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我們應該從抖音身上學如何“做正確的事“,並且”正確地做事“——把產品當作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來培養,尋找能讓它快速被社會接納的人格特質(做正確的事),然後在不同的成長階段制定相應的歷練計劃,並長期堅持做事風格的一致性,而不是一天一個花樣模糊了用戶對品牌的印象(正確地做事)。節點活動,主要是針對產品生命週期的用戶特點開展的重大運營活動,比如爲了需求喚醒、信息互動在拉新階段開展的【新人紅包】,爲了培養使用習慣、購買升級在促活階段開展的【每日簽到】,爲了增強購買升級、精細服務在轉化階段開展的【首單立減】,爲了建立用戶口碑在傳播階段開展的【分享有禮】。

文章梳理總結了抖音“做事”的8個步驟,帶我們一起向抖音學習如何做正確的事,

當下“兩微一抖”已成爲企業品牌傳播必備的渠道策略,可見抖音的江湖地位不容小覷。

抖音,誕生於2016年9月,是一款“音樂創意”短視頻社交軟件。截至2020年1月,其日活躍用戶數突破4億,而同屬短視頻行業的快手的日活躍用戶數也纔剛過3億。要知道,在2016年6月,當時抖音還沒上線,快手就坐擁3億註冊用戶數。顯而易見,抖音不過是一個後起之秀,卻能傲視羣雄。

短視頻行業的數據統計

也有數據表明,抖音用戶的粘性很大,轉去玩快手的用戶只有55.6%,反而快手用戶轉去玩抖音的高達68.2%。快手高級副總裁馬宏斌也曾透露,快手前100名的大V有70個是抖音用戶,抖音前100名的大V只有50個是快手用戶。

想知道抖音是如何後來居上,必先了解冰山模型

一般認爲,一個人80%的成功幾率是由冰山模型水平面以下要素:動機、價值觀/性格和綜合能力決定的,另外20%是由冰山模型水平面以上要素:經驗和技能決定的。

而且,上層要素的生長受到底層要素的制約:一個人有什麼樣的動機,就會促使他/她着重培養哪方面的綜合能力;有什麼樣的價值觀/性格,對他/她的行爲舉止也會產生一定約束力,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互聯網產品的冰山模型

如果把一家互聯網公司的品牌視爲一個人,那麼動機就是品牌價值,價值觀/性格就是品牌人格,綜合能力就是營銷4C中的用戶需求(Customer)和學習成本(Cost),經驗和技能就是營銷4C中的消除障礙(Convenience)和用戶運營(Communication)。

抖音的成功可從冰山模型自下而上進行總結:

1. 底層構建了一個讓人爲之驚歎的品牌人格

從最初的品牌Slogan——讓崇拜從這裏開始,以及有一頭條的員工在朋友圈曬出公司的背景牆——讓更多人的美好生活被看見,可以看出抖音成立的動機——幫助更多人提升個人知名度。

字節跳動的公司背景牆

這個動機是基於對社會衝突的深刻洞察:近年來各類選秀節目(如:中國好聲音、超級女聲等)的熱播透露出許多年輕人心藏一個明星夢,但由於家庭出身、人際資源、社會財富等先天條件限制不得不放棄追逐夢想。城市已經發展到需要一個品牌來給這批年輕人創造機會的時候,抖音應運而生。

作爲一個創造者,抖音還找到了提升個人知名度應該具備的人格特質——精緻(Sophistication),並以這樣的人格特質與城市年輕羣體溝通,包括藉助明星光環來詮釋何爲精緻、擲重金在各大城市舉辦美好生活節……這些事件在目標羣體裏迅速傳開,並取得目標人羣的情感認同和品牌信任。

在抖音裏明星雲集

注:精緻(Sophistication)、稱職(Competence)、刺激(Excitement)、堅韌(Ruggedness)和真誠(Sincerity)是J.Aaker通過問卷調查得出的五大最容易被消費者感知的人格特質,而且這五大特質也能概括許多流行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人格形象。

