

他叫吳凡愛,1965年8月出生於新建區松湖鎮潢坊村。1986年7月,從新建縣一中高中畢業後,吳凡愛在松湖鎮潢坊小學教語文和數學。

1988年,吳凡愛母親患白內障動手術後,得了風溼性關節炎,長年臥牀不起。1989年8月,父親離世。他兄弟姐妹5人,長兄因肝癌早逝,姐妹外嫁,三弟做泥水工,長期在外打拼,生活過得並不富裕,因此,母親的喫喝拉撒全靠吳凡愛精心服侍。其母每年醫藥費開銷在5000元至1萬元,32年來20多萬元開支,全由他一人負擔。

爲了照顧好母親,無論教學工作和農活多忙,他每天都要餵飯。肉餅湯、豆腐、雞蛋……他一勺一勺餵給母親喫,生怕她餓着。爲母親擦身、洗澡、端屎端尿也是他的日常。有時母親便祕,他就用手幫母親摳出大便,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

爲了讓母親夏天不熱冬天不冷,他買來空調,24小時開着;爲了讓母親的病痛有所緩解,村衛生室、鄉鎮醫院、豐城周邊醫院,他都曾揹着母親去求醫,經常汗流浹背,上氣不接下氣;他還經常帶着年邁的母親到新建區人民醫院、江西省中醫院求醫問藥……

即使在外學習,他也要交代妻子按時做飯,餵飯給母親喫。他從不敢在外住宿,也沒有帶過家人去外地旅遊。俗話說,久病牀前無孝子,“吳凡愛做到了久病牀前有孝子。”鄰居吳世波如是說。

●教書不懈怠

打鐵必須自身硬,身爲人民教師,吳凡愛深知自己必須與時俱進,充實文化知識。他學電腦打字,可拼音、普通話都要過關,經過不懈地努力,他都達標了。爲了不拖教學後腿,家務事再重,不論多忙多晚,他都要寫好教案,晚上只睡一個多小時成常態。他先後取得小學教師專業合格證書、小學數學學科新課程培訓班資格證書等,6次被松湖鎮教育管理委員會和松湖鎮教育辦公室評爲“先進工作者”,2011年在南昌市小學數學能力競賽活動中,輔導五年級學生獲得一等獎,被授予“優秀輔導員”稱號。他還取得了南昌師範中師文憑及新建區小學教師資格證書,他教過的學生中,考上大學的有十餘人,五六人從軍報效祖國。

●種田也不賴

吳凡愛從小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對土地有着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愫。

吳凡愛和妻子育有一兒兩女,一家人的開支全靠他的微薄工資和種田收入。因爲有文化,除自家的田地外,他還租了80餘畝田耕種,早出晚歸,風雨無阻。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靠着自己勤勞的雙手,吳凡愛的農田畝產達500至600公斤,一年可收5萬餘公斤糧食,淨收入8萬元至10餘萬元。

母親沒患病前,吳凡愛是個帥氣小夥。幾十年不分晝夜地操勞,他的體重由60多公斤降至不到55公斤。爲了母親的健康,他付出了許多,獲得衆鄉親交口稱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