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打亂我軍部署:珍寶島戰役期間的叛逃投敵事件

1969年3月,中蘇在烏蘇里江的珍寶島爆發軍事衝突,蘇聯軍隊幾次對黑龍江省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中國一側的珍寶島實施武裝入侵,並向中國岸上縱深地區炮擊。中國邊防部隊被迫進行自衛反擊。3月2日、3月15日和17日,中蘇雙方的邊防部隊發生武裝衝突。蘇軍動用了坦克、裝甲車、飛機和當時的“祕密武器”“冰雹”火箭炮。解放軍使用了85毫米反坦克炮、無後座力炮、40火箭筒等輕武器和岸上的縱深炮火。最後我軍打退了蘇軍的進攻,戰鬥之後中方牢牢控制着珍寶島全島。

一度打亂我軍部署:珍寶島戰役期間的叛逃投敵事件

珍寶島自衛反擊作戰過程中,三次戰鬥共擊傷蘇軍坦克、裝甲車17輛、斃傷敵250餘人,繳獲T62坦克一輛,各種槍支31只。我軍共傷亡159人,其中犧牲71人,傷88人。蘇軍傷亡數字在蘇聯解體後由俄羅斯公佈爲152人,其中陣亡58人,傷94人。蘇軍擁有絕對火力和武器優勢,進攻部隊均爲以T-62主戰坦克和BTR-60輪式步戰車爲主的摩托化部隊(實際上相當於中國軍隊的機械化部隊)。

一度打亂我軍部署:珍寶島戰役期間的叛逃投敵事件

蘇軍炮兵數次向我方前沿陣地和後方通道進行過大規模的火力奇襲和壓制,3月17日雙方僅搶奪被我軍擊傷的蘇制T-62坦克期間,蘇軍就發射不同口徑炮彈和冰雹火箭彈9000發以上。但其炮兵偵察和指揮裝備非常落後,存在嚴重缺陷、火力效率極低,9000發炮彈覆蓋以後,我前沿部隊幾乎未造成大的傷亡。

一度打亂我軍部署:珍寶島戰役期間的叛逃投敵事件

這其中我軍的偵察部隊發揮了重要作用,珍寶島戰役期間,我軍直接參戰的有2個步兵團的4個步兵營、1個營級邊防站和3個炮兵團以及加強分隊,共有19個步兵連隊,其中偵察分隊就有6個偵察連和6個偵察排,分別來自23軍、39軍和64軍的師直屬偵察連/排,相當於參戰步兵兵力的42%。偵察兵在珍寶島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兩個月後卻發生了一件令我軍極大被動的叛逃投敵事件,打亂了我軍的整個前沿部署。

一度打亂我軍部署:珍寶島戰役期間的叛逃投敵事件

3月的激烈交火勝利後,我軍轉入陣地對峙階段。珍寶島的前線指揮所,是由瀋陽軍區根據對敵鬥爭的需要臨時設立的指揮機構,可指揮協調戰區的所有部隊。瀋陽軍區副司令員肖全夫將軍是珍寶島作戰地區的總指揮,珍寶島作戰時,肖副司令員坐鎮虎林縣的五林洞,成功地指揮了珍寶島戰役,連蘇軍也不得不佩服我們的指揮員厲害。

5月初,我駐防珍寶島作戰地區的部隊突然接到調防命令,軍事部署更改,所有前線指揮所就地廢棄,轉移到新的陣地,原有在反斜面開挖的行動完善的隱蔽陣地也全部異地新建。導致這次大規模調動調整的導火索,是一個突發的投敵事件。

一度打亂我軍部署:珍寶島戰役期間的叛逃投敵事件

1969年5月初,珍寶島戰區轉入陣地對峙階段。成規模交火和炮戰已經停止,雙方以偵察兵相互滲透摸底爲主。一天瀋陽軍區23軍67師偵察連的一名副班長,洪新學,在執行任務中突然投敵叛國。叛逃到蘇聯後,出賣了我邊防駐軍的兵力部署、陣地設置、武器配備等情報。

正巧此時蘇軍也有一位偵察班長向我軍投降,據參戰老兵回憶這位投降的蘇聯偵察兵還是蘇軍駐守烏蘇里斯克市某師師長的兒子,顯然是一位很重要的人物。中蘇兩軍都提出就此事件進行會晤(當時邊境定期會晤還正常進行,以一方在邊防哨所升旗作爲提出會晤的信號),可能蘇軍看洪新學知道的東西有限,沒有更多的利用價值,在雙方會晤時,提出用洪新交換那個師長的兒子。經我方同意,以交換方式押回。最後雙方商定在饒河邊防站的邊防公路零公里處交接。

一度打亂我軍部署:珍寶島戰役期間的叛逃投敵事件

叛逃的這倆人,都是由於聽信了對方的宣傳,都以爲對方纔是天堂,都各自叛變了自己的祖國,落了個叛徒的下場。

洪學新被軍區保衛部押回步兵67師以後,師部命令以全師以排爲單位,進行輪流批判,估計給輪慘了。最後洪學新以投敵叛國罪在牡丹江被執行軍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