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枪使用的5.6毫米子弹,作为一种民间实用型号,它的结构为半被甲软尖弹,虽然结构小巧,但是击中目标后弹头碎裂,造成开花弹一样的杀伤效果,《海牙公约》禁止在战场上使用这种子弹射击人员。M6使用上下排列枪管,枪管长度都为355毫米,枪管可向下弯折露出枪膛,不同的是上面枪管装填5.6×35毫米的小口径高速度子弹,下方枪管填装.410M35型霰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军开始总结战争中的经验,发现空军飞行员缺乏可靠的生存轻武器,于是展开了相关的设计,率先推出的是M4型生存步枪,不久后又拿出了M6型生存步枪。

M6的设计思路源自于一种可抵肩射击的折叠式小型枪械,在它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改动。

因为落地的飞行员有可能遭遇熊、狼等大型肉食动物,自卫火力当然要猛;不过在猎食方面,往往遭遇的都是一些小型目标,使用大威力子弹只会把食物轰成碎片。有鉴于此,设计师把M6设计成可使用两种口径子弹的型号。

M6使用上下排列枪管,枪管长度都为355毫米,枪管可向下弯折露出枪膛,不同的是上面枪管装填5.6×35毫米的小口径高速度子弹,下方枪管填装.410M35型霰弹。实际使用中,5.6毫米子弹可以打山羊等目标,而霰弹则可以对大型目标做到一击毙命。这两款子弹加上并不长的枪管,实际使用距离不会太远,因此反人员作战性能并不是太强,重点强调野外求生。

枪支的外露击锤尺寸较大,扳机也为大尺寸的条形按压形式,这是为了方便使用者在带着手套的时候操作,或者在手受伤的时候操作。

枪管可以向下折叠180°,和金属框架式的枪托紧贴着,全枪长度从718毫米降低到380毫米,并配有专门的携行袋,空枪重量2.06千克。

框架式的枪托里有子弹存放槽,每支枪自带9发5.6毫米子弹和4发霰弹,能够满足基本的射击需求。子弹槽有一个可打开的盖子保护,射手根据需要装填不同的子弹。

M6的全钢结构,让该枪经得住碰撞,运行简单可靠,后期还发展出安装导轨的型号,可以在顶部安装附件,辅助射手操作。但是该枪还有一些法律上的问题。

该枪使用的5.6毫米子弹,作为一种民间实用型号,它的结构为半被甲软尖弹,虽然结构小巧,但是击中目标后弹头碎裂,造成开花弹一样的杀伤效果,《海牙公约》禁止在战场上使用这种子弹射击人员。但是复杂的战场上,如果有追兵,使用者难免会使用枪支自卫,这就违反了公约规定。美军只好在子弹包装盒上印着: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使用此种弹药进行针对敌方人员的攻击或防卫。此种弹药仅能在紧急的生存状况下配合生存枪用于猎取食物。

M6并没有什么实战记录,作为一种特殊用途枪支,能用到它的机会并不多,在日常训练中,士兵们往往用伞绳将枪管缠绕起来,这样比直接握着两根金属枪管更舒服。

在70年代,美军开始用新一代AR-7超轻型步枪替代M6,到80年代时基本结束了它的服役生涯。不过退役的M6并没有像其他枪型一样大量流入民间,因为它的破坏力太大,也不知道怎么定性,不知道应该划分到霰弹枪,还是小口径狩猎步枪,因此被禁止民间使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