2. 淺層做到了品牌價值穩定輸出及承諾兌現

在站內,抖音致力於幫助更多人提升個人知名度,加強產品功能和用戶體驗,讓更多人得到同等機會展示自我。

在用戶需求(Customer)方面,採用了去中心化內容分發機制,當內容創作者發佈一條短視頻後,抖音並不是把這條短視頻發給創作者的所有粉絲用戶,而是小範圍分發測試這條短視頻的潛力,讓可能喜歡這類內容的標籤用戶通過行動來評價。只有獲得更多用戶認可的優質短視頻才能得到二次流量推薦,進而成爲爆款,創作者就有機會爆紅。同時,採用了全屏自動播放模式,讓每一條短視頻都能被觀看,不失爲一種公平競爭。

抖音的產品功能

在學習成本(Cost)方面,採用了中心化內容生產機制,組建了服務達人的MCN機構,由平臺簽約明星、網紅和大V推出一個個可複製、易模仿的有趣短視頻,降低用戶學習門檻。同時,運營團隊也會不定期發起各類短視頻挑戰賽,提供各種濾鏡、剪輯技能、流行音樂等素材,即使普通用戶沒有創新力,跟風模仿也能拍出看起來酷炫的、專屬於自己的15秒“大片”。

3. 頂層把精緻人格和品牌決心展示得更直觀

在站外,抖音秉承“精緻”理念開展一系列PUGC營銷活動,持續影響用戶的感知,並不斷強化精緻的人格特質。

抖音冠名綜藝節目

在消除障礙(Convenience)方面,抖音通過冠名一些和明星互動的綜藝節目,比如中國有嘻哈、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等,藉助節目酷炫的舞臺效果和高度吻合的受衆羣體,消除年用戶從產品感知到下載應用之間存在的疑慮——抖音是否有實力助我提升知名度?事實上,抖音已經幫助不少草根明星(如劉宇寧、陸超等)登上主流媒體的舞臺,讓用戶看到了展示自我的機會、成爲明星的希望。

在用戶運營(Communication)方面,除了大衆明星入駐,引入其他平臺的網紅和大V,還與多家MCN機構合作,扶持和培養平臺內的潛力用戶,保證內容的質量和持續產出。同時,不定期更新挑戰活動、熱門搜索、加強品牌合作激勵用戶創作,以增強用戶對抖音的依賴和活躍。在參與創作的過程中,用戶也能得到抖音提供的專羣維護、不定時禮物、拍攝指導、流量曝光等多方面幫助。

抖音品牌活動及福利

寫到這裏,你可能會驚歎一聲:哦,原來如此!

但是換到自己來做品牌、運營產品,你就會一臉懵逼了。要麼無從下手,要麼覺得每天的工作就是打雜,不知道做這些運營動作意義何在。你制定的運營計劃也可能是雜亂無章,運營策略多半也是效仿其他大品牌,在各個產品生命週期階段沒有什麼不同。

產品運營人的苦惱

產品運營的策略制定

所以,我們應該從抖音身上學如何“做正確的事“,並且”正確地做事“——把產品當作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來培養,尋找能讓它快速被社會接納的人格特質(做正確的事),然後在不同的成長階段制定相應的歷練計劃,並長期堅持做事風格的一致性,而不是一天一個花樣模糊了用戶對品牌的印象(正確地做事)。

從抖音身上學如何“做正確的事“

第一步,瞭解產品所屬的行業發展到哪一階段

行業生命週期曲線

探索期:市場供給量和需求量低,增長速度只有3%左右。只有一部分有研發實力的企業在生產產品,因爲試錯率高、生產成本高,使得企業不敢做出太多花樣,產品售價普遍也高。對於消費者來說,老產品的轉換成本高,新產品的功能還不穩定,普遍是觀望態度。

成長期:市場供給量和需求量增加,增長速度達到10%以上。這時候產品技術已取得突破性進展,可大規模複製生產,部分產品還是供不應求。隨着進入市場的企業數量增多,企業的競爭就是價格戰(紅包、補貼)和產品多元化,助長了市場搶購風氣,強化了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性。

