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原野戰軍中有這樣一位戰將,他作戰勇猛,是戰場上少有的常勝將軍,同時也爲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包括他上級周希漢,以及兵團司令員陳賡都都他讚賞有加,說他是位虎將。

而這位傳奇將領就是;陳康。這名字第一眼看上去是不是和陳賡司令員的名字很相似。也許這就是緣分,在那麼多革命戰士中,最後陳康與陳賡成爲上下級關係。


陳賡司令員

陳康,湖北武穴市人,在1930年參加工農紅軍,也是從這一刻開始,陳康正式踏上他的革命生涯。參加過鄂豫皖根據地幾次反圍剿戰爭,還有川陝蘇區的鬥爭和反“三路圍攻”、反“六路圍攻”作戰,尤其是在嘉陵江戰役中,陳康率全營勇猛拼殺,穿過川陝要隘劍門關,爲大軍打通一條通往北上的道路。

而讓陳賡司令員與陳康一起戰鬥,是在抗戰時期。可能大家都知道,在抗戰時期陳賡任129師第386旅的旅長。而陳康則是擔任該旅17團副團長。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陳康成爲陳賡司令員麾下一員猛將。


陳康將軍

在抗戰時期,陳康參加了129師抗戰史上著名的七亙村伏擊戰,還有神頭嶺伏擊戰鬥,與兄弟部隊一起通殲日軍,也爲抗戰勝利出一份力。在經歷土地改革時期的戰鬥,又經歷了八年抗日戰爭的歷練。已經讓陳康成爲一名能征善戰的猛將。

然而,在解放戰爭時期,陳康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4縱隊13旅旅長,在司令員陳賡的指揮下參了剿滅李鐵軍兵團的戰鬥。李鐵軍爲人狡猾,有廣東狐狸之稱,打仗方面很謹慎。

在與陳賡作戰過程中,李鐵軍從不輕易出戰,最後還是胡宗南多次催促他出戰,在沒辦法情況下,李鐵軍才主動出擊,結果在豫西伏牛山遭到伏擊。這時陳康挖坑增竈,時而攻城拔寨,時而虛張聲勢,將敵人拖得筋疲力盡之時,再“牽”入我軍預設於西平縣祝王寨、金剛寺的包圍圈中,一舉殲滅了李鐵軍兵團2萬餘人。


李鐵軍

之後陳康又參加了,解放戰爭時期最關鍵的淮海戰役,以及渡江戰役、廣東戰役、廣西戰役、滇南戰役等戰鬥。從中原地區一直打到西南爲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重大貢獻。

特別是在滇南戰役中,陳康親自帶隊,並抽調13軍中的精銳部隊從南寧出發,晝夜兼程,輕裝突進滇南,14天時間,急行軍1800裏,分兵兩路,出其不意,一路攻取蒙自機場,切斷了國軍的空中退路;一路攻取達元江鐵路橋,切斷了國軍的陸上退路。活捉了國軍陸軍副總司令湯堯、第八軍軍長曹天堯,取得了滇南戰役的決定性勝利。


陳康將軍

解放戰爭勝利後,在1952年,陳康接任13軍軍長,成爲這支王牌軍的第二任軍長,首任是周希漢將軍,他也是陳康將軍的上級。要知道在解放戰爭勝利後,13軍就留在了雲南。該軍在陳康的領導下開始慢慢熟悉叢林地帶作戰。當時,陳康親自帶領13軍全體將士,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實地進行調查研究,探索出了在亞熱帶山嶽叢林地帶作戰的路子和訓練方法。讓13軍後來贏得叢林猛虎的稱號。這其中陳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加上他在解放戰爭中的表現,讓老軍長周希漢與老上司陳賡司令員都對讚賞有加,說他是位虎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