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晏子聽了這話,深以爲然,趕緊進宮勸諫齊景公:"身爲一國國君應該與民同甘共苦的,可您現在因爲一棵樹就把一個人處死,這會遭致天下人恥笑的。她好不容易見到晏子,滿臉悲傷地訴苦說:"我的父親衍,是看護槐樹的人。

婧非常聰明,知道哭訴求饒是沒用的,她從律法本身入手,最終說服了晏子,救了自己的父親。

春秋時期的齊景公是個很有特點的國君,他一方面重用晏子等大臣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一方面又貪圖享樂。

齊景公重用晏子等能臣

齊景公的後花園裏有一棵巨大的槐樹,齊景公很喜歡這棵樹,經常在樹下吟詩觀賞,留戀徘徊。然而這棵樹卻不知什麼原因被砌在了宮牆外,集市的路口。

齊國都城臨淄向來以繁華著稱,市集上來來往往的人員衆多。齊景公擔憂有人會損壞這棵槐樹,便在槐樹旁樹了一個木牌子,上面寫着:"碰撞槐樹者受刑,損壞槐樹者處死。"齊景公的話就是法律,沒人敢違抗。

即便如此,他仍然不放心,又專門找了一個名叫衍的人,不分晝夜守在這棵樹旁。從此之後,齊都中的人就不敢靠近這棵樹了,即便路過也是繞得遠遠的。

齊景公這才安下心來。沒想到有一天,衛士來報,大槐樹被人損傷了。齊景公大怒:"誰這麼大膽?"原來兇手不是旁人,正是看守槐樹的衍,那天他喝醉了酒,不小心拿起劍砍在了槐樹上。

齊景公聽說衍是兇手,更是怒不可遏,這是知法犯法,因此當即下令將衍處死。

那衍在家裏酒醉未醒,迷迷糊糊,還不知道是咋回事,就被抓了起來,說是擇日要將他斬首。家人都嚇壞了,不知如何是好。

衍有個女兒名叫婧,聰明伶俐,她想要救父親,可是父親觸犯了律法,該如何救呢?她想來想去,只好去找齊景公最爲信任的宰相晏子。

齊國都城復原圖

她好不容易見到晏子,滿臉悲傷地訴苦說:"我的父親衍,是看護槐樹的人。這兩年他看到我國風雨失調,百姓生活艱難,心裏很不是滋味,因此便在昨天私自祭祀名山神水,祈禱風調雨順,沒想到祭祀完後,多喝了幾杯,神志失去了控制,以致於誤傷了大王心愛的槐樹。"

晏子也知道這件事,聽婧這麼一說,便知道了她的來意,勸她說:"雖然你父親出於好意,可畢竟他觸犯了律法,所謂律法無情,任何人不管因爲什麼原因都必須接受制裁的。"

婧解釋說:"大王要處死我父親,我就成了孤兒了。我受委屈事小,可大人你想想,別的國家會怎麼看這件事呢?他們會恥笑我國的律法,認爲我國的國君重樹而輕人,這恐怕是大人您不願意看到的吧。"

晏子聽了這話,深以爲然,趕緊進宮勸諫齊景公:"身爲一國國君應該與民同甘共苦的,可您現在因爲一棵樹就把一個人處死,這會遭致天下人恥笑的。"

齊景公向來重視晏子的意見,聽晏子這麼一說,怒氣也就消了。

晏子說服齊景公釋放了衍

年紀輕輕的婧遇到這麼重大的事情,不僅找到了晏子這個關鍵人物,而且從維護法律尊嚴的角度爲父親辯解,從而救了父親,可謂聰明之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