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優秀,並非一蹴而就,這背後積澱的,是清晰的自我認知和爲此付出的辛苦和努力。

在這個畢業季,菁kids採訪了來自北京世青國際學校的Park Chan Young、哈羅北京的Alyssa L.、北京愛迪學校的張懿和北京加拿大國際學校的趙泓凌四位同學,他們因何成爲名校的青睞者?希望他們的故事,能夠帶給您啓發。

採、譯、文|Frances Ji編輯|曹新星

圖|pixabay、Uni You、學生提供

追尋化學的“跨界”魅力

張懿和Alyssa都因爲自己的興趣選擇了化學工程專業,一個是出於對護膚/美妝產品的興趣,另一個則源自對科學和食品的熱愛。來自北京愛迪學校的張懿同學,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青春爛漫的文藝少女,她卻用“有野心”、“腦洞大”和“勇於嘗試”來形容自己。

張懿,北京愛迪學校

張懿今年申請了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和曼徹斯特大學。她說:“能去劍橋學習一直是我的夢想,儘管申請名校的難度很大,但一開始,我就決定了要把劍橋大學放在第一位。雖然沒能被錄取,但在‘面試之旅’中,我對劍橋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我確信,劍橋依然是我的‘野心’所在。”

張懿最後接受了倫敦大學學院(UCL)化學工程專業的錄取通知,她說,“其實我的個性還蠻‘愛玩’的,選擇在倫敦這座國際化的大都市讀UCL可能更適合我吧,同時,倫敦也是令我着迷的城市之一,很期待接下來三年對這所城市的探索。”

倫敦這座時尚都市無疑也是引領美妝潮流的發源地之一,這也正中了張懿的下懷,她說自己也曾糾結過未來的職業方向,在申請專業的時候主攻化學方面,她發現自己對彩妝有着極大的興趣,相比美妝博主的精緻妝容,她更沉迷於研究護膚品和美妝產品的配方和功效。

張懿,北京愛迪學校

她說:“我從十年級開始學習化妝,對各類化妝品和護膚品都小有了解,發現身邊的很多人對護膚品和化妝品都存在不小的誤解,也有人因爲錯誤地選擇了不適合自己膚質的美妝產品,而導致皮膚損壞。除此之外,在中國,像Lamer和SKII這樣國際化的優質產品仍存在缺口,關於護膚品‘抗老’、‘美白’、‘祛痘’等功效的諸多迷思,也驅使我想在這個領域深耕細作。我希望通過今後的學習,運用化學的‘魔力’親自來解決這些問題,最終研發出真正適合中國人膚質的優質產品。”

同樣對化學科學癡迷的Alyssa來自新加坡,她愛笑、謙和,骨子裏也透露出同齡人鮮有的穩重和成熟。她是個很有主見的孩子,今年她拿到了多所英國和新加坡名校的錄取通知書。

Alyssa L.,哈羅北京

她說:“我可能會去帝國理工學院或者新加坡國立大學。之所以選擇進入世界名校學習,是因爲這些一流的大學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加國際化的平臺和機會,可以讓我更好地大展拳腳,發展自己的興趣。我希望不僅可以對新加坡的經濟與社會作出積極的改變,更希望爲這個世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說到爲何選擇化學作爲專業,Alyssa說:“我很享受在實驗室做實驗,探索物質和能量的關係的過程。化學也是一門神奇的學科,她可以將物理、生物、地質學和環境科學聯繫到一起,我認爲這種跨學科、多學科的學習非常之酷!”

同時,新加坡也是個美食之都,Alyssa對美食也有着異乎常人的熱情,她目前也在爲澳洲的一本食品與健康雜誌寫專欄,她說:“我非常享受食物帶來的樂趣,我想以後可能會從事關於與食品科學相關的工作,食品工業有巨大的市場空間,人們可以在這裏可以充分展現自己的創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會說多國語言的趙泓凌出生在布拉格,他自信積極,性格謙和,喜歡運動,是個十足的陽光大男孩。從小就跟隨父母遊遍了歐洲各國的他,去過最富裕的國家也去過最貧窮的地區,見識過種類繁多的貨幣,感受到由於經濟發展的不同所產生的不同生活方式,也常在思考富裕與貧窮的根源。

趙泓凌,北京加拿大國際學校

他對“經濟”的癡迷從他四、五歲起就顯露出來。他曾問媽媽,爲什麼每個國家的錢幣都不同?爲什麼同等商品在富裕國家會賣得更貴?這些成人習以爲常的現象,在年幼的趙泓凌心中埋下了好奇的種子。

帶着這樣的問題,善於思考的他在德國遊玩的時候,發現柏林牆附近有很多人販售二戰時期德軍和蘇軍的軍服,生意也做得不錯,可在德國其他景點都沒有再見到過。由此他想到,這些戰時的軍服只有在像柏林牆這樣的地方纔能體現出價值,有了特殊的價值,也就有了市場,纔會引發交易。

趙泓凌說:“在我看來,‘經濟’是很神奇的,平時我也會密切關注經濟方面的大小事物,覺得被經濟的魅力深深吸引了!”