成熟期:市場供給量和需求量接近峯值,增長速度在5%以下。企業佔有的市場份額越多,其產品銷路越寬賣得越好。企業之間的競爭從瓜分空白市場變成了搶佔對手的市場,營銷手段多了起來,導致消費者出現了選擇困難症,這時企業的口碑開始發揮了作用。

衰退期:市場供給量和需求量下降,增長速度在0%以下。消費者的消費觀念改變了,市場出現了供過於求的現象,而替代品日益增多又帶來衝擊,企業開始大批量清理庫存,行業標杆在現有的口碑基礎上向新產業轉型,小工廠則因資金不足被迫退出市場。

從行業的發展規律來看,只有產品的企業會因行業變化而被淘汰,但是有好口碑的企業卻不會,因爲它可以引導用戶消費來應對市場挑戰。

第二步,在當前發展階段應爲用戶帶來耳目一新

新媒體時代下的需求

首先,根據行業供給和需求特點細分出公司產品的目標用戶羣,描繪能給產品創造最大價值的核心人羣畫像,然後洞察他們在社交生活中未被得到滿足的需求:在新媒體時代,每個人都想成爲“主角”,年輕人更急於尋求個性表達,但自拍效果不夠酷,也沒有太多技能加持。

其次,瞭解標杆/競爭對手又是如何解決這些現實衝突,對目標用戶羣說了什麼。作爲抖音的頭號競爭對手——快手,以“記錄世界,記錄你”作爲Slogan,具有很濃的個人主義色彩,乍一看以爲是幫助感情受到挫折的人走出傷痛,學會自我療愈。

最後,順勢而爲,不違背或超前於行業發展,將核心人羣的需求痛點與公司產品利益點建立連接,從事實主張、認知區隔、情感主張和價值區隔中挑選適合當下的一種廣告內容。

不同生命階段的產品廣告內容

事實主張:根據品牌內部能力或資源的明顯優勢進行突出定位,傳達所具備的事實優勢壁壘,直擊重點。如:早期的抖音——讓崇拜從這裏開始。

適用評估:企業在行業中具有先發優勢,在組織資源方面具有強大的科研能力、上市速度快,在產品/服務方面是行業唯一,不容易被模仿/超越。

認知區隔:在受衆心中建立獨特記憶認知,讓受衆對於該品牌和其他某種特定行爲或體驗產生強關聯,從而做出選擇。如:現在的抖音——記錄美好生活。

適用評估:行業中出現了新的關鍵驅動因素,消費者心智中還有其他尚未被佔領的空間。

情感主張:提煉品牌中蘊含的情感因素,通過向受衆傳遞美好的情感聯想,讓受衆將心中期望憧憬與品牌實現關聯。如:格力——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適用評估:除功能性需求外,目標用戶羣還有情感性需求未被滿足。相比競爭對手,產品包裝設計、信息傳播更能觸動用戶情感,公司願景能夠引發消費者共鳴。

價值區隔:傳達品牌對於受衆產生的某種獨特價值觀,且能通過產品體現在受衆心中形成心理認同,產生價值共鳴。如:耐克——Just do it。

適用評估:已經積累了一定數量的用戶羣,公司願景切換用戶心理並引領時代,取得了行業KOL、大V等背書。

第三步,扮演極具感染力的人來講品牌價值所在

品牌人格原型及特質

將創始人/團隊個性特徵和公司產品的發展願景兩方面因素綜合匹配,找到適合公司長遠發展的人格原型。

不同的品牌塑造如同人的成長,不同的基因決定了不同的人格,不同的人格決定了不同的傳播調性,不同的傳播調性又決定了受衆對品牌的不同反應。有生命力的長壽品牌是具有人格原型的。一個成功的品牌人格,可以讓品牌拉近與用戶的情感距離,並且在用戶心智刻畫出鮮明難忘的品牌形象。

