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社会趣闻新发现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1
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之作,正在热映的电影《决胜时刻》带观众重回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在香山度过的那段关乎民族命运的不寻常岁月,艺术地再现党中央在香山运筹帷幄、共商大计,筹备新中国成立的历史。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之作,正在热映的电影《决胜时刻》带观众重回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在香山度过的那段关乎民族命运的不寻常岁月,艺术地再现党中央在香山运筹帷幄、共商大计,筹备新中国成立的历史。
电影《决胜时刻》剧照
宁海强,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国家一级导演。曾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五个一工程奖、全军电视剧“金星奖”等。2015年,执导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献礼影片《百团大战》;2016年,执导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献礼影片《勇士》;2017年,执导庆祝建军90周年的献礼影片《中国蓝盔》;2019年,与导演黄建新共同执导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影片《决胜时刻》。
记者:宁导您好,您一直都在拍摄军旅题材和重大革命题材的影视作品,像电视剧《壮志凌云》《弹道无痕》《战将》,电影《勇士》《百团大战》《中国蓝盔》等,都取得了不错的口碑,这次又执导了《决胜时刻》。对于这类题材的把握您有哪些经验或是原则?
宁海强:拍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剧,首先是对其历史真实性的把握。这类题材有其特殊性,它承载了记录、介绍我们党史的功能,所以这类题材的作品告诉大家的肯定得是一段真实的历史,只有真实才能吸引观众并且让观众信服。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不只是介绍历史,观众如果只是要学习历史知识,那去查阅权威史料就行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毕竟是艺术作品,所以我们还得把史学思维转化为艺术思维,要用艺术的手段再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样才能打动感染观众。
以《决胜时刻》为例,它把镜头对准1949年的香山,以几个重大历史时刻串联剧情,还原毛泽东在这里会见民主人士、指挥渡江战役、筹备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等历史重要节点,这一段历史本身就非常精彩,惊心动魄,有很强的可看性。开拍前,我们的编剧何冀平老师用四个月的时间研究了数百万字的史实资料,梳理出香山这段历史的脉络和丰富细节,在此基础上来精心打磨剧本。然后我们再用艺术的电影的手段不断地去和历史对位、碰撞。片子虽然讲述的是和平谈判、渡江作战、新中国成立等重大历史事件,但更多的是宏大历史中生动的细节切片,像谈判桌上精彩的辩驳、国民党方面人物的心路历程等情节;片子在聚焦宏伟历史和革命伟人的同时,植入小人物,如警卫员陈有富、小战士田二桥等。你想想,在那个战争年代,有多少无名英雄和小人物流血牺牲,片中虚构的小人物其实就是这些人的化身,如此一来,大人物与小人物有一种内在的情感上的连接,让观众也会有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并从人物情感中感受到历史的温度。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我们去北京香山的双清别墅实景拍摄时发现,双清别墅的前面突然多了栏杆,前几年是没有的,为了考证1949年双清别墅到底有没有栏杆,剧组又去查了相关的资料,的确是有栏杆的。拍摄的过程也是一次更新对历史认知的过程,当进入到真实的历史细节中时,我们对于当年那段光辉的历史就有了更多的感悟和认识。双清别墅前有一个池子,影片中毛泽东站在池子前,周恩来问他感觉如何?毛主席回答,很像是家乡韶山冲老屋前的池塘。简简单单的一次对话,体现了毛主席此刻的思乡之情,把他真实的情感展示出来了。如果没有真实的池子,就很难想象那样的画面。
记者:《决胜时刻》中两场战斗的拍摄工作主要由您负责,一场是渡江战役,一场是解放军炮击英国军舰“紫石英”号。能不能给我们讲讲您是如何理解和表现这两场战斗戏的。
宁海强:在拍摄前,博纳总裁于东和我多次交流这两场戏,就觉得要让这两场戏根据剧情的展示,达到一种极致,由此感染观众,让他们动情动容。尤其是海战和阵地的炮战,一定要打出中国军人的气概,要打得解气、打得提气,面对不听警告依然在长江上耀武扬威的英国军舰,我们给予了坚决勇敢的回击,打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
在多年拍摄战争戏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战争戏可以拍出多种多样的类型,残酷的、悲壮的、激烈的、机智的,等等,但不管什么类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代入感,让观众好像进入了这场战争,始终跟着战争中的人物走。那么要有代入感就不仅要拍出战争场面的宏大,还要更深刻地去表现战争中的人。其实战争的气氛营造并不难,只有战争中的人物刻画到位了,才最能打动观众的心,观众才能深刻地感知战争的残酷和感怀当下的美好与来之不易。在渡江战役中,曾在毛主席身边做警卫工作的田二桥,作为旗手参加了渡江战役。当他冲上江岸,把红旗插上江阴要塞的顶端时,突然被敌人子弹击中,他用尽最后的力气护住红旗,周围的战士也冒着弹雨冲上来,共同保卫红旗。片中通过他的牺牲,在领袖和普通战士之间构建起了情感的纽带。而且他的牺牲是有着积极和进步意义的,因为他本只是一个农村的穷孩子,但为了更多人的美好生活,他毅然参加战斗不幸牺牲,成为了革命战争中众多有名无名英雄中的一员,这让戏中的毛主席、李讷和戏外的观众都动容不已,从而巧妙又自然地将普通人的命运与历史大事件浑然天成地扭合在了一起。总之,以往的战争电影,在战略、战役、战斗三个层面往往都是独立的,但《决胜时刻》则是通过人物之间情感上的紧密连接,让领袖和普通人物之间有了互动和交流,这样就把战争场面提高到了人物的高度,也让这两场战役更有情感的张力。
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要想让那种生与死的抗争、英雄们的壮举充满着激情在片中迸发,是需要创作者本身充满一种对国家对民族的情怀。
记者:您反复提到了人物刻画,看过《决胜时刻》的观众不难发现,影片中的人物特色都很鲜明,而且让小人物和革命伟人在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中并肩而行。能不能具体谈谈主创人员是怎样考虑的?
