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奇譚】是魔宙的歷史非虛構欄目

由老金講述近代中國的真實故事,或奇趣話題

從而達到娛樂和長見識的目的。

大家好,我是金醉。

今晚「北洋奇譚」,講個民國的黑道人物。

在北洋奇譚04期,和大家聊過杜月笙——民國青幫大佬,手下三十萬徒子徒孫,黑白兩道都喫得開。

雖然杜月笙殺人、販毒的壞事做盡,但會做人,不但能兩手洗乾淨,還能做個體面的上等人。

但別看杜先生這麼厲害,也有剋星。

今晚就跟大家聊聊這個剋星:民國上海灘的另一位扛把子,王亞樵。

這名字可能有人不熟,一說他的頭銜肯定都有印象——斧頭幫幫主。

《功夫》裏,這個一出場就掄着一把小斧子,上上下下、左左右右跳舞的斧頭幫,非常經典,想讓人忘記都難。

星爺的《功夫》裏,斧頭幫幫主很洋氣,一身西裝還戴個小領結,大背頭梳得油亮亮的,講究。

和人物原型王亞樵一比,像的大概只有那兩撇小鬍子。

斧頭幫幫主其實長這樣。

照片中是中年王亞樵,其貌不揚,戴一副圓框眼睛,有點書生氣。

但杜月笙見了他要繞道走。

不光杜月笙,蔣介石、戴笠、宋子文等一票黨國要員,聽了他的名字要頭痛牙酸。

當時有傳言這樣說:世人都怕魔鬼,魔鬼怕王亞樵。

因爲他頭頂“民國第一殺手”的稱號。喜歡搞暗殺,一言不合就掏出炸彈、手槍玩命。

更可怕的是他還不貪錢,輕易收買不了——說話算話,說弄你就弄你。

《人在江湖》吳鎮宇截圖,出來混要講信用,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

我曾抱着瞻仰牛逼殺手的心情,翻閱過王亞樵一些事蹟。結果發現,需要給他換個標籤。

作爲一個混社會的,他有點憨厚?耿直?軸?一根筋?缺心眼?——或者簡單粗暴點講:他是個「二愣子」。

沒混黑道前,王亞樵幹過革命,是孫中山的死忠粉。

王亞樵十九歲那年,參加清朝最後一次科舉考試,沒考上,回家當了教書先生。之後即便混了黑道,但腦子還是一直想着要“報國”。

二十二歲(1908年)時,他在老家安徽合肥參加了同盟會。同盟會是當時粉絲最多的造反組織,製造過多起暗殺新聞。

那時候起,王亞樵就表現出了又直又硬的做事風格。這一點,很符合當時流行的革命觀念:暗殺救亡。

王亞樵入會前三年,知名革命黨人吳樾曾發表名爲《暗殺時代》的文章,文中寫到:

排滿之道有二:一曰暗殺,一曰革命。暗殺爲因,革命爲果。暗殺雖個人而可爲,革命非羣力即不效。今日之時代,非革命之時代,實暗殺之時代也。

同盟會成立之初,由日本黑龍會牽線在東京成立,收編了當時幾大革命團體。辛亥革命前,同盟會和其他革命組織,都崇尚暗殺,算是“暗殺時代”。

幹翻清政府之後,革命分裂,南方革命黨被排擠。一直鬧到民國五年(1916年)六月,袁世凱病死,孫中山也沒成功。

當時,北洋政府的實權落入了段祺瑞手中。孫中山開議會、組內閣的文明參政方式,遭到打壓。

王亞樵要爲偶像出氣,提出幹翻北洋政府的方案:炸。

他一邊讓手下人在上海呂班路(今重慶南路)的文康裏製作炸彈,一邊向孫中山上書,建議轟炸北洋政府,奪取政權。

民國上海租界的呂班路Avenue Dubail。

上一次書,孫中山沒回復,就立馬再上一次。赤紅熱血,不達目的不罷休。

但是,造炸彈的過程不順利,發生了意外事故,一個助手的面部被炸傷。

另一邊,孫中山也批覆不同意,說:鋤殺非革命手段,只有喚起民衆,發展國民武裝,才能徹底推翻北洋政府。

這句話分三層意思:

