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一组数据表明,有74%的90后是根本没有存款的,甚至很多90后的存款都是负数。毕竟对于90后来说“超前消费”已经是件习以为常的小事。

90后的成长轨迹刚好享受到了国家经济崛起的红利,家庭富足,不断上升的物质条件更加抬高了他们的消费倾向,就算大部分“90后”的收入不足以支撑个人高昂的消费,但“由奢入俭难”的思想也让他们产生了从各种消费贷款平台拆东墙补西墙的局面。

本次的融粉故事为大家带来的就是一位典型的93年小姐姐--赵女士,从毕业到结婚,来看看她的消费观念有了怎样的转变。

有时候就是不知不觉,钱就被花光了

“大家好,我姓赵,是一名90后女生。我还记得是13年毕业的吧,不过论工作的话,我从12年就开始实习了,到现在都有6年的工作经历了。我的职业是一名护士,12年在医院工作时的工资是1800元。那时候刚毕业,不说投资理念,储蓄理念还是有的。平时都会想着攒一点小钱,留着需要的时候做备用。”

“印象最深的大概是14、15年的时候,微信那时候有个红包的功能,买东西也开始更多的在线上支付,非常便捷。我和小伙伴们每天就是发红包、抢红包、分享好物、拼单网购。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发现自己慢慢变成月光族了···从钱包里花钱和从支付工具上花钱是有区别的、卡内余额从多到少的过程是会让人心慌的。在什么支付宝啊、微信啊上边花钱,有时候就是不知不觉,钱就被花光了。”

年轻人“及时行乐,该买就买”

其实,在这个互联网营销的时代,大多数商家都在鼓吹年轻人应该“及时行乐,该买就买”,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年轻人的冲动消费、超前消费。加上现在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工具的快捷简便,往往还没来得及思考买的东西是否有用时,就已经完成了消费。

“对职业无规划,我自己的财务状况也搞不清楚,也没有进行过强制储蓄和任何投资--这大概就是我刚开始工作三年时的状态,因为我身边很多人也都是这样的生活态度,有时候我和朋友也会互相自嘲是“月光族”,慢慢的月光好像就变成了一件理所应当、没太大关系的事。”

每个月必须定存1000用于投资

“真正开始接触投资的时候差不多是17年底,最早接触过“余额宝”一类的产品,还记得有那种7天年化的产品。当时因为有一点闲钱,然后又是随存随取,放了一次后发现真有那么几块钱收入,然后我就觉得,如果钱多一点的话,利息也能更多,那么工作之余也有了额外收入。后面忘记是在哪个公众号上看到中业兴融了,然后了解了几天吧,确定平台收益各方面还不错就投了有1万块钱,投了个半年,拿到了500多的利息。”

“当时那种惊喜感还是有的,就是突然间多了几百块钱。因为我们女生日常开销还是挺大的,比如买化妆品啊,买衣服什么的。后面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计划,每个月必须定存1000用于投资。一方面是怕自己又克制不住花钱,一方面是我今年6月份的时候结婚啦,也必须要为以后的生活留存出一些储蓄。”

比较理想的人生状态,也许就是不断增加个人资产,克制消费欲望把钱留下来用于投资,用资产赚来的利息消费,也就是所谓的钱生钱的道理。最终让手里可生钱的资产越滚越多,无需再仰赖一份微薄的工资。在这里阿融祝愿这位93年的小姐姐生活幸福美满,也望看文的大家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投资方法!​​​​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