宁海强:确实,《决胜时刻》在人物塑造上是有独特之处的。何冀平老师在创作剧本时,考虑到这是一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认为影片应该具有针对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全民代入感。所以,电影故事中的人物关系设置,除了这段特定重大革命历史中必须浓墨重彩刻画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革命伟人形象之外,还必须要有生动的性格化的普通人形象,而且要在伟人和普通人形象之间构建非常自然的人物关系。电影的监制兼导演是黄建新老师,他历来就特别注重人物塑造,他觉得主旋律影片要吸引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不仅要靠视觉支撑,更要靠丰富的人物塑造。创作《决胜时刻》时,我们在展现生动的人物形象上下了很多功夫,用情感推动故事发展。像陈有富、田二桥以及新华电台播音员孟予等三个普通青年人与毛主席情感互动的桥段和众多情感细节都是精心设计的。其中,毛主席为陈有富和孟予的恋爱牵线搭桥的桥段,田二桥牺牲后毛主席看着田二桥带血的遗书和遗像潸然泪下的细节,都让人非常感动。与小女儿李讷嬉戏的桥段等,也成为挖掘和渲染伟人丰富的情感世界的另一个重要亮点。
还有对周总理的塑造,我们熟知的周恩来是为党为人民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的,但在这部戏中,周总理的形象会更为立体和丰满。谈判桌上,周恩来与自己亦敌亦友的张治中据理力争、寸步不让,张治中一句“国共之争是兄弟之争嘛”,让周恩来大怒,当即拍案而起,严正地斥责了张治中:“这是革命和反革命之争!你们难道像兄弟一样对待我们了么?你们国民党从1927年算起,杀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这笔账人民是要清算的!”但在谈判桌下,周总理以情动人规劝张治中,展现出兄弟情谊。
所以《决胜时刻》在人物的刻画上都是生活化、接地气的,叱咤风云的大人物都很亲切可爱,而且每个人物身上都承载着一段历史。
另外,电影还有一个特别的惊喜,那就是经过修复的彩色版开国大典真实历史影像。这将是观众们第一次在国内大银幕上见证这一盛典的彩色影像,是主创团队献给观众的一份诚意,也是给祖国的一份献礼。开国大典曾摄制的彩色影像因为意外大火没能保存下来,我们以前看到的画面都是当时仅存的一些黑白画面,这次修复影像也弥补了这一遗憾。
记者:您为什么对军旅题材如此情有独钟?
宁海强:这和我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我生于海岛,长于军营,我父亲是一名海军舰长。我打小伴着大海和军营长大,所以对军人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小的时候,每天伴随我的是嘹亮的起床号和整齐划一的训练口号。这两个声音在我童年记忆里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直到现在,我脑海里还经常闪现海岛士兵在登船的时候,向舰艇悬挂的军旗、国旗敬礼的画面。我还记得十岁那年的一天,我跟着母亲到海港去迎接父亲从上海接回的一艘大军舰,看见父亲和水兵们披着雨衣站在甲板上,海风猎猎,雨衣随风飘荡,威风无比……这一幕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底,从那时起,我心里就升腾起做一名军人的梦想。
后来我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八一电影制片厂,我就选定了自己喜好的军事题材作为创作的方向,感觉自己的使命就是要不断地把中国军人的风采通过荧屏、银幕展现给大家。另外,影视剧的本质就是引发观众的共鸣,引发观众对历史的敬仰和思考,思考今天的来之不易,知道该珍惜什么。那么,在影片中展现战争的残酷性,就是希望有一天没有战争,人们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也希望大家都能够谨记,只有咱们国家强大了,才能让和平永续下去。(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 张欢)
有诚意的献礼之作
电影《决胜时刻》是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献礼片,讲述了1949年3月党中央进驻北京香山至10月新中国成立这期间的历史,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国共谈判、渡江战役、新政协的召开与开国大典等。
