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古裝劇懸疑劇起起落落,愛情劇主流從霸總到甜寵換了又換,唯有現實主義題材因其貼近生活,反應社會現實而倍受觀衆追捧,經久不衰。2020年開年以來,疫情肆虐,年輕人宅在家中與父母朝夕相處,“與父母相處的方式”“原生家庭煩惱”“對父母沒有耐心”等話題相繼被頂上熱搜,一些反應親子關係、親情現狀的現實題材劇更是引起觀衆的強烈共鳴。

於4月27日起在CCTV-8黃金強檔開播,芒果TV獨播,任程偉、練練主演的親情題材劇《有你纔有家》,正是憑藉着其獨特的親情視角和親子話題幾度引發網友熱議,不少網友看後更表示“每天都陪着家人一起看”“爸媽看得可樂呵了”“感受到濃濃的親情味”。

劇情有巧思 “特殊”家庭裏的“普通”關係

《有你纔有家》能夠貢獻大量親子話題,在於它故事中特殊的家庭環境。

70、80年代,改革開放剛剛起步的年代,父母和孩子的思維方式屬於“新老更替”,很多爭吵都來源於此。比如木匠出身的江萬祥想要他兩個兒子繼承手藝,但兒子們一個想畫畫,一個想學曲藝。父親覺得藝術工作不能當飯喫,兒子們又希望父親支持自己的選擇,雙方你來我往,各不相讓。

其次,江萬祥的倔驢脾氣與“棍棒式教育”治的孩子們叫苦不迭,好在妻子蘭花溫柔體貼,倆人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日子過得還算平順。只可惜一場意外讓蘭花早早撒手人寰,江萬祥的脾氣沒人牽制,孩子們的苦水無人訴說,單親家庭親情缺失的種種,在江家都能夠有所體現。

另一個“特殊”原因,就在這五個子女身上。江萬祥生孩子的時候沒遇上計劃生育,膝前環繞着三個女兒和兩個兒子,恰好這五個孩子性格又各不相同:大女兒英華隨了父親,倔得像頭牛;大兒子家寶少言寡語,悶頭幹事;二兒子家福調皮貪玩,嘴皮子功夫最爲了得;二女兒玉華天生懦弱,說話都不敢大聲;小女兒美華則是“媽媽用命換來的”,深受家人寵愛。五個孩子五種性格,與父親的矛盾,與手足們的相處方式都各不相同,每一個都能單獨拿出來當主角,講一篇完整的故事。

在這樣特殊的家庭設定下,《有你纔有家》巧妙地融入單親家庭、子女教育、理想教育、父子/父女關係、姐弟/兄妹關係、中年喪偶、幼年喪母、家庭成員地位等無數映射現實的,普通到每個家庭都會遇到的親情話題,能夠讓網友從中找到家人的影子,產生共鳴。故事有溫度 大城小院裏的普通老百姓們

在人物塑造上,《有你纔有家》可謂包羅萬象。江萬祥與兒女們各有性格,情感刻畫細膩,小院生活已是非常精彩。此外,衚衕鄰居、木器廠員工,甚至是大女兒英華的閨蜜、舞廳老闆等,也都有細緻入微的描繪,爲觀衆展開一副真摯的人物羣像畫。

情感飽滿有層次,是江家人幾位家庭成員的共同特點。最突出的當屬江萬祥,這位動不動吹鬍子瞪眼,扇英華耳光,打家福屁股的嚴厲父親,背後藏着的是對孩子深深的期許。他對大女兒嚴厲,想告訴她女孩子要守住自己的底線;對大兒子嚴格,想讓他成爲像自己一樣嚴於律己的手藝人;對小兒子嚴肅,則是希望他不要整日嘻嘻哈哈,而是有一身能夠養活自己的好本事,不至於以後受凍捱餓。但畢竟“打在兒身,痛在爹心”,嚴格管教之後,江萬祥也開始有了新的轉變。在故事前半段,孩子們不堪父親打罵,有的離家出走,有的成了上門女婿,江萬祥獨自守着冷冷清清的院子,內心也發生了變化。於是到故事後半段,觀衆已很難看到江萬祥發脾氣:二女兒玉華執意要與“渣男”結婚,江萬祥百般勸阻不得,心一軟答應了下來。二兒子家福要和女朋友結婚,江萬祥笑着不答應,只想多爭取一些兒子的關懷。哪怕是兒女們瞞着自己,在外面買了套房子偷偷聚會,江萬祥發現後也沒有說一個不字,只是默默離開。有觀衆說江萬祥的改變是愛的妥協,還有不少人對江萬祥的舉動感觸頗深,甚至看到了自己父親的影子。

