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技股王者歸來 基金經理於分化中覓良機)

上週,科技行情在經過持續調整後強勢迴歸,成爲引領大盤上漲的“領頭羊”,半導體及元件、電子製造、計算機設備、新材料和其他電子行業表現較好。隨着近期科技板塊的強勢反彈,科技主題基金也水漲船高,收益再度領漲主動權益基金。

科技股王者歸來,基金經理如何作爲?中國證券報記者瞭解到,部分基金經理認爲,科技股將是今年絕對的主題。但在疫情衝擊和外圍波動反覆的情況下,科技股投資需要膽大心細。由於結構性將是科技股行情的主基調,精選個股、守正出奇,成爲不少基金經理的共同選擇。

科技股表現亮眼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11日收盤,通信、電子、計算機三個行業指數近5個交易日漲幅分別爲9.23%、8.88%、7.36%,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指數中漲幅分別排名第一、第二和第四。

隨着近期科技板塊的強勢反彈,科技主題基金收益也水漲船高,再度領漲主動權益基金。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8日,今年以來收益排名前十的主動權益類基金中,有多隻科技類基金的身影,其中,金鷹策略配置以42.71%的收益率領跑主動權益類基金。該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幾乎全部是科技股,包括浪潮信息、北方華創、立訊精密、生益科技、韋爾股份等。

萬家科技創新A、廣發新經濟、國聯安優選行業、華潤元大信息傳媒科技等基金同樣重倉科技股,在主動權益類基金中收益排名靠前,今年以來的收益率分別爲42.50%、40.31%、39.53%、38.92%。這些績優基金的重倉股中,出現了兆易創新、啓明星辰、用友網絡、深信服、立思辰、卓勝微、水晶光電等半導體、軟件、電子元器件等科技股的身影。

看好科技股機會

金鷹基金表示,仍然看好長期趨勢非常確定的新興領域,如新基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等,代表性的行業如大數據中心、5G、電網、充電樁、軌道交通、芯片製造等。

廣發聚瑞基金經理費逸也表示長期看好電子產業。他認爲,電子產業“處於大週期起步階段,不管是需求、技術革新,還是國產替代,這三股力量都處在週期當中”。

費逸指出,雖然短期來看,電子行業的需求可能因爲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有一些擾動,由於對需求前景的擔憂,今年第二、第三季度市場或有一點波折,但他認爲,技術的進步和國產供應鏈的崛起這兩個內生動力並未發生變化。疫情衝擊過後,世界經濟會緩慢恢復。如果恢復過程中需要尋找新的增長動力,技術引領的變革可能就是一個重要方向。

國泰基金指出,下半年海外疫情與海外資本市場波動有望緩解,風險偏好抑制因素有望緩和。5G上行週期帶來電子、計算機、傳媒等板塊景氣向上,消費電子、半導體等板塊景氣度有望隨海外疫情的控制而改善。新能源汽車在雙積分效應、特斯拉、大衆國產化支撐下,下半年產銷增速有望出現拐點。長期看好中國製造業未來的發展空間,尤其是高端製造業與進口替代中存在技術優勢的企業。

投資還需膽大心細

在具體選股方面,金鷹策略配置基金經理韓廣哲指出,科技公司發展的核心是持續研發能力,當期技術儲備與未來產業方向結合得比較好,以及未來格局不斷變好的公司,其業績兌現概率比較大。他會重點關注與5G通信相關的景氣度較好的高科技板塊,同時在電子、通信與計算機等細分行業中,精選管理優秀、產品競爭力強、集中度領先的核心優勢品種。

費逸最看好的是電子領域的半導體,他認爲這是滿足多週期共振的方向。“從長週期來看,下一輪科技浪潮將進入物聯網時代,這是一個大週期,目前只是剛剛起步。第二個週期是半導體產業內在庫存週期的波動,服務器也迎來更新週期,需求週期向上。第三個週期是國產替代。”在多因素向上的環境下,半導體的基本面強勁,行業中具有較高競爭壁壘的龍頭企業,預計會有不錯的結構性機會。

不過,也有基金經理提醒,科技股投資需要謹防風險因素的降臨。上海一位基金經理表示:“科技股投資仍然受制於疫情防控和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如果疫情持續打擊全球經濟,破壞全球科技產業鏈,抑制科技產品的消費需求,那麼,科技股的後期走勢可能生變。具體到投資上,結構上來講,科技股必然在分化中向前,如果科技股遭遇短期波動,那麼部分個股回調的風險不言而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