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社會中,女子遭受了很多不公平待遇,更有很多規則束縛她們的人生,令她們本就艱難的人生更加坎坷,這是古代社會文明不發達的表現,更是一些權力者維護自己地位的工具。其中有一點就是女子必須要守好自己的貞操,這是封建社會演化而來的東西,它說明了女子必須在結婚前不得和任何男子發生關係,婚後除了自己的丈夫不得和其它男子發生關係,這個就叫做守貞。

有了貞操的觀念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人類進化的表現,知道了羞恥不再像野獸一樣生活,也預示着人類最終的生活還會是以家庭爲基點的,但是這不能成爲迫害女性的工具,男女應該是平等的,男性也應遵守的規則,然後演變成爲現代文明的一夫一妻制。

生活在古代社會的女子毫無地位,甚至沒有人權,這種情況可能會伴隨她們的一生,沒有出嫁之前,自己的一切由父親掌控包括自己以後的丈夫都沒有權利選擇,出家以後就要聽從丈夫的,即使嫁的人有多麼不好也能離婚,只能承受。而這些不過是最基本的標準,那個年代對女子的要求太過嚴格,甚至到了最後都變得有些畸形。

這些病態的規則無處不在,有無數女子爲止付出了生命。出嫁女子的丈夫如果死了是不能隨便改嫁的,如果違反規定是要被家族處罰的,嚴重的甚至會被國家處罰。丈夫死後,女子要守着一塊代表着貞潔的牌坊過一生。這種思想深深地刻在了當時人們的心中。

當時還流傳着一本書上面講述了那些守貞女子的人生經歷,當時人們爭相傳誦認爲這上面的女子都是榜樣,用來教育自己的女兒或妻子。但是如果現代人看了這本書就會發現這上面的女子命運都是悲慘的,爲了守貞,她們最終都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有些在大好年華就爲了一塊牌匾而死。

爲什麼女子守貞會被社會接受,就是因爲當權者的大力推行。朱元璋就曾經認爲女子守貞是治理國家的好辦法。康熙還曾親自獎勵過那些守貞的女子,並給予她們的家庭一些優惠。於是爲了迎合當權者的喜好和鞏固男人的地位,社會對女子的要求更加嚴格,卻對男子格外寬鬆,導致了當時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小編認爲只有同等條件要求所有人,才能讓一個國家穩定發展減少衝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