趙泓凌和他的朋友們

童年的經歷激發了趙泓凌對經濟學的巨大學習興趣,他在學校也建立了研究經濟的Bobcat Etimes社團,每週他都會策劃不同的學習主題。同時,他還組建了APEL社團,幫助新生提高英語能力,爲此他還被學校授予了“Advocate of the Year”獎。

今年他也是錄取通知書接到“手軟”,多所大學都向他拋來橄欖枝,就連從不在本科階段給國際生提供獎學金的加州聖格魯斯大學,也破格給予他三萬美元的獎學金。趙同學說:“雖然我最後沒有選擇這所學校,但他們對我的認可,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

最終,趙泓凌選擇了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他說:“選擇這所大學有幾方面原因,首先,哥大的經濟系在世界大學專業排名第27位,這裏還有我非常喜歡的Mauricio Drelichman教授,他把經濟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賦予了經濟更多的含義,這讓我感到非常有意義。”

趙泓凌和他的老師及同學們

“除此之外,在選擇學校時,我也做了不少功課,我知道Drelichman教授的教學方法非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對掌握學習研究經濟學會有很大的幫助,我很期待可以成爲他的學生。另外,中國經濟學專家、前外經貿部部長石廣生先生、著名經濟學家、被稱爲‘歐元之父’的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obert A. Mundell都是這個學校畢業的,能和這樣優秀的他們成爲校友,我也感到非常的欣喜和榮幸。”

同樣對經濟、商業領域倍加關注的韓國男孩Park Chan Young來北京四年多了。Chan就像影片裏的韓國男生一樣彬彬有禮,採訪期間正趕上他的畢業典禮,前來祝賀他順利畢業的後輩們都給他準備了鮮花和小禮物。

在朋友眼裏他是一位幽默、可靠的大哥哥,當朋友在學習方面遇到困難時,都很樂意向他尋求幫助。Chan對自己的定位卻相當低調,他說自己是個很有自知、誠實和不服輸的人。

Park Chan Young,北京世青國際學校

在和Chan聊天的過程中,我發現他還是一位心思細膩,富有同情心的孩子。在一次9年級的地理課上,他看到老師在播放一部關於農場工業的影片,其中動物被屠宰的畫面給他帶來了相當大的震撼。

他說:“我喫牛排的時候從沒想過,這些牛是如何被非人道的方式屠殺的,這太殘忍了。我一直在考慮‘人造肉’市場的可行性,如何讓人們接受‘人造肉’,並讓它工業化,形成成熟的產業鏈,減少人類對動物無謂的傷害以及傳統肉業加工過程中帶來的環境污染。”

目前爲止,Chan只申請了香港大學的兩個專業,他說:“我打算在七、八月份的時候申請一些韓國的學校,但如果我的IB成績超過43(滿分45分),我一定會選擇香港讀國際商務和全球管理(IBGM)專業,因爲我很喜歡那裏既國際化又傳統的文化氛圍。”

可以說,Chan選擇商務管理專業是一個略偶然,但也必然的結果,他說:“2015年,我在北京英國學校舉辦的青年企業家市場競賽中摘得了第一名的桂冠,那時是我第一次意識到,我在商務管理方面的才能和興趣。2017年,我在世青成功地組織了‘世青狼搖滾音樂節’,這也是我CAS項目中的一個,由此帶來的成就感,增強了我的信心,我想我很樂意在管理領域開創一片天地。”

北京世青國際學校“世青狼”搖滾音樂節

不僅如此,他還在申請專業前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工作,結合現在韓國激烈的就業現狀,他更傾向於在海外發展,而這個專業正好可以給他帶來更強的競爭優勢,這同樣也與他性格上務實、腳踏實地的特點不謀而合。

談到升學和擇業,免不了要從個人興趣和學習成績出發。這四位同學課業的優秀,自然不必贅言,他們不僅在學校身兼數職,具備良好的領導力和多任務處理的綜合能力,而且每個人的興趣愛好也都十分廣泛,並且能達到精通一二的狀態。

但是,從不同的角度去解讀這幾位畢業生,你會發現,“優秀”二字並不是憑空得來的。他們性格積極獨立,值得信賴,也懂得自省和思考,注重溝通的藝術,對情緒的控制能力也顯示出他們較高的情商。