所以,確立相應的品牌人格後,找出核心人羣最可能聽具有什麼樣人格特質的人說的話,然後學習這類人的表達方式、行動風格等,以此作爲產品運營的人設模板並長期堅持不斷強化。

第四步,明確當前產品生命階段的任務是什麼

產品生命週期曲線

產品所處的生命週期階段一般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判斷:

  1. 將產品日下載量/銷量變化趨勢曲線與生命週期的“S”曲線擬合;
  2. 將產品累計下載量/銷量與市場總量及潛在用戶總量對比,評估上升的可能性;
  3. 將產品的百度指數與行業標杆/頭部競品的對比,客觀評價產品的差距;
  4. 觀察產品的日/月活量、營收等平臺數據波動情況,預判上升的幅度大小。

探索期:日下載量/銷量極低,市場佔有率幾乎爲0。該階段主要任務就是尋找高質量的種子用戶,讓用戶參與產品體驗,並對產品提出優化建議。種子用戶一般控制在100個左右,多了會交流不過來,嚴重地會導致分不清主次需求。這些種子用戶可以是有一定圈子影響力的同事或朋友,與產品沾邊的相關領域意見領袖(KOL),微信(羣)、微博、垂直論壇等網絡大V。那麼如何讓對方搭理我們願意成爲種子用戶?我們得事先準備一個鼓舞人心的品牌故事,願景是致力於解決某一個非常緊迫的社會難題,現正尋找一羣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攻克。

成長期:日下載量/銷量、 日/月活量、營收增多而且增速較快,但與頭部競品的市場佔有率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該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激發用戶尚未意識到或未被滿足的需求,一旦使用產品後能夠給生活帶來不一樣的感覺。例如,有些年輕人喜歡自拍模仿明星,但鮮有人圍觀,最終淪爲自娛自樂。於是抖音推出一條“找呀找呀找雪花”競猜H5,一下子刷爆了朋友圈,爲模仿者,也爲抖音帶來了巨大的流量關注。在那之後,抖音開始找一些明星合作增加產品流量和話題,讓更多的用戶也加入到抖音隊伍中來。

讓抖音一炮而紅的宣傳

成熟期:日下載量/銷量基本穩定,已佔據了一定市場規模,但日/月活量、營收仍在增加。該階段主要任務就是對用戶進行精細化運營,圍繞用戶的地域、人口特徵、消費品類、品牌偏好,購物行爲、生活場景和用戶價值七大維度進行用戶分羣貼標籤,然後收集用戶貢獻值,如活躍度、購買力情況等數據將用戶按二八原則分爲不同等級:1%爲重要客戶,19%爲主要客戶,30%爲普通客戶,50%爲長尾客戶,讓不同等級用戶享受到不同的專屬服務,高效培養用戶的忠誠度和提高客單價。

衰退期:日下載量/銷量、日/月活量、營收均出現明顯下滑。該階段主要任務就是牢牢把握住核心用戶,通過發起有影響力的社會公益活動擴大品牌影響力的邊界,開發出和產品/服務強相關的常用周邊產品,滿足用戶的新需求。同時關注行業的潛在進入者動態,通過升維或降維的方式嘗試創新轉型,升維是指增加自身的實力,給同質化的產品或服務附加超值的東西;降維是指用高級、全套的打法平移到相對落後的空間,如車企推出網約車服務。

第五步,按照原先擬定的品牌人格組織內容運營

人格是貫穿始終的唯一宗旨,包括內容定位、行文風格、推送時間等在長時間內都是保持不變,讓內容集成爲一個有人格特質、高辨識度的符號。

內容運營的基本流程

首先,打好內容定位的核心基礎,分析用戶TA是誰、在哪、每天在做什麼、有什麼偏好等等,製作出不同於競品的差異化內容,如圖文、視頻等類型上的差異,漫畫、直播、彈幕等形式上的差異,獵奇、愉悅、慰藉等需求上的差異,形成產品特有的內容亮點。內容亮點是熱點和特點的集合,熱點源於長期不斷積累的素材庫、百度熱搜和微博熱搜,特點則是產品特性和品牌人格的總結。

