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51年,洪秀全在歷經多年的蟄伏之後,終於決定起義,掀起了我國曆史山最爲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它的成果是斐然的,前期勢如破竹,一路北伐打進了南京,改名爲天京,定爲國都。而且給風雨飄搖的清政府造成了沉重的打擊,至全盛時期,甚至打下了清王朝的半壁江山。而在這些諸王中,最爲光彩奪目的就是太平天國的翼王石達開了。

他年少有爲,聲名在外,15歲的時候,就被洪秀全訪請出山,毀家紓難,以一腔孤勇加入了反清的陣營。加入太平天國的幾年來,東奔西走,獲取了累累戰功,讓人敬佩。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在發生天京事變的時候,他不得已離開了天京,我們知道發生的原因,知道他的做法無可厚非,只是爲了自保。但是,這確實減少天國的兵力。有人是這樣認爲的,他帶走了天國最爲精銳強悍的部隊,而這則直接導致了後期天京的陷落,這次起義的失敗,然而真實情況是這樣的嗎?他一個人可以力挽狂瀾嗎?

我們從表面上看起來,天京在被圍困的時候,石達開就在安慶駐兵,卻一直按兵不動,也沒有想要發兵救援,不僅如此,在石達開想要出走天京的時候,洪秀全還多次勸他回城,不過他心灰意冷。然而,實際上,在天京事變發生以後,洪秀全就已經對石達開提高了警備之心,這個時候石達開一旦回去,按照洪秀全的個性,留給石達開的只能是一條思路,他們之間的矛盾早就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除此之外,他還派自己的親屬去監視石達開,任用人才唯親不唯賢。石達開爲了緩和雙方的矛盾,才迫不得已出走天京,然而,這讓洪秀全更加懷疑。

而且,洪秀全怕石達開投降清朝,還曾暗地裏派人暗殺他,這種暗殺行爲讓石達開等人徹底寒心。石達開於是再無退路,只能被迫轉戰各地,與清軍打游擊戰,最終陷入了前有清兵,而後無支援的危險境地。

最終在四川大渡河畔被圍困,他也被凌遲處死,所率的全軍將士也死亡殆盡。

實際上,在很多人看來,太平天國的覆滅,最關鍵的原因在於洪秀全,他並不是一個稱職的領導人,當他佔領天京之後,階級侷限性馬上顯露無疑。而且,他還荒淫無度,嬪妃無數,至死沒有出過天京。

所以,天國的崩潰不在於石達開,而在於洪秀全。以他的性格,遲早會把天國帶垮,把責任推到石達開身上,則未免有失公允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