1.   暗殺不是正當革命手段;

2.   必須從思想上喚起羣衆;

3.   再發展羣衆搞武裝鬥爭。

王亞樵真聽進去並記在心裏的,只有第三點:武裝鬥爭。

接下來,他繼續在皖、滬、蘇一帶參加各種武裝組織。可惜時運不濟,不是遭通緝,就是被驅逐,幹啥啥不成。

民國九年(1921年),連續武裝創業失敗的王亞樵跑回上海,幹起了碼頭苦工。他想去安徽會館借住,不想會館管理人是前清李鴻章的後人,把他趕了出來。

他跑回碼頭,找了一羣賣苦力的安徽老鄉,每人揣一把斧子,強行接管了安徽會館和安徽旅滬同鄉會。

日後名揚天下的“斧頭幫”就此誕生。仗着這個人手兩把標配小斧頭的私人武裝,王亞樵很快在上海灘立足,殺出一片地盤。

1930年代上海小貨船上的碼頭工人。

當時的上海灘龍盤虎踞,稍不留神就會得罪某一派勢力。

王亞樵那股虎勁兒卻不減分毫,黨國高官、黑幫大佬全不放在眼裏,不對路子就直接動手——而且六親不認。

王亞樵在上海有個老鄉,叫楊虎。此人也是早期同盟會成員,曾當過孫中山的祕書,後來跟了蔣介石。

民國16年(1927年),倆人有回商量事兒,意見不合,吵起來了。王亞樵火氣極大,踩着凳子,伸手就是幾耳光——他個子比楊虎矮,夠不着。

當時的楊虎,是淞滬警備司令,手裏有幾萬軍警,是個殺人狂。“四一二”時,他負責“清黨”工作,見天抓人殺人,爲蔣介石立下汗馬功勞。

當時有“殺人如麻、人恐如虎”的說法。

王亞樵照樣說動手就動手,楊虎也不動怒。

另一個被王亞樵揍過的人,是當時的安徽省建設廳廳長,也是他的安徽老鄉。

王亞樵認爲,這廳長人品低劣,就看不起他,甚至都不願意跟他碰面。

他跟廳長說:永遠跟我保持至少一里路的距離,要是碰到肯定揍你。

結果在上海寶昌路的寶康裏,兩人還真撞上了。廳長來不及躲,硬着頭皮笑臉相迎。

王亞樵見,破口大罵,掄起手杖就揍——言出必行,不但打了他,後來直接派人把他暗殺了。

這個廳長叫張秋白,圖爲1928年5月17日天津《益世報》上報道他被刺的新聞,裏面提到“兇手多皖人”,指的就是斧頭幫的門徒。

因爲堅持自己的價值觀,王亞樵喜歡路見不平一聲吼。有些事跟他本人或斧頭幫根本沒啥關係,他也要管。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入侵東三省,張學良撤軍入關,把東北拱手送給日本人。

兩年後,張學良引咎去職,攜帶親眷到上海休養。當時,他已經毒癮很大,休養也是請美國醫生幫戒毒。

嗎啡是二戰中廣泛使用的鎮痛劑,上癮性極強。扎嗎啡針的吸毒方法在民國時期極爲盛行。起初,張學良只是吸鴉片,由於諸事不順,毒癮越來越重,終於開始扎嗎啡,胳膊上全是針眼。圖爲西雷特嗎啡皮下注射器,盒子上有morphine字樣。

沒幾天,王亞樵給他送了份見面禮:一顆拆除了引信的炸彈。

少帥嚇壞了,託杜月笙說情,想送點活動經費給斧頭幫,花錢消災。

王幫主不爲所動,向少帥提了三個苛刻的條件:

