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心学之集大成者——王守仁

王守仁,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心即理

“心即理”是阳明学说的标志性命题,与程朱学派“性即理”的命题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个命题是了解阳明学的一个关键。

作为思想命题,“心即理”并不是王阳明的创造。早在他之前,儒佛两家都有“心即理”的思想。不过,王阳明的“心即理”是得自其生死煎熬的体验,他在贬官到龙场,忽然有一天大悟“始知圣人之道,悟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矣。”这表明,他已经意识到理并不是来自外部世界,而就在人们的心中。龙场之后,他就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题。这里的“心”并不是知觉意识活动,而是道德主体。

阳明的“心之本体”概念,是与从孟子到陆九渊以来的“本心”观念内涵一致的。

阳明心即理的说法,主要针对的是“至善”,即道德实践活动过程中的道德原则问题,即“当然”。至于事物的“所以然之理”,则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他也没有回答这方面问题。

格物

“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阳明将格解释为“正”,格物就是要纠正非道德的念头而恢复本来端正的道德意识。这样,格物实际上就转换成了“正念头”。在阳明看来,人心的本体是没有什么不正的,但是常人的心已经不是心之本体了,格物就是要纠正人心的本来面目。所以晚年,阳明会在四句教中说“为善去恶是格物”。阳明将格物解释成纠正不正的道德意识而归于端正,完全把格物限制在道德实践活动的范围之内,取消了朱熹格物思想中包含的知识论内容。否定了对于自然事物的考察和经典的研读,完全转向了内心世界。这与他心即理的立场是相一致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