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花楹带火了昆明,也带火了赵老倌!

正宗红河淳朴的味道,传承几十年的味道!

赵老倌开在熙熙攘攘的昆明老街——光华街,自由生长着最不加修饰的昆明,古朴典雅的小木楼,传承百年的风味小吃,仿佛能让你从一碗卷粉的舌尖之旅,回到从前车、马、邮件都很慢的悠然时光。

在没有星巴克的芝士蛋糕、抹茶星冰乐,没有答案、皇茶的年代里,一碗凉卷粉、一碗酒酿小汤圆、一碗炸洋芋,这些美味勾勒了“老昆明小吃”的光辉岁月!

店面虽然不大,但总是人头攒动。一楼点餐,二楼阁楼入座。一到饭点,人挤人、排长队、抢座儿就为了吃上这么一碗地道的百年老味儿。外国小姐姐们来了没座,就直接蹲在门口吃!

纯手工+山泉水制作的卷粉是赵老倌最深的套路。赵老倌这个老头在红河卖了几十年凉卷粉,最先挑着扁担挨家挨户地卖,后来骑辆大单车一个村一个村地喊着卖,现在赵老倌老了,传统手工艺难道就这样失传了?他曾多次劝女婿,让小夫妻俩开店,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可是赵师傅说他曾经看不起这种传统手工艺,觉得挣不了多少钱,不愿接手。但出去打工后发现,还不如老父亲的这个小摊子呢!于是和媳妇盘下了这家小店,继承老父亲的传统手工艺,让老一辈的记忆一直延续下去,也让老昆明人能追忆童年的味道!

招牌手工凉卷粉

手工凉卷粉是赵老倌的招牌!几乎到店的客人都会点一份!卷粉的制作并不简单,单单泡米就需要六个小时,凌晨3点就要起来磨浆,上蒸笼蒸熟。一张粉皮的制作需要五分钟!

看似简单,却是一道复杂的工序,粉皮的厚薄、火候大小都会影响卷粉的口感!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吧!

佐料是赵老倌独家秘制的,就连醋也是自酿的,怪不得这么好吃呢!赵师傅说他们赵家有个规矩,配方传男不传女!

卷粉Q弹又软糯,嚼起来稍微带点韧性,酱汁是点睛之笔,再撒上一瓢碎花生,夹一块入口,酸辣滑爽,味道恰到好处,沫沫认为这是昆明最好吃的卷粉了...

蘸(沾)水卷粉

蘸水卷粉是地道的红河风味小吃!把卷皮做成一片片手绢大小,如丝绸般柔顺,颜色乳白。再配上一碗内容丰富的蘸水,真是好吃到飞起!

老板在介绍蘸料的时候,那一脸傲娇的样子,应该就是别人家孩子本人了。祖传的秘方,经过几十年研究出来的味道,口感自然超级赞了!

夹起一片卷粉皮,蘸满酱汁,真是销魂到飞起,欲罢不能!赵师傅说先把卷粉蘸汁吃了,蔬菜泡一会儿再吃,味道更好,更入味!

红烧肥肠米线

虽然他们家主打的是卷粉,但昆明人离不开的米线,店里怎么能少了呢!肥肠米线、小锅米线、豆花米线等等应有尽有!

肥肠米线也做得辣么优秀!把肥肠翻开用香油、面粉、葱叶、盐巴反复揉洗,用清水煮后又红烧,处理的特别干净!肥美软糯,滑爽耐嚼,红烧的香味越嚼越明显,就连吃肥肠就吐的软萌妹都觉得蛮好吃!

老馆拉拉粉

拉拉粉又叫抓抓粉,随意而又特别的名字,它其实就是凉粉的一种,只是名字让人充满好奇,非得试试罢了。当然这一试就一发不可收拾了,特别是一些喜欢酸甜、酸辣口味的朋友,只怕一次过后,必是日日相思。

刚刚从瓷盆倒在砧板上的凉粉显得格外晶莹圆润。“瓷盆是每天用完后就洗干净倒扣在架子上的,不能落灰、沾水,沾了水的凉粉从瓷盆里倒出来底部是烂的。”赵师傅说。

用有洞的铁铲在冻粉上抓成细条状。放入碗里浇上糖浆即可。也可加入其它佐料,拌成酸辣的!够Q,又嫩又弹,入口很顺滑,吃起来很有嚼劲,吃一次就能让你上瘾!

虽然沫沫肚子里已经装不下了,但总觉得还是没吃够。也许这就是佛家说的口腹之欲,看来我终是俗人一枚,戒不了这口腹之欲,成不了仙。

豌豆粉

豌豆粉用新鲜蚕豆制作的,加入赵老倌的秘制佐料,在和卷粉两掺,味道真是好极了,令人回味无穷!

桂花米酒汤圆

点一份米酒汤圆,再来份炸洋芋和木瓜水!颇具云南特色的的下午茶开始啦!桂花是从山下采摘下来晒干的,配上自酿的甜白酒,酿出了醉人的滋味!而且是纯天然的食材哦,可以安心的享受。

盛一颗入口,心花怒放都写在脸上了。桂花的清香,沁人心脾,酒酿味略轻浮,一丝甜,勺子一搅动,又是汤圆,软软糯糯,好吃到cry!

手酿甜白酒

一小碗一小碗的装好,然后再进行发酵。口感香甜可口,隐约透着酒的醇香,这是沫沫吃过最好吃的甜白酒了,璨璨一口气就吃了五碗咧!!!因为制作比较耗时,所以每天都是限量销售的!晚上六点左右可能就卖完了!

最长情的食物不需要多惊艳,低调的潜入三餐,占得一席之地,从此日日相随!岁月静好,点点滴滴都是昆明人的市井人情。

【地址】 护国街道光华街33-3号

【人均】 16元

【营业时间】 周一至周日 09:00-20:00

— END —

昆明老店全记录 | 第20期

编辑:沫沫 | 摄影:璨璨 | 动效:张张

吃喝玩乐昆明探店小分队原创发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