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艺术品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珍奇物品。在这上面沉积着无数的历史、文化、社会信息,而这些信息是任何一件其他的器物所无法取代的。随着收藏市场的日益火爆,古瓷器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收藏界的第一大门类,吸引了众多收藏者的目光。但同时,也使得大量的复制品或作伪品流入市场,真真假假,鱼目混珠,令人难辨真伪。因此,在入手藏品的时候,一定要熟知瓷器的鉴定。

目前对于瓷器等收藏艺术品的鉴定,可以分为传统眼学和现代仪器鉴定。

一、传统眼学以经验为主

瓷器收藏风气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或更早。而随着收藏系统化,专门辨别瓷器窑口、年代的研究随之而起。此后由于利益驱使,“瓷器作伪现象”也应运而生,对瓷器的鉴定扩散至对真伪的辨别上。由此,也产生了鉴别古陶瓷最传统的方法。一直以来,瓷器鉴定专家的鉴定法宝便是依靠“目、手、耳”三者并用,并依靠世代相传的鉴定理论及与大量实物接触所积累的经验,通过与传世“标准器”的比对来判断被鉴定品的年代、窑口、真伪。此外,窑址出土标本、考古学出土文物也成为比对的“标准器”。

古瓷器鉴定需满足多方面要求,包括古代瓷器造型、胎釉、工艺、纹饰、彩料、款识等等。什么样的造型,应满足瓷器生产年代的审美、技术、生活习惯等要求。通过瓷器的造型、气泡等鉴定瓷器。而对于胎釉、工艺、纹饰三类方面,必须在仔细研究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窑口,有什么样不同特点的瓷器,对比这些具体细节,自然能对古代瓷器鉴定有一定的了解了。此外,胎釉是厚还是薄,工艺是否精湛,纹饰是否精美,是否出彩,都是需要仔细观察的地方,新手最好先入手一个便携显微镜辅助鉴定,对于瓷器的鉴定有很好的辅助效果。

一件瓷器采用的釉彩和足底是否有款识,也是鉴定瓷器的判断依据。在鉴定釉彩时,各时期有各时期的特色,有的虽然采用一种呈色的彩料,由于所含成分不同,或制法不同,烧成条件不同,因而呈色也就有所不同,虽然这种不同有时是极其细微的,但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其中的差异。而在款识方面,不同的时代,书款的方法、书体和笔法,以至书款的部位都有所不同。

二、现代仪器以显微镜为主

随着科技的发展,制赝手段的进步,仅凭经验已经无法鉴定古瓷器了。因此瓷器等的鉴定也开始与时俱进,从上世纪80年代左右,仪器检测方法正式介入到古陶瓷鉴定中。有许多的收藏者开始运用放大镜放大观察,不过放大镜倍率有限,而且非常的伤眼,放大看一会瓷器,就会出现“金星”等眼花现象。近几年来,光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便携式显微镜的出现,很好的弥补了传统放大镜对瓷器等鉴定方面的缺陷。

利用显微镜可以非常清晰的看见气泡、划痕、胎骨、釉彩等细部特征,也可实时对观察的结果拍成照片,还可以进行摄像,可以留下各种资料。目前市场上还有无线WIFI显微镜。只要搜索连接相应WIFI,打开专用APP,瓷器的微观形态即可实时显示;另外,这款便携数码显微镜还可以拍照、摄像,使瓷器观察的微观效果即刻存储在手机里,可与朋友、专家相互探讨,使瓷器等收藏鉴定更快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