作爲十幾歲的高中生,他們有着“超齡”的成熟感,面對失敗和挫折大多可以自我調節,也知道如何及時排解負面情緒,更善於從中分析失敗的原因並自我改進;做起事情有計劃,也有節制,面對壓力也能保持良好的心態。

時間管理的重要性

出乎意料的,這幾個孩子都不會在週末賴牀,大部分在早晨7點左右就會起牀,每個人都有着自己的時間表和計劃。

趙泓凌說:“我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有着非常嚴格的安排,因爲平時學習較忙,在學校還要監理一些社團活動,幾乎每天都會‘折騰’到深夜12點,所以時間管理就顯得尤爲重要。我希望可以利用好每一分鐘,就連中間休息的十五分鐘,我也會提前計劃好。我平時會看很多名人傳記,他們對時間的管理都很有一套,我學習下來,也覺得專時專用可以提高很多效率。即便在週末不用上課的時候,我也會早早起來,疊好被子,進行接下來的學習和娛樂。”

張懿(北京愛迪學校)的“手賬”

相較男生,女生對於時間管理,更有自己“花式”的一套,張懿說:“我不會給自己制定超嚴格的時間表,但會通過畫手帳的方式來計劃和記錄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把必做和最想做的事情用更文藝和有趣的形式呈現出來。作爲學校宣傳部的部長,除了學習之外,我還會花很多時間‘經營’學校的公衆號,所以安排好時間是非常必要的。當然,我也會預留出一些時間給我的業餘愛好,勞逸結合,鬆弛有度嘛!另外,我不贊成熬夜,這很傷身體,我一般都會在白天抓緊時間完成作業,在十點半左右就準備‘就寢’了。在牀上躺着的時候,我會在腦袋裏過一遍今天發生的事兒和明天要處理的事情,如果還留有一些‘小尾巴’,我會第二天早起些完成,但通常我都會做到今日事今日畢。”

情緒管理很必要

誰的青春不迷茫,再優秀的學生,也會對未知懷着一絲敬畏。時而感到孤獨,也承受着巨大的壓力,這時自我情緒管理就顯得尤爲重要,如何及時排解掉不良情緒是他們人生中另一個重要的事情。無一例外,這幾個孩子在面臨壓力時,都更傾向於自我消化,相對找人傾訴煩惱,他們更喜歡用獨處的方式消解煩惱。

Chan說:“心情低落的時候,我會彈彈琴、聽聽重型音樂,在激烈的音符碰撞中釋放壓力。” Chan和朋友們組了一個搖滾樂隊,他是主音吉他手,偶爾客串貝斯。不忙的週末,他們會聚在一起熱鬧熱鬧。

趙泓凌和他的體育老師及同學們

陽光、自信的趙泓凌也有着自己感性的一面,閒暇時他也會看看電影,其中他最喜歡關於偉人名家和二戰背景的紀錄片,他相信榜樣的力量,也立志成爲一位榜樣式的人。但他坦言,他也會感到孤獨,也曾經懼怕過這樣的孤獨感,當不公、壓力來襲,他也會有巨大的情緒波動。

他說:“我在慢慢克服,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細緻有效的溝通;學會和自己相處,平和地看待事情。我懂這世界只存在着相對的公平,我目前只能踏實做好自己。我養了一隻小松鼠,心情不好時,我會逗逗它,看着它喫東西時可愛的臉,我的心情就好多啦!”

Alyssa L.(哈羅北京)和她的朋友們

愛笑的Alyssa更是“佛系”派掌門人,保持積極樂觀就是她的座右銘,問到她如何處理壓力和緊張時,她想了想說:“我會微笑吧!如果是來自學習上的壓力,我會給自己一些時間消化,如果沒考好,我會找原因,看看是因爲真的不會,還是因爲馬虎。一次考試失敗,不是天塌下來,我有信心以後會越考越好;但如果是來自生活的壓力,我一般會開導自己想開點,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儘量往積極的地方看。不過,我不會和別人說起這些糟心事兒,覺得自己可以處理好。我很喜歡看荒野求生類的真人秀和犯罪心理方面的電視劇,有時會看看這些節目解解壓,或者和朋友出去玩,這也是一種忘掉煩惱的好方法! ”

張懿,北京愛迪學校

“現在最大的擔心就是對未來的恐懼,總是擔心自己做不好,因爲太要強了吧,凡事都想做好,不知不覺就‘壓力山大’了!”張懿也表示,“平和積極的心態很重要,保持開放、包容的思想也相當必要。”