其次,建立內容生產的素材庫和人才庫。素材庫的建立主要通過以下三種方式,一是對時事保持敏感,蒐集和整理每天的新聞熱點;二是對輿論保持敏感,通過百度搜索風雲榜、微博熱搜實時榜等網絡渠道瞭解當下的熱點;三是保持最新的運營思維,收藏和分析最新最近的優秀內容案例。

人才庫的建立通常是先尋找和記錄最新的優質內容創作者,包括個人和機構,然後聯繫和維護這些優質內容創作者,平時也多加留意熱點文章的作者,隨時更新和完善優質內容創作者的信息。

當然人才的關係維護離不開一整套合理的合作機制:找到能夠幫我們傳達信息和組織其他用戶的超級用戶後,要用產品資源對其進行包裝和曝光,如:經紀團隊挖出楊超越“村花”這個事件點後,通過節目再不斷髮酵出各種新的事件。然後再找更多的超級用戶,複製這一模式,不斷重複循環操作。也可以從不同角度對內容生產者設置不同的獎項,如:微博之夜,由官方定小獎,用戶投票定大獎,讓80%的用戶參與評選,最終給20%的用戶頒獎。

再次,有組織地進行內容加工和包裝。常見的高級包裝有專題和專欄兩種:專題是特定事件的內容集合(世界盃專題)、特定時間的內容集合(6月原創歌曲排行榜)、特定場景的內容集合(抖in City 美好生活節)。專欄是特定主題的連續內容(今日說法)、特定領域的連續內容(舌尖上的中國)、特定形式的連續內容(焦點訪談)。

一般加工流程是根據內容的定位確定要生產的內容主題,搭建最終想要呈現的內容框架,用最酷或最土的方式擊中用戶。再從素材庫中挑選出有用的元素,撰寫一個優秀的內容策劃方案,在特定的時間推一些能引起目標用戶情感共鳴的話題。也可以把內容框架和素材給到人才庫的創作者,將他們生產的內容包裝成一個欄目。又或者把所有具備共性的內容抽離出來,提煉出一個主題,這個主題是沒有立場之分,能夠引起正反方辯論的。

最後,在用戶可觸達的渠道發佈內容。試想在0預算的情況下,借勢熱點利用產品功能以不同的方式(Push、Banner、客服等)內推給用戶,或者在免費平臺(微信微博)建立基礎的外推渠道。也可以在一條或多頭內容上加入玩法(如:評論、直播、彈幕、測試等),引導用戶進行互動傳播。爲了能讓用戶有意願參與,可按用戶分層(人羣、年齡、工作標籤、用戶等級等)、內容分層(超級內容、頭部內容、信息流內容)、時間場景(上班、週末、休假等)、空間場景(辦公、餐廳、酒店等)進行內容精準推薦。個人建議,任何欄目或版塊都應有C位內容,把它們放在最顯眼的位置。

第六步,策劃活動讓品牌人格常在用戶眼前晃動

根據活動舉辦的週期性,活動類型可分爲常規活動、原創活動和節點活動三類。

常規活動,主要包括各種節假日活動、用戶共知的節日活動,比如世界盃、NBA總決賽、奧斯卡頒獎等;

原創活動,主要是一些品牌積累到了一定用戶基礎並有廣泛的品牌認知,結合產品本身特點打造的專屬性活動,比如天貓的雙十一,京東的618等;

節點活動,主要是針對產品生命週期的用戶特點開展的重大運營活動,比如爲了需求喚醒、信息互動在拉新階段開展的【新人紅包】,爲了培養使用習慣、購買升級在促活階段開展的【每日簽到】,爲了增強購買升級、精細服務在轉化階段開展的【首單立減】,爲了建立用戶口碑在傳播階段開展的【分享有禮】。