1.   馬上回到北方,重整兵馬,和日本人決一死戰。

2.   如不能戰,請返東北,自殺以謝國人。

3.   既不能戰,又不能死,惟有將全部財產交出、購買軍火接濟關外的義勇軍。

否則,下一顆炸彈就不會沒有引信了。

以上不論哪一條,都是在要張學良的命,沒留一點通融迴轉的餘地,就是叫他辦不了。

杜月笙再次託人帶信給王亞樵——

現張學良爲杜某人的座上賓,杜某自有應盡全力保護的責任,若張學良在上海灘遇到不測,杜某一定盡起青紅兩幫弟子掃盡斧頭幫,杜某言出必行。

王亞樵卻接着放話,要張學良限期離開上海,否則就送出第二顆炸彈。

一個月後,張學良飛去了美國,還戒掉了扎嗎啡針的吸毒惡習。

電視劇《少帥》劇照,文章飾演的張學良。“杜先生給了他十萬塊錢”,指的就是杜月笙拿錢勸王亞樵停止恐嚇張學良。

杜月笙不願和王亞樵硬碰硬,是有原因的。

民國十九年(1930),中國輪船招商局鬧內訌,董事長請王亞樵幫忙殺個人,事情辦妥,可以把“江安輪”給斧頭幫。

中國輪船招商局由李鴻章創辦於清朝同治十一年(1872年——,是中國最早的航運企業。民國十九年(1930)那會兒,董事長是李鴻章的孫子李國傑,斧頭幫暗殺的總辦叫趙鐵橋。圖爲“江新”輪。

“江安輪”當時在青幫大佬張嘯林手裏。

王亞樵一看這情況,不動真格不行了。

先來點警告,毒死了張公館的兩條警犬,再把張公館的後院圍牆炸了兩個大洞。

最後放出大殺招,派出得力干將,“斧頭幫”四大金剛之一的鄭抱真,帶三四百人直接衝上停在碼頭的“江安輪”,見人就打。

從左至右,是斧頭幫的四大金剛,鄭抱真、餘立奎、餘亞農、華克之。四個人戰鬥力非常強,在幫內分工有所不同:鄭抱真負責聯繫、行動及武器保管;餘立奎負責軍事;餘亞農負責政治;華克之負責鋤奸。

青幫壓根沒準備,想現去叫弟兄,發現下船的梯子已經被封了。

斧頭幫仗着人多勢衆,客客氣氣地把青幫“請”下了船。

事成後,王亞樵放話,說自己是鐵了心乾的這一票,船不弄到手就炸掉,寧可自己撈不着,也要讓青幫喫癟。

其實要論人數,斧頭幫遠遠比不上青幫。初期行動隊不過百餘人,到1932年被改編爲“淞滬抗日義勇軍”時,也才一千多人。

但這倆幫派性質完全不同。杜月笙搞黑社會是想做長遠,王亞樵是隨時準備火併。

用王亞樵自己的話來說,青幫的人有產有業,日子過得舒坦,哪敢像斧頭幫的兄弟們一樣幹架不要命?

這道理一點沒錯。

青幫核心管理層,都是有產有業的“上等人”。圖爲杜月笙招待北平上流社會時的合影(部分)。

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橫的,橫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越是位高權重的人,越忌憚亡命之徒。

