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個預測:《歐洲攻略》很可能賠得很慘!

據說該片投資高達3億元,這意味着至少得8億元票房才能收支平衡。但就目前的口碑(豆瓣評分3.9分)和票房走勢,《歐洲攻略》是否能夠達到5億元票房都是個問題。

乍一看,《歐洲攻略》是挺有賣相的。香港導演馬楚成雖然能力一般般,但還是有些號召力的。《歐洲攻略》的系列前作《東京攻略》《韓城攻略》也有一些粉絲。2000年上映的《東京攻略》曾獲第37屆臺灣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提名,以及第20屆香港金像獎的多項提名;2005年的《韓城攻略》,在內地一舉拿下了4000多萬票房,創造了當時的記錄。

並且《歐洲攻略》的演員陣容很強大,既有頂尖實力派演員梁朝偉坐鎮,還有流量明星吳亦凡、唐嫣“撐腰”(單憑他們倆人就可以帶動多少話題量),而長着一張高級臉的超模杜鵑也讓陣容“錦上添花”。因此,電影上映之前,筆者就在不少電影公衆號裏看到滿天飛的通稿,吹的無外乎是馬楚成、演員陣容等等。

《歐洲攻略》是一部科幻動作片。電影圍繞着一個叫“上帝之手”的程序展開,該程序其實就是一套強大的監控系統,可以監控到任何人的行蹤,並進行實時打擊。發明者的本意是用它來打擊恐怖組織,孰料被美國CIA利用變成剷除異己的工具。梁朝偉飾演的特工林在風受囑託毀滅“上帝之手”這一程序,他精心策劃了一場“騙局”,讓CIA上套,最終將“上帝之手”毀滅。

《歐洲攻略》的架構非常宏大,什麼美國CIA、意大利黑手黨,一會兒上海一會兒意大利唐人街一會兒米蘭火車站,還有什麼毀滅地球,它都囊括其中。從這個角度看,《歐洲攻略》跟好萊塢那些超級英雄大片蠻像的,都是有人要毀滅地球、毀滅世界,但超級英雄出現了,他們組成了“復仇者聯盟”,對邪惡者展開復仇。

電影中,梁朝偉、唐嫣、吳亦凡、杜鵑等人飾演的角色的聯盟,借鑑的其實就是“復仇者聯盟”的設定。他們看着就只是普通人,卻又擁有超級英雄般的能力,刀槍不入、以一當百,各種槍戰各種打鬥,他們總是毫髮無損、安然無恙。即便是《復仇者聯盟》裏的英雄也會受傷、流血甚至會死,但《歐洲攻略》裏的主角們即便打鬥完,還能保持髮型不亂,衣服如新。

從這些小細節,就可以窺見《歐洲攻略》最大的問題:扯!太扯了!簡直是各種胡編亂造。《歐洲攻略》中美國CIA可背了黑鍋,堂堂的世界最頂級的情報組織,搞得像智障一般,被各種小把戲戲耍。梁朝偉等人主角光環實在太大了,比超級英雄還超級英雄,人物一點可信度都沒有……總之,整個劇情就是幼稚和想當然,觀衆一眼就覺得假。只有主創者還在那邊入戲很深,演員演得越認真,就越是反襯出劇情的滑稽。

應該承認,《歐洲攻略》的野心挺大的。“復仇者聯盟”、邪惡力量、毀滅地球這樣的設定,即便是好萊塢大片商都不敢輕易涉獵,畢竟真金白銀的錢在砸,但架構太大,非常容易出紕漏,一旦邏輯不清、說服力不足、場面不夠宏大,就難以讓觀衆滿意。馬楚成敢於駕馭這樣的題材,勇氣可嘉,投資方敢於投這樣的題材,估計是挺想做慈善的,旁人攔都攔不住。

《歐洲攻略》也算是給後繼者一個提醒:沒有那個才華,真的得學會收收自己的野心,步子太大,底褲都會扯沒了。

最後日常“心疼”梁朝偉,這麼沒有說服力的劇情還要表演出層次,也是難爲他了。更爲他的“墮落”惋惜,爲什麼他最近老接一些爛片?吳亦凡的表現,也再一次證明了,第一代流量明星的時代正在過去。近段時間,鹿晗《甜蜜暴擊》成了對他自己“暴擊”,楊洋的《武動乾坤》沒有扭轉“乾坤”,吳亦凡的《歐洲攻略》終究沒能成爲“亦凡攻略”——這些都足以說明,口碑時代已然到來,觀衆正在成熟,再不是可以輕易忽悠的了。

於是,只能送《歐洲攻略》一首“涼涼”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