她曾就讀於公立校,剛轉入國際校的時候也有諸多不適應的地方,她也曾有過很多疑惑和不解,也因爲一些課業上的問題和老師衝撞。

她說:“當時還真是年輕氣盛不懂事,現在學會更多地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待問題,瞭解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不該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別人,就是因爲這些‘不同’,世界纔多姿多彩。學習成績不好,也不能說明他/她就是不好的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和閃光點,他們也在爲夢想努力着,隨意的評判別人不免有失偏頗。”

家庭的引導與支持

四位同學都認爲,“選專業”這件事絕對不是“跟着感覺走“那麼簡單,他們很早就開始計劃自己的升學目標,與老師溝通,分析評估自己的能力。他們的家長也大多是成功的商人、高管和學者,平時也會以自己的行事風格影響着孩子,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

Chan說,他的父親就常有意無意地傳授給他管理方面的知識;張懿也視自己的“女強人”媽媽爲榜樣,她也會與父母討論職業選擇中的風險和問題;Alyssa也說,父母積極的工作態度會不斷地促使她去努力實現自己的職業夢想……這些積極的例子無一不體現了家庭支持的重要性。

作爲家長,即使不過多幹涉孩子的選擇,也應給出適當的提醒和建議,必要時也要嚴正堅持自己的主張。

趙泓凌的母親正是如此踐行的。她說:“在泓凌選擇專業時,我沒有過多幹涉。我相信他的選擇,只因爲玩電子遊戲這件事對他大發雷霆。”當時泓凌沒日沒夜地玩遊戲,還振振有詞的說道:“我成績還不錯,玩會兒遊戲有什麼關係?!”

作爲母親,也作爲一位前大學老師和成功的商人,她明白“還不錯”與“優秀”之間的差距,如果想進頂尖大學學習,光“不錯”是遠遠不夠的。於是,她壓着火和兒子長談了一次。最終,趙泓凌聽了勸,自此以後再也沒碰過電子遊戲。

他說:“其實我當時是極爲不情願的,畢竟那時遊戲玩到級別很高,就這樣放手太可惜了,但聊過之後,我也覺得的確要分清輕重緩急,現在最重要的還是學習,所以做出了一個選擇,我不後悔。”趙媽媽說:“要充分地與孩子交流,做一個瞭解並且尊重孩子的家長。”

趙泓凌和媽媽

總有人會以偏概全地說,中國的孩子缺乏信仰和理想,他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反觀這一論點,作爲家長,我們是否應該有意識地帶着孩子多走走看看,瞭解不同的風土人情,幫他們打開視野,引導孩子從多角度思考問題,提高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和自我表達能力,以及國際化的視角和廣闊的世界觀?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在十來歲的時候就志存高遠,他們或許晚熟,或許只想做一個普通人,誰也沒有理由強迫每個孩子都要“出類拔萃”,做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就像Alyssa所說的,“我會向優秀的人學習,但我不會和別人比較,當你和別人比較,你會漏掉很多有價值的思考,關注自己,每天都比昨天的自己進步,纔是更珍貴的。”

這個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精英說”也幾近成爲了大多數家庭的“緊箍咒”。大家似乎都忘記了該如何做好一個普通人,平凡沒有錯,沒有理想也未必就是“鹹魚”一條。

家長的角色應該更多的體現在支持和引導的方面,而不是給出指令。我曾經和一位國際校的家長聊天,她說,她的孩子在各個方面的能力都不是很突出,這對曾是500強高管的她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她強迫孩子學音樂、舞蹈、外語,弄得家裏雞飛狗跳,最終她放棄“虎媽”式的期待,親子關係才似乎有所好轉。現在,她的孩子在跆拳道中找到了自己的興趣……

世青的一位家長曾說:“當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時候,就去做一些可以讓你變得更好的事情。”此言無需細品,就知道適用於每一個還處在迷茫中的學生和家長!

-end-

《畢業展望:未來,我想好了》

菁kids北京 2018 7月刊

更多菁彩查看[新刊導讀] 

封面故事

插畫是我的夢想,也是我的方向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畢業季,畢業記

斜槓青年們的多彩畢業季

我是怎樣選擇未來職業的

職業教育,隨時隨地可啓動

|專欄|送娃上國際學校的家長們,你們水土不服了嗎?

|專欄|唯愛與美不可替代

|專欄|媽媽,你今天過得如何?

|旅行|陪你們,行走絕美徽州

社區你家孩子學琴嗎?

|校園|升學擇校,不打無準備之仗

好玩走進有機生態農場,愛上生活本來的樣子

|暑假|酷暑時節的清涼運動——室內花樣溜冰

本文原載於菁kids北京 7月刊《畢業展望:未來,我準備好了》,印刷版於2018年7月出版發行,掃描下方二維碼,可進入微店訂閱。

更多菁彩內容

請點擊閱讀原文

訪問 jingkids.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