節點活動目的及手段

每一個活動必須要有一個目標,活動運營的目的無非就是提升粘性、加快用戶轉化、增強消費決策、提升用戶復購和擴大活動傳播五個要點。

活動策劃的目的及手段

提升用戶粘性,實現該目標的關鍵點(或者說如何讓用戶養成使用產品的習慣)是讓用戶在產品上消耗時間,有時間投入,或對產品價值有一定預期,常用的手段就是每日簽到各種任務;

加快用戶轉化,實現該目標的關鍵點(或者說如何讓用戶產生付費的意願)是突出產品在某一方面的實用價值,常用的手段是紅包/優惠券,新人特權;

增強消費決策,實現該目標的關鍵點(或者說如何催促用戶儘快下單)是通過價格衝擊和優惠策略刺激用戶消費,常用的手段是限時秒殺,特殊優惠;

提升用戶復購,實現該目標的關鍵點(或者說如何讓用戶多次購買,買的更多)是爲用戶提供信息篩選或新奇有趣的內容,常用的手段是內容/商品精選,特定補貼;

擴大活動傳播,實現該目標的關鍵點(或者說如何讓用戶主動分享產品信息)是賦予產品更多的內容娛樂價值和社交價值,常用的手段是轉發/邀請有獎,測試小遊戲。

第七步,以強化品牌人格爲目的開展用戶運營

本着與用戶交朋友的心態服務用戶,循序漸進爲用戶謀福利,讓用戶感知到並不斷強化品牌的人格特質。

用戶運營的基本流程

拉新:利用高頻使用、剛需、大衆化需求等流量爆品(如公交刷卡、比價搜索等),以豐富內容形式(如直播、短視頻、吉祥物IP等)來吸引用戶的策略,進行搜索引擎、新媒體平臺、應用商店等線上宣傳,或掃樓發傳單、贈品合作、地面廣告等線下硬廣。但是宣傳渠道並不是越多越好,事前需要考慮到關於流量效率的問題並做好渠道調研,是不是精準流量來的用戶,拉新渠道不精準,獲客成本高,用戶質量差。

在宣傳過程中,適當使用折扣、抽獎、代金券、紅包、限時限量購等營銷工具,或者團購、預售/衆籌、邀請返利、二級分銷等社羣裂變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每一款產品都應該有一個核心的拉新手段/方式,東打一棒西揍一拳,如此從各個渠道得到的流量不會太多。所以建立快速穩定的熱點擴散渠道是有必要的,推薦一種方法:強控公司員工朋友圈,然後維護核心種子用戶羣,再利用雙微一抖等第三方管理工具進行效果檢測,最後對每個熱點創意進行總結、覆盤和優化。

盤活:從用戶接觸產品後需要有一個引導文案或指導規範,突出產品核心功能、利益點,讓用戶知道這款產品是幹嘛用的,對TA有什麼好處,給他什麼東西希望TA留下來。常見的引導方案就是設計豐富的新手特權,引導用戶嘗試不同類型資產投資,比如完成簽到、轉發、評論、收藏等各種任務就可以獲得各種獎勵。用戶能夠完整地使用或操作產品全流程,纔算是一個有效的、相對穩定的新用戶。如果產品服務體驗不精準/認知度差,新用戶容易流失、產品口碑差。

防流失:一次給用戶發多張券,分爲不同的面額和門檻,引導用戶完成5次以上消費,同時設置連續購買多單就給獎勵,縮短付費時間間隔,加速用戶生命週期的進化。還可以搭建常態化的活動體系,在固定的時間點(如:每天10點,每月8日等)開展每日秒殺、限時搶購、會員日等的促銷活動,讓用戶形成具備記憶點的活動預期。