斧頭幫的成員,都是窮光棍。

這幫人多是上海碼頭勞工出身,每天都要搬運從長江上游放排到黃浦江岸的原木,每天干活都用斧頭。

火器太貴,買不起,打架用斧頭還更趁手。

再一個,幫會之間幹仗用火器,會被看做手段下流,不夠光棍勁兒——所謂光棍勁兒,就是殺敵一千不怕自損八百。

和“上海三大亨”比,王亞樵沒經濟頭腦。不擅長理財,當了十幾年黑幫老大,也沒發家致富,手裏頭經常沒錢。

偏偏斧頭幫的兄弟們還很有正義感,不屑於摟黑錢。不像青幫似的,開賭場、辦妓院、製毒販毒,啥來錢幹啥。

搞得這幫人生活時常陷入窘境,那叫一個艱辛:一天啃兩塊大餅,三五人合穿一件衣服,夜裏睡覺沒棉被,拿報紙蓋着禦寒。

電影《功夫》劇照。斧頭幫的 LOGO 。

王亞樵帶頭髮揚艱苦樸素的作風,一年四季只有一套黑西裝,夏天熱也捂着,沒體面衣裳換。

他總給兄弟們洗腦:“我們可以一天不喫飯,一冬無棉衣,對革命工作是不能灰心的”。

王亞樵後半生信奉無政府主義,反對一切統治和權威。

他說的革命工作,就是暗殺,殺盡那些破壞民主共和、大搞獨裁專制、消極對抗日本的民族敗類。

無政府主義,其政治訴求是消除政府以及社會上或經濟上的任何獨裁統治關係。圖爲孫中山民國初年對無政府主義的批判。

民國三十多年裏,無數革命志士改變立場、站隊換位,王亞樵卻從來都牢記初心:殺。

1920-1930年代,王亞樵主要策劃的暗殺事件。

除了上圖裏的暗殺事件,在生命的最後9年,王亞樵都在琢磨:怎麼弄死蔣介石。

“四一二”六天後,蔣介石在南京舉行國府“奠都典禮”,王亞樵受邀代表勞工在典禮上發表祝辭。

面對南京各界有頭有臉的人物和20萬市民,王亞樵上臺張口就罵,痛斥蔣介石屠殺合作伙伴共產黨和工人,背離孫總理的三大政策。

他高聲疾呼:“打倒軍閥!”“保障人權,人權第一!”“反對屠殺!”

