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点我觉得多少要怪导演,他可能太想把FBI还有美国的媒体在理查德·朱维尔事件中塑造成那个霸道强权的恶势力,以至于塑造出了两个极其脸谱化的也极讨人厌的角色。偏偏理查德·朱维尔从外形到经历,一切都符合美国人对一个变态坏分子的想象。

学生时期,我看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Dirty Harry系列和Escape from Alcatraz(《逃出亚卡拉》),当时一边觉得好看,一边心里也纳闷,一个长得如此沧桑苍老的男人怎么就成了风靡好莱坞的硬汉明星。

论演技,当年我就觉得他永远板着一张皱纹密布的脸,老是苦大仇深的样子。谁知道,如今看将近90岁的伊斯特伍德先生演戏,这才惊觉有时候长得天生显老未必是件坏事。

我现在看《百万美元宝贝》《骡子》,我反而觉得东木先生比《廊桥遗梦》那会儿看起来舒服。

老当然是更老了一些,但在我眼里,他老了一辈子了,真正老了反而不显得触目惊心。

他做演员的时候,我并不觉得怎样,但是作为导演的他几乎每部作品都好。

我最近看了两部,《换子疑云》和《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抛开其他不说,美国导演保持创造力的劲头让我佩服,当然大环境也允许。比如东木先生和伍迪·艾伦差不多,影片年年都会有,当然不再是票房的宠儿,但是依然铁粉无数,我也算是一个。

今天想聊聊这部有意思的电影,《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

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奥运世纪公园发生过一起爆炸案,造成两个人死亡,110多人受伤。

爆炸案当中有一个叫理查德·朱维尔的保安,因为最先发现炸弹装置,并且迅速地疏散现场的观众,而一度被视作是美国的英雄。

但三天之内,他的噩梦开始了,FBI把他列为头号嫌疑犯。之后的80多天,他被FBI、美国佐治亚州警方和媒体合力塑造成了一个古怪、激进、反社会型人格的恐怖分子。

偏偏理查德·朱维尔从外形到经历,一切都符合美国人对一个变态坏分子的想象。他外形肥胖,30多岁了还单身,而且居然和妈妈住在一起。他不交税,喜欢枪,痴迷警察这个职业,而且曾经滥用职权。

总之他一出场,美国人脑子里那些能说不能说的警报都会被瞬间触响。

我看到过有英文评论说,造成理查德·朱维尔悲剧的原因之一就是:He's too dumb, too fat, too fucking polite to be anything other than a shifty weirdo at least, a mass-murderer at worst. 意思是他又轴又笨还那么胖,而且看起来还挺规矩,那他绝对杀人不眨眼,否则都说不过去,最次他也是个怪胎。

这话说到点儿上了,当年《亚特兰大宪章报》率先披露了FBI已经把理查德·朱维尔列为嫌犯。

于是从那一刻开始,无论FBI还是美国的媒体都没有回头路可走了。他们只有联手证实理查德·朱维尔就是凶手,自己才有可能全身而退,偏偏理查德·朱维尔从长相到行为都符合美国人的某种固定的思维。

影片来源于Vanity Fair《名利场》杂志1997年2月的一篇很长的报道。

电影的还原度极高,这一点从演员的选择就可见一斑。我放两张照片,这是演员Paul Walter Hauser扮演的理查德·朱维尔

这是理查德·朱维尔本人和妈妈在一起。

你要知道我捧着杂志面对电视的时候也是惊呆了。

影片最初的5分钟戏一定是最先拍的,因为你肉眼可见理查德·朱维尔从一个稚嫩的、有礼貌的甚至有点呆萌的胖男孩

变成了一个胖到连腰带都看着随时会崩开的趾高气扬的校园警察。

偏偏这样一个男人在妈妈面前毕恭毕敬,张口闭口都是Mama or Yes ,ma'am。而不巧他还住在妈妈家。而这一点在美国文化中对一个成年男人来说,说是丑闻有些夸张了,但几乎可以和怪异画等号。

理查德·朱维尔的父母很早就离婚了,朱维尔后来一直和妈妈生活。后来母亲改嫁,朱维尔随了继父的姓,但是好景不长,继父后来也离家抛下了母子二人,这就更使得朱维尔和母亲两个人相依为命,互相依靠。

我相信放在今天朱维尔十有八九支持川普,但是很可惜他在2007年死于糖尿病并发症和心脏衰竭,享年44岁。虽然他洗清冤狱之后重归了警队,也结婚成家,但是始终没有走出阴影。

不过值得安慰的是,在他去世前一年,亚特兰大爆炸案真凶落网。

影片在今年年初曾经在国内上映,但是场次不多,我当时没来得及看。电影是一如既往拍得很扎实,有律师和FBI针锋相对,有小人物对抗强势集团,有傲慢无良的媒体被无情打脸,一切我们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遭遇出不出来的那口恶气在影片中都得以宣泄。

而今年就快90岁的老导演真的是宝刀不老。

影片中的演员也好,Paul Hauser这个演员,可惜国内所有的网站几乎没有任何关于他的信息。我喜欢他的表演,他在影片中的努力自不必说,一定是在开拍前就拼命把自己从一个胖子吃成了一个更胖的胖子。他也把朱维尔的轴和一个漏洞百出的小人物的窘迫、走投无路演活了。

还有Kathy Bates,她几乎可以成为美国南方那些朴实的、吃苦耐劳、传统的老母亲形象的不二人选。不过她演朱维尔的妈妈Bobi ,我特冒昧地说一句,我觉得似乎难度不大。

当然姜还是老的辣,Kathy Bates也凭借此片获得了今年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而片中男二,由Sam Rockwell扮演的律师则中规中矩,因为角色没有给他太大的空间。好在Sam的功力让人物不至于没有存在感。

但是因为我太喜欢Sam Rockwell了,他在《三块广告牌》中的表演简直惊艳,所以当年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绝对是毋庸置疑的,以至于我对他在这部戏里的演出会抱着太高的希望。

不过好演员终归是好演员,Sam Rockwell在这部影片当中还是把从电视剧咖转战大银幕的Jon Hamm和Olivia Wilde甩出好远好远。

这点我觉得多少要怪导演,他可能太想把FBI还有美国的媒体在理查德·朱维尔事件中塑造成那个霸道强权的恶势力,以至于塑造出了两个极其脸谱化的也极讨人厌的角色。

而Jon Hamm和Olivia Wilde,我也是醉了,居然可以演成这样,尤其是Olivia.

关于Paul Hauser,我想他受外形的限制,今后不大可能成为好莱坞的一线男星,但是他倘若运气够好,也不愁没有好戏拍,这一点可以参考他同类型的演员奥斯卡影帝Philip Seymour Hoffman.

这人的故事说来也让人唏嘘,他在2014年被发现暴毙于纽约的一间公寓当中,当时只有46岁,而据说他的遗体被发现的时候,胳膊上还插着针头,旁边是两包打开的违规药品。

当然我还是相信好演员总是会有闪光的时刻的,而前提是能耐得住寂寞并且能坦然应对事业的高低起伏,但愿Paul Walter Hauser可以。

————————————————————————————————————————————

插图|文章配图来自《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逃出亚卡拉》《百万美元宝贝》《三块广告牌》及网络

鲁豫看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