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田曉霞的孫少平,與失去丈夫的惠英,最終是會走到一起組建家庭的。這個結果可能是很多讀者最不願接受的,只是褪去浮華,塵埃落定,一切都歸於平凡。

最初看《平凡的世界》,被孫少平與田曉霞的愛情感動得不得了,這種彼此支持,最爲純粹的感情確實是年輕人內心最期待的感情。後來看了一遍又一遍,也終於明白孫少平與田曉霞註定是不可能在一起的,這不是路遙決定的,而是由他們所處的社會階層來決定的。

戀愛是美好的,可以不顧一切,充滿激情,可是婚姻卻總要面臨各種矛盾,雙方的地位的差距註定會讓這些矛盾不斷放大,即便走到一起最終結果也不樂觀。

當然,孫少安拒絕潤葉的根源也是在於此,孫少安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他知道自己所處的環境不可能給田潤葉更好的未來,畢竟孫少安需要的妻子是一個能夠與之共同面對生活重擔的農村女子,而賀秀蓮恰恰就是任勞任怨喫苦耐勞的農村女子,相比知識分子並且在城裏有穩定工作的田潤葉,賀秀蓮更適合在農村奮鬥的孫少安。

孫少安與田潤葉所面臨的問題,其實也是孫少平與田曉霞所面臨的問題,實際上孫少平也嘆息他們二人的愛情悲劇,在他與田曉霞在一起的時候,孫少平內心也有忐忑,只是他不願再像哥哥那般像命運妥協,於是他勇敢與大學生田曉霞戀愛。

孫少平身上有着年輕人該有的鬥志,而孫少安內心更多的是順應命運然後尋找機會,兩種生存方式雖有不同,但是都是由所處的時代和成長的環境所決定。


田曉霞可以說是孫少平的精神導師,特別是她向孫少平推薦了很多文學作品,這些作品也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孫少平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而孫少平與田曉霞也因爲這些作品,心靈有很多的契合點,擁有很多共同語言,這就是二人愛情的基礎。

只是二人的所處的地位相差太過懸殊,孫少平只是一個普通煤礦工人,而田曉霞卻是省報記者,這種地位的差距是二人難以逾越的鴻溝。只是路遙不想將二人因爲地位的原因而分開,於是就設置田曉霞因爲救人而意外離世的橋段,這也是爲了轉移現實中的矛盾。

而田曉霞的離世使得孫少平內心遭遇極大的打擊,他的愛情徹底毀滅,他不僅失去了自己的愛人,更失去了唯一的精神導師,那個最理解自己,又最支持自己的戀人。這種痛苦是難以言喻的,可是孫少平卻必須承受這種痛苦,因爲生活必須向前,於是他就將一切精力都用於挖煤這項最艱苦的事業上,也只有異常的疲勞才能讓他忘掉煩惱,才能讓他每天沉沉睡去。

孫少平最開始選擇去大亞灣挖煤是爲了歷練自己的承受能力,讓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強大,而當田曉霞離世以後,沉重的工作卻成爲他最好的解脫。

而在大亞灣這段時間,他與惠英以及惠英的兒子相處的相對融洽,其實惠英也能感受到孫少平內心的痛苦,但是孫少平沒有對其訴說太多,於是惠英對其關心的無微不至,這也讓孫少平內心感受到一絲絲溫存。


在孫少平因爲礦難救人負傷以後,在醫院他遇到了好兄弟金波的妹妹金秀,而金秀剛好是醫院的護士,她見到少平卻對其表露了愛意,而此時的孫少平也沒想到自己一直當作親妹妹的金秀竟然對其產生了感情,但是孫少平也不可能接受這份感情,於是選擇了拒絕。

在他躺在醫院的時候,他腦海裏卻浮現出惠英以及明明的身影,書就此結束,但是這也很明顯透露出孫少平最終的結局肯定是與惠英組建家庭。

一方面,現實的殘酷讓他不能夠活在理想之中,畢竟理想是不現實的,特別是田曉霞的離世徹底讓他的夢破碎,讓他迴歸到現實之中。而身在現實之中的孫少平也開始理解哥哥孫少安當初的的選擇。好妻子一定是能夠與自己相濡以沫共經患難之人,而整個大亞灣也唯有惠英最合適。

另一方面,師父的離世也讓他必須承擔起照顧惠英的任務。孫少平對師父一家是充滿感激的,從剛開始借醋認識師父一家開始,他就註定與這一家分離不開。後來師父因爲礦難而死,惠英就孤身一人帶着兒子明明,而孫少平對惠英的同情與感激也讓他經常來到她家裏,幫助她分擔生活的重任。

最後,受傷後的孫少平被毀容,他自己也知道唯有惠英才能一直在大亞灣陪伴着自己。孫少平是一個敏感的人,當他受傷後他內心也更痛苦,這種情形下他更不願去耽誤其他人,只想默默做好自己的事情,平靜走完餘生,因爲他明白,他註定是茫茫人海中的一個平凡人。


堅持原創,我是忠肝義膽嶽老三,歡迎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