对于观众而言,《决胜时刻》的历史跨度,并不只是新中国成立前的七个月而已,它向前连接到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史,向后则延续到了七十年后观赏这部电影的观众,如此大的历史跨度,本身就具有感人的力量。
如何体现大历史的尺度是此类影片必须面对的问题。在一部影片中将大量历史事件编年排列进行讲述是一种方法,它的长处是能在短时间内向观众介绍清楚一条完整的历史线索,但留给交待细节的余地就很小了。《决胜时刻》并没有用这种方法,它集中讲述的历史事件并不多,但无论是大人物的故事,还是小人物的故事,该片都尽量讲得清楚讲得生动,并且通过影片中的人物自然勾勒出大历史的尺度。
影片中毛泽东在火车即将到达清华园车站时,说道“故园一别,一切就像在昨天”,这一别就是三十年。从1919年毛泽东离开北京回长沙,再到1949年离开西柏坡到北京,这段历史既是毛泽东个人的生命史,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观众们对于这段历史并不陌生,因此无须再详细讲述,仅仅“故园一别,一切就像在昨天”这一句话,就足以呈现出大历史的尺度,更重要的是,这种呈现融入了个体的生命,饱含了个体的悲欢,更容易打动观众。
历史最重要的要素是人。在《决胜时刻》中,小人物与大人物的表现都有可圈可点之处,我们先讲小人物,再讲大人物。小人物中,笔者认为最出彩的角色是小战士田二桥。田二桥的故事线较为完整,人物刻画也比较细致。毛主席令思乡心切的田二桥回家探亲,要他把家乡的情况写信告诉他,田二桥回到家中发现经过土改后,自己家住上了瓦房,为了让更多老乡过上好日子,他写信要求参加渡江战役,作为首船过江的士兵,他在阵地上立起红旗,也因此成了显眼的目标,敌人向他射击,而他手扶旗杆屹立不倒,直至战友到来。田二桥战死的这一幕,是影片的一个高潮,构图简洁有力,田二桥的军绿色制服将红旗映照得更鲜艳,在雄浑的配乐中,许多观众流下了眼泪。
田二桥的故事线,不仅说明了小人物也可以成为大英雄,而且提示观众正是许许多多像田二桥这样的普通战士的牺牲才有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
《决胜时刻》的主人公,毫无疑问是毛泽东,从影片的英文译名“MAOZEDONG 1949”也能看得出来。如何刻画领袖人物向来是此类影片的难点,尺度必须拿捏到位,《决胜时刻》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在一些影片中,对领袖人物的刻画流于刻板,高大有余而亲切不足,要使观众感到亲切,必须能找到与普通人共鸣的点。《决胜时刻》除了展现毛泽东运筹帷幄的一面,花了许多篇幅展现毛泽东日常生活的一面,如他与梅兰芳见面的一幕,他带着田二桥吃北京小吃的一幕。
令笔者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毛泽东教女儿李讷如何捕麻雀,忘吃早饭中饭的毛泽东让李讷去厨房找些吃的,李讷让爸爸看好捕雀的工具,毛泽东蹲在树后仔细看着。一个慈父的形象跃然银幕,让观众与领袖的距离又拉近了一步。同时,这是一部严肃的影片,具有浓厚的政治意味,这奠定了它的基调,但并不排斥设计一些温暖甚至是幽默的情节来缓和气氛、调整节奏,丰富观众的感受层次。
《决胜时刻》在一些细节与场景的塑造上颇见用心与功力。在上述情节中,毛泽东是伏案工作了一天忘了吃早饭中饭,接下来的一幕是蒋介石垂钓江边,桌上的大鱼大肉丝毫未动,这一细节暴露了他心中的不安,也通过对比展现了为一己之利算计与为大众福祉劳心的个人状态有多么大的差别。周恩来与南京国民政府谈判代表张治中谈话时,周恩来称呼他的字“文白”与直呼其名,体现了周恩来当时的不同情绪,这种处理相当细腻。
影片中任弼时的镜头不多,但他邀请四位书记听他拉小提琴的一幕,是影片的又一处高潮。在这一幕中,穿插了一段黑白影像,回顾过往的峥嵘岁月,四位书记都湿润了眼眶。这是任弼时与大家告别的场景,影片用这种诗意的方式呈现,得到了举重若轻、余韵绵绵的效果。导演黄建新说他们曾发现一段任弼时用钢琴告别的纪录,但在香山用钢琴不太合适,所以改成了小提琴。电影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变通,创造一种艺术上的真实,这种真实也许在细节上有所出入,但它诉诸观众的感情,触动人心,任弼时这一幕无疑是打动人心、催人泪下的。
在影片临近结尾的时候,一段珍贵的彩色版开国大典的历史影像直接切入到了影片中,剧组从俄罗斯找到这段影像后,请人对色彩进行了修复。这段影像的切入,并没有使得观众感到突兀,反而认为这是电影的一个“彩蛋”,给人以惊喜,毕竟这是中国观众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到彩色的开国大典实况。
坦白说,献礼片并不好拍,《决胜时刻》在延续既往这类影片的宏大叙事时,注意从细节入手,展现一个个有血有肉、有喜有怒的人物,这样的影片看起来并不枯燥,而是令人感受到了它的诚意。这诚意既是对艺术的尊重,也是对历史的尊重。(陈彧之)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