從此,王亞樵跟國家最高元首正式結了樑子,兩個只能活一個。

四一二政變後發表講話的蔣介石。

民國二十年(1931年)六月,蔣介石去廬山避暑。

爲了防刺客,山上安保極其森嚴,連小孩身上和婦女的內衣裏面都要檢查。

六月十四日,蔣介石坐着滑竿到太乙峯遊玩。山路狹窄,貼身的衛隊人不多,只六七個。

爲以防萬一,山林暗處還藏着一支衛隊巡邏。

走山路,不方便坐轎。滑竿就是簡易版的轎子,輕便,人坐在上面,還能賞景。圖爲民國泰山上的滑竿與轎伕。

巡邏路上,蔣介石的貼身侍衛長俞濟時發現了異常:一片草叢裏放着幾隻金華火腿——俞濟時跟老蔣是浙江同鄉,熟悉這東西。

這些火腿中間被挖了洞,裏頭可能藏過什麼東西。伸手一摸,洞裏沾滿了槍油。

有刺客。

這一招,是王亞樵的二老婆想出來的,買九隻金華火腿,挖空後藏槍彈零部件,用針縫好封回原狀後,在火腿外面塗上一層厚厚的鹽巴。

王亞橋二老婆親自假扮成上廬山送禮的貴婦,把火腿帶上了山,順利通過關卡,毫無破綻。

強勢出鏡的金華火腿。

可惜,成也火腿敗也火腿。

當時,廬山新旅社住着王亞樵的殺手,他們取出槍彈零件後,把火腿隨意丟在了草叢裏。之後,四散在山間。

當天蔣介石出行的路上,只埋伏着一位殺手。

他眼看蔣介石越來越近,跳到路邊舉槍就打。

殺手不知道衛隊已經加強了戒備,一擊不中來不及再瞄準,當即被衛隊射殺。

蔣介石逃過一劫,嚇得從滑竿上跌落,面無血色。

那一年的王亞樵,已經身兼二職,不但是斧頭幫幫主,還是“鐵血鋤奸團”的團長。

蔣介石很明白,要想不被王亞樵暗殺,就得先把王亞樵給暗殺了。

蔣介石責令軍統的特工頭子戴笠——王亞樵的拜把子兄弟,讓他幹掉王亞樵和斧頭幫骨幹。

蔣介石和戴笠。

軍統特工遍佈,滿世界追查王亞樵行蹤,但卻被他屢屢逃脫。

據說,僅在上海,王亞樵就有三十幾處祕密窩點,行蹤捉摸不定,幾乎成了上海灘傳說。

《申報》曾報道他能飛檐走壁,也有人說他是神槍手,還有人說他手杖裏都暗含機關。

2002年的連續劇《第一殺手王亞樵》裏,把王亞樵拍成了神槍手。

軍統緊追着王亞樵不放。他在上海待不下去,逃到香港,又被步步緊逼,損失了一批部下,帶着小部分親友突圍,逃到廣西梧州隱居。

戴笠的人四處捕殺斧頭幫,從上海追到了香港,抓到斧頭幫四大金剛之一餘立奎,和他的小妾。

餘立奎是硬漢,小妾卻經不起十萬大洋的利誘,給特工帶路去了梧州,聯繫王亞樵。

王亞樵沒起疑心,晚上獨身一人赴約——另有說法講得細,說王亞樵是醉酒後找兄弟的老婆約炮。

無論如何,他都不知其中有詐。

一進屋,發現漆黑一片,伸手要去開燈。十幾個軍統特務一擁而上,先灑石灰迷眼,再刀槍齊上。

王亞樵奮力搏鬥,最終身中五槍,被刺三刀,死在了這場精心組織的暗殺中。特工剝掉他的臉皮,回去向戴笠邀功。

就在死前不久,王亞樵剛剛寫過兩封信,派心腹送去了延安,一封給毛澤東,一封給周恩來。

第二天,梧州當地報紙登出《一代暗殺王遭人暗殺》的新聞。

之後不久,斧頭幫四大金剛率餘部投奔延安。

1991年,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連環畫《血灑梧州》,講了王亞樵遭暗殺的故事。

同爲上海灘黑道扛把子,杜月笙擅長“正確地做事”,從小赤佬一流扶搖直上,混成顯要聞達。

王亞樵則一輩子在做自認爲“正確的事”,毫不動搖,好比對着風車奮力衝殺的堂吉訶德。

建國後,曾跟着王亞樵搞暗殺的小弟華克之做到了內務部副部長。

他說:王亞樵有平等思想,同情勞動人民,否認一切權威。爲了救人一難,不惜傾家蕩產,萬金一擲;聽人家幾句恭維,也可拔刀相助,不計後果。他是一個精神曠達,亂七八糟的好漢.....

亂七八糟,這詞用得準確。

《功夫》裏的斧頭幫大佬,他們的口號是:一隻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

參考文獻:

1. 政壇殺手:王亞樵與戴笠的恩怨爭鬥,鍾連誠,廣州出版社,1997

2. 民國第一殺手:“斧頭幫”幫主王亞樵傳,西爾梟,文化藝術出版社,2009

3. 試析舊上海的斧頭幫,王寧

4. 智奪江安輪——王亞樵擺平“上海大亨”張嘯林之戰,餘成龍

5. 華克之評述王亞樵,單傑華

6. “暗殺大王”王亞樵被暗殺始末,王增勤

7. 王亞樵案——民國刺殺案系列之九,巍子

8. “兩蔣”祕聞(一):1931廬山刺蔣案,魏晨品讀民國

9. 我爺爺和“斧頭幫”的那些事,鐵血社區

掃碼打賞老金

世界從未如此神祕

▬▬▬▬▬ ● ▬▬▬▬▬

We Promise

This is Original

本文     文中未註明來源的圖片視頻均來自網絡,僅用作說明,與內容無關。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歡迎轉發給你的朋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