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其汽油銷售主要用於汽車燃料,在招股書中,中國航油也提到,汽車行業的景氣度對公司的經營業績會產生較大影響。中國航油在招股書中坦言,如未能採取正確的應對措施,將可能導致庫存減值或毛利率降低,進而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原標題:中國航油啓動A股IPO 擬募16億元投27個項目)

國內最大航油供應商中國航油集團絕對控股的中國航油集團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中國航油)開啓IPO之旅,即將叩擊資本市場大門。

5月8日,證監會官網披露了中國航油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

根據招股書,公司擬發行不超過4億新股,募資16.3億元。

中信證券擔任保薦機構和主承銷商,審計機構爲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

數據顯示,2017―2019年,中國航油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43.47億元、194.72億元、202.6億元;歸屬淨利潤分別爲6893.51萬元、1.08億元、9.31億元。其中,2019年歸屬淨利潤同比大增。

這主要來源於一筆非經常性損益。中國航油表示,按照正常經營預計,鑑於2019年營業利潤較高,其2020年營業利潤存在下滑50%以上的風險。

同時,報告期內,汽油銷售收入佔中國航油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平均爲58.78%,而汽油銷售主要用於汽車燃料。近幾年,下游汽車行業銷量下滑以及新能源車的崛起,都爲中國航油的發展帶來了不確定性。

除此之外,今年國際原油價格出現持續的大幅震盪,對成品油價格也帶來波動。中國航油在招股書中坦言,如未能採取正確的應對措施,將可能導致庫存減值或毛利率降低,進而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5月9日,針對企業IPO的相關問題,時代週報記者致電致函中國航油方面,截至發稿未獲回應。

募資投入27個項目

招股書顯示,中國航油主營業務爲成品油銷售、倉儲服務及城市燃氣。

其控股股東中國航油集團直接及間接合計持有公司94.07%股權,是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也是國內最大的集航空油品採購、運輸、儲存、檢測、銷售、加註爲一體的航油供應商。

截至招股書籤署日,中國航油擁有89座商業加油站、 1座加氣站、運營20座機場區域內供油站、 18座在用油庫(總庫容75.82萬立方米)以及18條輸油管道。

此外,其全資子公司延安燃氣擁有中壓、低壓管網長度爲967.54公里, 天然氣輸配門站3座,年供氣能力約爲2.65億立方米。

招股書披露,中國航油本次擬募資16.3億元,主要用於韓家窯則加氣站項目、莫家灣加油站項目、道鎮油庫、收購津國油公司82%股權、補充流動資金等27個募投項目。

對於融資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中國航油在招股書中表示:“本次股票發行前,作爲非上市公司,公司資金來源主要依靠股東增資或銀行貸款,融資渠道較爲單一。本次公開發行股票可建立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渠道,改變公司融資渠道單一的局面。”

對於2019年歸屬淨利潤同比增幅明顯,中國航油解釋稱,2009年,原中國航油子公司上海石油公司因貿易糾紛被中設國際貿易有限責任公司提起訴訟。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上海石油公司就該訴訟累計計提預計負債6.03億元。

2019年4月,上海石油公司向上海鐵路運輸法院申請破產清算,隨後便不再納入中國航油的合併範圍,轉回以前年度虧損,形成投資收益6.55億元,因此中國航油2019年營業利潤大幅增加至10.73億元。

“2019年營業利潤大幅增加主要來自於前述投資收益轉回而形成非經常性損益,不具有可持續性。”中國航油在招股書中坦言,如在2020年完成上市,按照正常經營預計,鑑於2019年營業利潤較高,其存在上市當年營業利潤下滑50%以上的風險。

同時報告期內,中國航油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非經常性損益淨額分別爲-5683.50萬元、-5985.86萬元、6.47億元,其絕對值佔同期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的比例分別爲82.45%、55.19%、69.54%。非經常性損益對公司的淨利潤影響較大。

油價震盪影響業績

汽油銷售是中國航油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報告期內該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平均爲58.78%。

而其汽油銷售主要用於汽車燃料,在招股書中,中國航油也提到,汽車行業的景氣度對公司的經營業績會產生較大影響。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汽車累計生產2572.1萬輛,同比下跌7.5%;銷售2576.9萬輛,同比下降8.2%。至此,中國汽車市場連續第二年出現產銷下滑。

2020年,這一頹勢未能扭轉,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汽車行業仍處寒冬之中。根據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統計,2020年1―3月乘用車市場累計銷量306.73萬臺,同比下滑40.77%。

“未來我國汽車行業持續低迷,公司生產經營將因此而受到不利影響。”招股書中,中國航油表示。

同時,成品油的銷售、倉儲服務作爲中國航油主營業主之一,也受到國際原油價格影響。

今年1月以來,國際原油需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幅縮減。3月,石油出口國沙特在“OPEC+”政策會議與俄羅斯談判破裂後,發動全面原油價格戰,大幅調低其不同級別的主要原油定價,削減幅度創30年之最。

4月20日,國際原油驚現負油價。WTI05合約結算價-37.63美元/桶,環比下跌55.90美元/桶,跌幅306%。這是1983年3月31日WTI上市以來首次出現負值。

低油價給國內三大石油巨頭中國石油(601857.SH)、中國石化(600028.SH)、中海油(00883.HK)的經營帶來了嚴重挑戰。

“三桶油”中,中海油未公佈一季度淨利潤數據。

其他兩家中,中國石油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091億元,同比下降14.4%,實現歸母淨利潤-162.3億元。中石化一季度營收5555.02億元,同比下滑22.59%,實現歸母淨利潤-197.82億元。

中國航油在招股書中稱,國際原油和成品油價格受全球政治、經濟及具有國際影響的突發事件和爭端等因素影響較大。面對成品油價格波動,如未能採取正確的應對措施,將可能導致公司產品價格存在不利變化,進而爲公司帶來庫存減值或毛利率降低的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