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701-762年),唐李隆基时期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他一生共流传下来计歌九百多首,李白书法也是精美至极。这幅《上阳台帖》便是李白留存至今的唯一真迹,国家一级文物中的“国宝”,被称为“一级甲”。绝对的珍贵。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上阳台帖》是李白于天宝三年(744年)创作的纸本墨迹草书书法作品,开元十二年,也就是公元724,

李白游历三峡一带,到江陵时遇到道士司马承祯,二人聊得很投机,后来唐玄宗派司马承祯在王屋山建立道观,

十年后李白和杜甫、高适同游王屋山阳台观,并来探访旧友司马承祯,等到了之后才得知司马承祯已经去世,李白因此有感而书此帖。

《上阳台帖》全书为四言诗,共计25字,译文: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这几句诗概括了王屋山高耸峻拔之势和源远流长之水,亦通过赞颂司马承祯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对其的仰慕之情。全卷苍劲雄浑而又气势飘逸,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法度不拘一格,一如李白豪放、俊逸的诗风。全贴结体亦参差跌宕,顾盼有情,奇趣无穷。

弘扬中华文化经典,传播中华书画艺术.......

向历代 艺术家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