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赖奕龙:荔枝最想做的事情是挖掘声音的无限可能

如果深圳是激情创业,那么广州就是务实创业。

广州不乏优秀的互联网企业,但在全国互联网创业的大潮中,广州无疑是最低调、最务实的一支队伍,在线音频创业公司荔枝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018年初,荔枝对品牌进行战略升级,开启了“去FM”的历程,着力打造声音互动平台。“荔枝的实际价值和能量远远未被外界真正感知到“,一个向公众、媒体更加开放的想法呼之欲出。

8月3日下午,在广州“互联网+文化”产业聚集地——羊城创意产业园,荔枝举办了“全荔以赴,声动时光”为主题的“媒体开放日”活动,这是荔枝更加主动注重媒体沟通、公众沟通的一步。

除了30余位国内资深记者,荔枝主播和粉丝之外,荔枝创始人兼CEO赖奕龙也来到了现场,他分享了自己创办荔枝的初心和历程,也谈到了荔枝正在大力加强的声音领域的创新,主打短音频和声音社交,以及系统帮助主播成长,成了2018年荔枝的着力点,“荔枝最想做的事情是挖掘声音的无限可能”。

我们特别整理了当天赖奕龙与在场媒体和主播、粉丝的交流对话,于是有了下面的这些记录内容:

" 在音频平台里面,我是唯一会去做节目的 CEO。"

8月3日,在荔枝首次媒体开放日的现场,赖奕龙的这句话后来被很多媒体作为了报道标题。

荔枝CEO 赖奕龙

身穿九分裤,曾经做过电台 DJ,这个被朋友形容为" 小眼睛质朴男 " 的粤西男人,热爱摇滚,对声音有自己的执念。

后来,他以主播身份在自己创立的荔枝上拥有 6 万粉丝,给公司下一步的策略重点是加强声音领域的创新,主打短音频和声音社交以及帮助主播成长。

01

“荔枝是典型的广东企业,跟媒体交流不算多,也并不是我们刻意封闭,只是我们有点害羞,以一个开放的心态,让媒体了解我们,跟我们提意见,这是非常好的事情。”

我在十几年前刚出社会的时候,在珠江电台做主播,同时也在主持一档音乐节目。因为那时候经常播摇滚音乐被扣钱,总被批评,然后就被发配到了深夜的情感热线里,接听电话,每天都听得耳朵发疼,一般每天都有两百多个电话。

但是这些经历现在看来对我挺有帮助,为什么荔枝的声音直播能起来,就是因为我们非常了解很多人内心的苦闷,很多人有倾诉的欲望,我懂他们。

后来我进入了互联网,属于广州互联网最早一波的老兵,接触互联网非常早,那时候很小,也做了一些创业。

赖奕龙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历

那为什么2013年的时候会想到去做荔枝呢?当时就是想找一个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想到了做电台,我们发现在中国就没有一个平台给很能讲的、声音很好听的人去表达自己、展示的舞台。

我当初的出发点就是想做一个平台,让那些声音有才华的人去表达自己,也希望帮助他们培养成著名的声音主播。所以我们跟其它音频平台不太一样,我们最早的时候口号叫“人人都是主播“,挖掘各种有主播梦的人,因为我也是个有主播梦的人。

荔枝企业文化墙

最开始我在荔枝上做了一档节目,名字非常矫情,叫《深夜谈歌》,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搜索一下,我已经好久没更新了。我累计了6万粉,没有任何的内部推广。

我在平台上的名字叫马克,很多主播认识我,知道我是马可,我影响了很多粉丝,他们中很多人后来也成了荔枝的主播。

从录播到直播,我们一直都还想再探索声音的更多可能。

02

我们在声音上面做了很多尝试,去年的主题是在做直播,大家可能误以为荔枝就是一个跟其他一样的直播平台。其实我们今年的精力大部分都放在短音频和声音互动上面,这也是跟其它的音频平台不同的地方。

录播还是我们的核心,从主播数量、听众数量和使用的数量来讲,录播还是占我们80%多,直播是我们的一部分。从长远看,录播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当然,我想讲的是我们不应该用直播或者录播这样的分类来看,我们的核心还是主播,还是人本身,如果合适做录播,他就去做录播。适合做直播就去做直播,或者两者都行并且在其它方面,我们同样在做很多探索,比如说更短的音频。

荔枝主播“大师兄”回答记者提问

我们今年做了短音频的尝试,比如“用心说“,每一个人都可以来表现他声音的特色。还做了一个”荔枝派“,荔枝派是一个群体唱K的服务。我有一个小秘密,以前经常一个人K歌房里去唱K,我发现唱K最大的苦恼是没人听你唱,最大的痛苦是听别人唱。

但是大家在唱K的时候很想别人听到,所以我们在荔枝App里面做了一个“荔枝派“的功能,屏幕在那里,你可以排队上去唱,一堆不认识的人轮着唱,你这就满足了你唱歌给别人听的愿望,唱得好不好,不是最重要的,唱得不好也是表达声音的一种方式,谁说不能尬聊、尬唱呢?

一直以来,荔枝都是社交属性比较强的一个平台,因为它就是一个UGC的平台。我们直播间的留言互动非常庞大,一天有七八千万条,我们做了很多互动类的产品,像刚才讲到的荔枝派,本身是一个互动性的产品。

粉丝现场体验“声音明信片”

声音更多的是情感和陪伴,很多人在情感上很需要有人用声音去互动、去交流。所以我们把社交这个属性当成荔枝一个非常重要的属性,我们围绕声音来做,声音的重中之重是情感。

同时,我们在声音领域做了很多技术研究和玩法。包括声音的分析,我们做了很多底层的东西,音质、音效,还有声纹,我们做了很多研究。在国内领域,声音识别很多公司在做,但是像声纹和声音的强度分析,我们的研究是做得最多的之一。我们在未来也会推出一些研究成果,给到大家。

03

现在,荔枝一路走来,有赖于各方朋友的帮助,特别是主播群体的帮助。现在我们平台上的主播非常多,上千万的月活跃主播,我们也一直在思考,怎么样让所有主播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怎么让大家更好的享受声音,这是我们今后的一大发力点。

从给新主播特别的流量支持、培训支持,到建立播客学院,通过更多的培训和经验分享,来帮助主播。我们一直都在想更好的服务主播,起码要让我们主播的付出有成就感。所以,今年播客学院是我们的一个重点工程。这个工作见效可能会比较慢,但是回顾我们这四年以来,这个工作是帮助主播最有效的方式,虽然比较慢。

赖奕龙与主播、粉丝一起与记者互动

如果说到目前音频行业的挑战,我们认为最大的挑战还是没有创造出一种让大家都能接受的玩转声音的方式。我觉得我们以前的方式,包括录播、直播、用心说、荔枝派等等,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有创新,很多人也在学,也在追赶。

如何找到一个新的方式去让大家能够迅速的接受声音,而且是以低门槛的方式使用它,我们始终认为这是一大挑战,也是我们最想做的事情。

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