對於一個已經流失的用戶,可以通過電話召回(重點用戶)、短信/App消息、品牌宣傳(老用戶)、大型促銷活動等手段召回,爲他們提供限時特權、紅包/抵用券、新品發佈/重大改版、重點促銷商品等新體驗。爲什麼我們寧願花時間去召回一個老用戶而不是尋找新用戶,因爲召回一個老用戶帶來的效益要遠大於一個新用戶的獲取成本,老用戶已經熟悉我們的產品,不需要太多的教育成本,而且能夠直接帶來效益的。當然並不是真的等到用戶已經流失纔會採取行動,我們可以通過RFM模型監控用戶活躍情況,對潛在的流失用戶進行預警,並且採取相應的挽留措施。

強粘性:建立用戶成長體系,比如用戶積分體系、積分商城,用戶等級體系、會員體系、勳章、證書等。用戶成長體系是一整套驅動用戶成長的運營機制,是在用戶數據模型的基礎上,比如交易類產品的累計交易金額、交易頻次、交易類型、交易質量等,內容類產品的用戶參與度、內容貢獻度、用戶活躍度等,工具類產品的用戶活躍度、用戶ARPU值、用戶訪問時長等,找到用戶成長的關鍵路徑和核心驅動力,從而搭建用戶成長的激勵通道和連接用戶行爲的觸達通道。

促轉化:常見的有提高客單價、增加關聯購買和拓展盈利模式三種手段。提高客單價手段再細化就是滿額立減、滿件立減的滿減優惠,加N元送配件/日化用品的加價購,第二件半價的N件N折。製作場景、季節專題或推出產品套裝就是爲了增加關聯購買。在拓展盈利模式裏,除了線下探索,將產品和服務延展到線下,尋找產品/服務強相關的常用周邊商品,提高品類的豐富度。還可以設置會員專屬服務,不同等級會員享受不同的服務,首次付費有優惠。

在用戶運營工作中最難的是搭建用戶成長體系。當然不建議產品剛上線就做用戶成長體系,當用戶達到一定量級,知道哪些用戶對產品貢獻值最大後再考慮要不要做、怎麼做,而且用戶等級不易超過4級。據調查,抖音至今都沒有對外公開(就當不存在)用戶成長體系,用戶也不會知道自己處於哪個等級,有哪些特殊權益。

用戶成長體系搭建的基本流程

首先建模型,可以沿用用戶漏斗模型,提升從訪客、下單到支付每個環節的運營效率,實時關注用戶反饋,看用戶是在哪個點流失的,這個點就是要優化的地方;也可以沿用用戶生命週期模型,判斷用戶處於哪一階段,設定對應的運營規則;還可以沿用用戶價值模型,根據用戶在不同階段對產品的貢獻度,設定對應的運營規則。

其次搭通道,激勵通道主要有秒殺/限時搶購、抽獎、代金券/紅包、特權等級、積分/成長值/經驗值、任務引導;觸達通道主要包括關鍵訪問路徑、短信、郵件、產品通知功能、微信渠道、個性化Push等。

最後促成長,通常採用補貼策略、在成長節點觸發消息推送和抓牢動力引擎三種方式。動力引擎主要包括:內容類產品的高質量、高效率、內容形態豐富,電商類產品的低價格、高品質、物流快、品類豐富,教育類產品的優秀師資、系統化教學,金融類產品的供給渠道、電商化、遊戲化,出行/外賣類產品的供給驅動、高效匹配、優質服務,工具類產品的解決具體問題的效率。

第八步,環顧行業發展部署下一階段運營重心

瞭解行業發展及競爭對手動態,及時調整品牌的價值主張,加快催熟成長期的產品,或擴大品牌影響力的邊界延長產品的成熟期。無論運營重心怎麼變,但品牌人格和人格特質不能改變。

在擴大品牌影響力的邊界方面,除了藉助用戶故事都自帶自傳播的特點,對有代表性的用戶故事進行包裝,前提是故事一定要真實,把品牌人格的塑造得更富有真情實感。個人推薦發起社會公益活動,就像螞蟻森林一樣打破虛擬空間,通過線上攢能量種樹活動,再把4億+用戶的這份參與熱情展現到線下——在沙漠種真實的樹苗。

本文由 @炒冷飯的二叔 原創發佈於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