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甚至据当时的资料记载,日军士兵可以在400米左右的距离,快速的捕捉目标进行精确射击。那么日军士兵当时为何能够保证枪法这么好呢。

抗战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是一段非常沉重的民族记忆,在这段岁月里,我们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牺牲了无数的同胞。但是这一战,咱们打出了中华民族的威风,打出了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华夏民族的骨气。
当时仗打的很辛苦,一方面是因为国力之间的差距,导致了我方与日军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上的差距,另一方面则是单兵作战能力的差距,就以枪法而言,我军就不是日军士兵的对手。
日军当时使用的是三八式步枪,这种枪枪管长,瞄准基线长,所以能够满足日军对射击精度的要求。甚至据当时的资料记载,日军士兵可以在400米左右的距离,快速的捕捉目标进行精确射击。
200米以内,鬼子步枪射击命中率普遍能够达到80%以上,50米内,即使是在运动中的短暂停顿状态下,也能够保证9成以上的命中率。“敌方官兵尚沉着,对我步枪火力不甚害怕,因我军射击过差之故。”
那么日军士兵当时为何能够保证枪法这么好呢?
实际上日本为了侵华战争准备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就开始着手搜集中国的情报,积极的进行国际活动。对于日本内部则采用法西斯的手段进行统治,对日本的青少年进行军国主义教育,将他们培养成为一群丧失人性和思考力的战争机器。
实际上除了这些装备之外,日本对于士兵的训练也是花费了很大的代价。日本侵华战争之前就不说了,因为毕竟没有开始战争,军事物资消耗量不大,所以他们有足够的枪支弹药进行训练。
但即使是战争状态下,日军依然会花费不小的代价训练新兵。日军1940年颁布的《步兵操典》规定:新兵入伍以后每月用于实弹射击训练的子弹,步枪不得低于150发,机枪不得低于300发,每年用于训练的步兵子弹为1800发。
而对比当时我军的情况,整个抗战过程中我军士兵每人每年可能也就只能分到几十发子弹。这些子弹用在战场上打鬼子都不够用,又怎么可能拿出来给新兵训练用呢?但是日军新兵每个月用来练习枪法的子弹就有1800多颗。
在这样的训练之下,日军士兵射击精确度高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即使我方环境恶劣,我们依然打败了小日本。可能这就是邪不压正最好的诠释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