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 黄维 郦琪琛 华雨晨 薛原 雅加达专电)记者星夜兼程抵达雅加达时,已是北京时间17日凌晨。农历七月初七,七夕,中国的情人节。这天,也是印度尼西亚的国庆节。而恰巧,这日离雅加达亚运会开幕倒计时,只剩下最后一天。

“两情缠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千年前唐代诗人王建写下的《七夕曲》,与两度举办亚运盛会的雅加达,此时此刻的心境是惊人相似的——不是吗,相隔半个多世纪之久后,亚运的梦想在这座城市重新牵手、共筑荣耀,热情几近达到沸点。

今天亚洲的聚焦,必将是雅加达的格罗拉蓬卡诺球场。第十八届亚运会的圣火,将在这里再次熊熊点燃。与上次的重逢,相距了半个多世纪。是啊,分别太久、重逢不易。

时间老人不会忘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这座体育场就已破土动工。1962年,举行了亚洲运动会。之后几十年间,她见证着雅加达经济、社会、城市的腾飞与起伏。直到五十多年后的今天,象征着亚洲最为顶尖赛事的这项运动盛会,再次回到椰子之城。由此,雅加达成为继泰国曼谷、印度新德里后,第三个承办亚运会的首都。一再二地举办亚运会,可见了这个国家、这座城市对亚运的推崇。

是啊,雅加达再办亚运会,不变的是雄姿昂然的球场,永恒的是雅加达民众的期盼。“打扫庭院迎宾客”,斑驳的外墙刷新、缤纷的彩灯点亮,热闹的亚洲体育盛会即将登场。没有任何的铺张浪费,也没有过多的雕饰打扮,促进沟通交流、和谐和平,分享欢乐与荣耀的亚运盛会来了。

由“极乐鸟”、“独角犀牛”、“巴岛花鹿”组成,雅加达亚运会的吉祥物组合,遍及了格罗拉蓬卡诺球场的各个角落。供安检、办公、工作等用途的临时彩篷安营扎寨,志愿者正热情引导、摆渡车辆井然有序,一切都昭示着亚运会的“雅加达时间”滴答滴答有节奏地行进。

这座城市大街小巷的彩旗猎猎,与体育场馆群的轰轰烈烈,形成亚运热闹的内外呼应、前后接力。谁说雅加达的亚运不够热烈?整座城市,街道两旁到处是道旗,酒店、围墙悬挂起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彩幔,广场、商场的液晶显示屏这段时间也被各种体育宣传片“承包”。而在市中心的独立广场附近,大大小小的喷泉、雕塑周围,亚运主题的造型花团锦簇。

最美的风景,则是人的风景。雅加达与其它的首都一样,既有栉比鳞次的高楼,也有着成片的中低阶层住宅区。矮房子的屋顶,不时能见到飘扬的国旗或亚运会旗。几百面、上千面,远远望去成了一道令人心动的风景。这是每家每户对亚运的美好祝愿。街道两旁,见到了不少不规则的足球场或篮球场,晒得黝黑皮肤、光着膀子的孩子,尽情享受运动的快乐,是那样率性与浑然一体。

还不得不说说对志愿者的好感。印尼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乐观、向上是所有民族的共性。大概至少有数以万计的年轻人,投身到了这次赛会的志愿服务中。明眸皓齿是他们的“标配”,英语表述往往留有印尼方言的口音,然而丰富的肢体语言、不厌其烦地解释,让与会的宾客们感到了东道主的炽烈情怀。

本届亚运会的主题口号是:亚洲能量。雅加达亚运会的大幕即将徐徐拉开,雅加达所聚集的亚洲能量,在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厚积之后,正将汹涌激荡、喷薄洪涛!

来源:体坛报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