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說,“別忘了,值得做的事都是難做的事”。用愛灌溉希望,用勇氣驅散陰霾,才能傾聽世界的美好。今晚22:00,江蘇衛視大型原創文化情感特色節目伊利欣活《閱讀·閱美》將迎來“迴歸”主題,奚美娟、許文廣等老戲骨聯袂推薦,共同洗刷心靈的塵埃,一同觀照生命本真的意義。

“以文載情、以美傳情”的《閱讀·閱美》,歷來湧動着鮮活的人生,傳遞出溫暖心房的力量。本期的“迴歸”主題,既有失孤父母尋找孩子的艱難經歷,也有90後女孩守護溼地的孜孜努力,還有爲百位老人送去臨終關懷的暮光守護——深藏在觀衆心中的情懷,有望被悉數喚醒。

只記得“單髮旋、方圓臉、雙眼皮”

如何找到4歲就走丟的男孩?

28年的時間跨度,10000多個日夜的煎熬,能否換來父母與兒子的團聚?美文《DNA記得你》用飽滿深情的筆觸,書寫尋親志願者的心路歷程。這篇文章的作者是51歲的夏雪,自2012年加入到“寶貝回家”志願服務中,已幫助近100個家庭重新團聚。

作爲經驗豐富的尋親志願者,夏雪已有6年志願服務經驗,“讓孩子回到母親懷抱,讓天下父母不再望眼欲穿”是她一直以來的願望。但這一次,4歲就與父母走散的小男孩,在父母眼中只剩“單髮旋、方圓臉、雙眼皮”的特徵,夏雪的尋親志願工作無異於大海撈針。

人皮細胞每28天更換一次,所有的細胞7年就得到徹底更換,細胞承載的4年童年記憶,是否全部遺失在時光裏?走散之後,改名換姓、遠隔千里也極有可能,親生父母的印象,是否已經成爲被徹底抹掉的過去?夏雪在《DNA記得你》中寫道,正如大馬哈魚洄游六千里,也要回歸故鄉,自己的工作就是通過DNA比照技術,夏雪終於讓母子團聚。相見的一剎那,母親抱着孩子放聲痛哭……

是怎樣的精神力量,讓夏雪堅持了6年的尋親工作;又是怎樣的機緣巧合,讓4歲走丟的男孩,重新與父母緊緊相擁?

做福利院“暮光裏的守護者”

靚麗女孩爲百名老人送出臨終關懷

26歲的年紀,本應打扮時尚前衛,享受大好青春年華;而重慶女孩周燦,卻在大學畢業後進入社會福利院工作,照顧即將走向生命終點的老人。黑絲與白髮的強烈對比,花樣年華投身臨終關懷的奉獻精神,在周燦的日記中顯露無疑。

曾就讀於社會工作專業的周燦,在學生時代就曾參與過大大小小的志願活動。與一位年過八旬的老奶奶建立志願陪伴關係,老少之間的互相關愛給周燦很大觸動。畢業之後,她就來到重慶第一社會福利院,照顧平均年齡爲85歲的老人們。

陪伴百位老人完成人生最後一段旅程,周燦經歷了比常人更多的生離死別,也擁有了更加豐厚的人生感悟。在紀錄片鏡頭前面,癌症晚期的何爺爺一改威嚴語氣,溫柔地鼓勵大家;90多歲的丈夫,一日三餐都會對同齡的妻子說,“姑娘,我們要喫飯了”;抗美援朝的老兵,本被病痛折磨得蜷縮全身,聽到抗美援朝的故事,眼角泛起了淚光……

在《閱讀·閱美》的舞臺上,周燦將講述自己在社會福利院爲老人們送去臨終關懷的點點滴滴,也將講述自己的親身感悟,“生命在做倒計時的,要讓愛的人感受到,他們正在被愛着。”

90後姑娘“領導”80後東北大漢

“桃花源”終於迎來野生丹頂鶴

在吉林省向海溼地保護區,有一羣可愛的人,他們不分晝夜地守護着大地,與盜獵、盜牧作鬥爭。原計劃三年迎回野生丹頂鶴的時間表,因爲他們的孜孜努力,只花了一年時間,有“溼地之神”美譽的丹頂鶴,重新在向海綻放出優雅高貴的魅力。

在90後女孩王春麗眼中,遠離喧囂、房子小而美、四周都是綠樹的向海,就是心中完美的“桃花源”。碩士畢業後,王春麗被自然保護基金會的一則招聘廣告打動,彷彿見到男朋友一樣怦然心動:“它寫着,‘你是不是有一顆放蕩不羈的心,是不是想用自己的方式去保護它,讓它成爲自己的桃花源’。”就這樣,王春麗從老家河南來到了吉林,開始了漫漫的自然保護之旅。

草原的生活是艱苦的,由於蔬菜欠缺,只能喫大蔥蘸醬和白菜蘸醬的王春麗,在來到東北後的第一週,就滿嘴口腔潰瘍;工作是困難的,一個本來嬌滴滴的90後女孩,成爲了8位東北壯漢的“領導”,要指揮他們進行巡護工作;還有保護區與當地村民日趨尖銳的矛盾,貧困與生態保護的難題懸而未決;最要命的,是王春麗還經歷過一次盜獵,與真槍實彈的盜獵者面對面“交手”……

所有在向海的經歷,都被王春麗寫在了《在桃花源等你》的美文中。飽含對土地的熱愛,王春麗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以及生命本真意義的迴歸。

想知道如何憑“單髮旋、方圓臉、雙眼皮”特徵,就找到失散28年的男孩?社會福利院中的“臨終關懷”,還有哪些感人故事?90後女孩與盜獵者的交鋒,到底有多兇險?今晚22:00,請鎖定江蘇衛視,《閱讀·閱美》將用溫暖的人性光輝,照亮所有觀衆的心田。

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衆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