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人,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

一提到鲁肃,对他的印象大概都是谦谦君子,性情豪爽,高瞻远瞩,富有韬略,大气,有远见,最主要的是这个人很真 。他很有中国传统的中庸气质,胸怀宽广。很少人能让周公瑾敬佩,而子敬就是那个公瑾跟孙权心目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子敬是文,公瑾是武,文武观点不统一时,文武必是敌,但他们俩仍然是朋友知己,子敬自然以貂裘换酒来招待公瑾。

其实他是一个是个大政治家,外交家,战略家。整个三国中,他的英雄形象被低估了。厚道,大气,有战略眼光,爱交友,是个豪杰。而且毫不夸张的说,鲁肃是东吴之最大功臣之一。
鲁肃在面对献了连环计的庞统的强有力竞争下,接任周瑜当上了都督,还直接把庞统赶出东吴绝了后患。他在周瑜屡次算计收不回荆州的情况下,通过支持刘备征西川夺汉中,不仅夺得了荆州三郡,而且抗住关羽东向的步伐,为吕蒙白衣渡江打下了坚实基础。

面对来势汹汹的曹操大军,鲁肃坚定的大方向就是抗曹。只要你自己不跪下,别人是很难站到你的头上的。鲁肃有了坚定的抗曹决心,并成功地把这份坚定传递给孙权之后,就奠定了他的首功。至于分析强弱、找出对策等等,已经是细枝未节了。如同林彪讲的,战术原则千万条,首要的一条是敢打。你打都不敢打,其他都不用谈了。

张昭认为鲁肃不够谦虚,曾多次非议、诋毁他,说他年少粗疏,不可重用。孙权却对鲁肃另眼相看,非常器重。他厚赐鲁肃,使鲁家的富有程度达到了旧时的水平。
鲁肃是东吴名将,有勇有谋,堪与周瑜相媲美。若论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恐怕比周瑜还要略胜一筹。《三国志》作者陈寿赞他“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吴书》说他“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