人物的層次感、成長是一方面,創作者對於角色的生活化描繪也是賦予其活力,帶給故事溫度的重要原因。江萬祥與馮立本是師兄弟關係,二人結爲親家後關係升級,製造了不少笑料。二人還與怕老婆的電工“大老李”組成了“木器廠鐵三角”組合,成爲了本劇的又一大看點;英華的兒子小剛,與江家小女兒美華年齡相仿,但小姨與侄子的身份差距讓美華在小剛面前總擺出一副長輩的姿態,逗得觀衆合不攏嘴;諸如此類的看點在《有你纔有家》中還有很多。除了江家人的親情百態,衚衕裏的人情冷暖也成了該劇吸粉無數的重要原因。

追劇有啓發 好題材需要用心照亮

現實主義題材、年代戲、親情關鍵詞,囊括這三點的電視劇有不少,更有經典如《父母愛情》等已深入人心。但選好了題材不代表就能拍出好劇,對此導演任程偉就曾表示,電視劇所展現的內容不能流於表面,《有你纔有家》不僅希望講述的故事能被人接受,更期待觀衆能從中有所啓發。

從故事來看,《有你纔有家》想表達的第一層含義,是希望觀衆從江家的酸甜苦辣中,感受到親情與家的美好。希望父母要多站在孩子角度思考,而孩子也要多給與父母一些關懷,有“你”纔有家。故事想表達的第二層含義,則是夢想、奮鬥。江萬祥不忘初心,匠心造物;英華生活受挫後重整姿態,昂揚向前,活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家寶在父親的基礎上開拓創新,融入自己的設計理念;家福一心向往曲藝工作,堅持不懈終能圓夢。有不少觀衆在追劇過程中,不僅被江家人的暖心親情所打動,更被劇中主人公們矢志前行的堅韌精神所激勵。不僅有催人淚下的親情苦樂,更賦予了故事昂揚向上的正能量,這也是《有你纔有家》獲贊無數的重要原因。

當然,一部優秀的作品除了選對題材與表達方向外,還需要創作者的用心投入,在這點上,該劇導演任程偉與創作團隊功不可沒。除了融入自己幾十年的角色演繹經驗,和對親情題材的獨到理解外,任程偉還特別強調要“尊重生活邏輯”。特別是在年代劇拍攝中,除了要傳達時代精神,唱響時代旋律外,還要有符合年代特徵的情感表達以及服化道細節,讓生活的真實與質感回到現實題材的藝術敘事之中。團隊有實力 海潤影視深耕現實題材造精品

近年來,影視人對現實主義的追求過於熱情,不少缺乏該題材創作經驗的團隊,也打着“現實”的旗號入局,結果拍出來的作品要麼脫離現實,要麼浮於表面,最終被觀衆和市場淘汰。身處於現實主義題材扎堆的大環境下,如何在保證劇情品質的前提下找到新的內容突破口,成爲了衆多片方的痛點。

作爲《有你纔有家》出品方的海潤影視,曾在2018年爲觀衆貢獻了一部別具意義的現實主義題材劇——《陪讀媽媽》。這部劇拋棄了以往親子教育題材的內容桎梏,首次以海外陪讀爲故事背景,通過四組不同的陪讀家庭,生動詮釋了陪讀與“被陪讀”人羣一路走來的甜蜜與辛酸,也打開了題材創作的新方向。繼《陪讀媽媽》之後,海潤影視通過《有你纔有家》繼續在現實題材上發力,通過“特殊家庭”看盡親情百味,將原生家庭的親情問題一一展現給觀衆,引起了不同年齡段人羣的強烈共鳴。

之所以能夠接連在現實主義市場上取得好成績,其背後正是海潤影視對市場發展的準確判斷,和其堅持創新,拒絕跟風的初衷。此外,海潤影視還有更多驚喜劇目藏於幕後。僅現實題材方面,就有全景展現改革開放四十年百姓生活變化的《新一年又一年》,與多角度真實還原海外留學生活的《藤科動物也兇猛》,既有對時代奔騰的熱血謳歌,又有對青春生活的美好記錄。不止於此,未來海潤影視還將繼續從百姓生活出發,創作出更多貼近現實,照耀人心的好劇。

中國電視劇能否繼續高質量發展,就在於是否緊貼時代脈搏、感應時代要求、能否真切地反映人民心聲。放眼當下,現實題材劇的“僞現實”和“懸浮劇”現象尚未根本扭轉,《有你纔有家》基於現實生活創作,從小家大愛出發,解讀中國家庭的親情冷暖,傳遞大國工匠精神與昂揚向上的正能量,爲現實主義題材市場樹立了正確榜樣。

相關文章